共和盆地贵德坳陷白垩系沉积储层与烃源岩评价
发布时间:2021-04-26 16:53
共和盆地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是我国西北部潜在油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区,前期油气勘探实践揭示了共和、贵德等地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烃源岩与储层的研究对寻找油气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关于共和盆地贵德坳陷烃源岩与储层的认识比较少,限制了油气勘探工作的开展与推进。本文通过野外剖面观测、重磁电资料分析和地球化学实验等研究手段,结合沉积相特征,初步确定共和盆地贵德坳陷白垩系的烃源岩与储层条件,为以后的油气勘探实践提供了根据。研究表明,共和盆地贵德坳陷白垩系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滨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岩性以灰绿色钙质泥岩、泥岩和灰黑色泥岩、页岩为主,前者生烃能力较差,后者生烃能力较强。泥页岩的总有机碳含量TOC分布范围为0.04%2.18%,平均值为0.62%;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Ⅰ型与Ⅱ1型;镜质体反射率Ro的分布范围为0.68%1.22%,平均值为0.89%;个别灰绿色钙质泥岩、泥岩与多数灰黑色泥岩、页岩达到较好的烃源岩标准。其中,直亥村附近灰黑色泥岩、页岩具有较大的沉积厚度、较高的有机质丰度、较好的有机质类型且处于成熟阶段,属于潜在的优质烃源岩。共和盆地贵德...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
1.2 前人研究现状
1.2.1 地层发育及分布
1.2.2 沉积体系类型及分布
1.2.3 烃源岩特征
1.2.4 储层及生储盖组合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块概况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2.4 勘探开发现状
第3章 地层特征与沉积相研究
3.1 地层特征
3.1.1 白垩系露头发育特征
3.1.2 白垩系地层地球物理特征
3.2 沉积相研究
3.2.1 沉积相标志
3.2.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第4章 烃源岩评价
4.1 烃源岩发育特征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有机质丰度
4.2.2 有机质类型
4.2.3 有机质成熟度
4.3 烃源岩综合评价
第5章 储层分析
5.1 储层特征
5.1.1 岩石学特征
5.1.2 孔隙发育特征
5.1.3 物性特征
5.1.4 含油性特征
5.2 储层控制因素
5.3 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圈闭条件
5.3.1 盖层条件
5.3.2 生储盖组合关系
5.3.3 圈闭条件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海省贵德盆地大地热流研究[J]. 郎旭娟,刘峰,刘志明,蔺文静,邢林啸,王贵玲. 地质科技情报. 2016(03)
[2]共和盆地西缘柔起岗地区变质岩系锆石U-Pb年龄——原岩最老沉积时代及物源研究[J]. 李瑞保,裴先治,杨栓海,王伟峰,魏立勇,孙雨,李飞,刘满年,赵长存,李佐臣,杨高学,陈力子. 地质学报. 2016(01)
[3]共和盆地下白垩系烃源岩评价[J]. 李叶平,张跃中,赵国忠,陈登钱,谢晓媛.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03)
[4]青海共和—贵德盆地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J]. 薛建球,甘斌,李百祥,王志林. 物探与化探. 2013(01)
[5]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坳陷烃源岩时代及勘探潜力[J]. 马新民,张跃中,张弘强,周苏平,李永奎,张红欣. 地质学报. 2013(01)
[6]共和盆地页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J]. 孟元林,赵紫桐,焦金鹤,乔德武,孟凡晋,肖丽华,胡安文,蒋涵森,李世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7]青海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新构造运动研究[J]. 苗琦,李丽松,钱方,赵志中. 地质与资源. 2012(05)
[8]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演变研究[J]. 苗琦,钱方,赵志中,刘晓刚.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2(01)
[9]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示踪[J]. 熊小辉,肖加飞. 地球与环境. 2011(03)
[10]青海省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J]. 陈惠娟,赵振,罗银飞,赵爱军,冯林传. 青海环境. 2010(04)
博士论文
[1]大兴安岭西部晚古生代地层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烃源岩评价[D]. 杜添添.吉林大学 2018
[2]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研究[D]. 李浩.西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贵州德江地区中—晚奥陶世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特征[D]. 王嘉先.成都理工大学 2018
[2]黄河共和—贵德段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D]. 吴环环.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7
[3]苏干湖盆地及周缘侏罗纪沉积相研究[D]. 刘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
[4]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烃源岩评价[D]. 梁德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
[5]青海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研究[D]. 李乐乐.东华理工大学 2016
[6]川西北地区晚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及沉积体系分析[D]. 李杨.成都理工大学 2014
[7]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风成沉积与风沙活动历史[D]. 刘星星.兰州大学 2013
[8]黄河贵德段高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D]. 龙腾文.陕西师范大学 2009
[9]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古地理研究[D]. 郭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本文编号:3161772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
1.2 前人研究现状
1.2.1 地层发育及分布
1.2.2 沉积体系类型及分布
1.2.3 烃源岩特征
1.2.4 储层及生储盖组合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块概况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2.4 勘探开发现状
第3章 地层特征与沉积相研究
3.1 地层特征
3.1.1 白垩系露头发育特征
3.1.2 白垩系地层地球物理特征
3.2 沉积相研究
3.2.1 沉积相标志
3.2.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第4章 烃源岩评价
4.1 烃源岩发育特征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有机质丰度
4.2.2 有机质类型
4.2.3 有机质成熟度
4.3 烃源岩综合评价
第5章 储层分析
5.1 储层特征
5.1.1 岩石学特征
5.1.2 孔隙发育特征
5.1.3 物性特征
5.1.4 含油性特征
5.2 储层控制因素
5.3 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圈闭条件
5.3.1 盖层条件
5.3.2 生储盖组合关系
5.3.3 圈闭条件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海省贵德盆地大地热流研究[J]. 郎旭娟,刘峰,刘志明,蔺文静,邢林啸,王贵玲. 地质科技情报. 2016(03)
[2]共和盆地西缘柔起岗地区变质岩系锆石U-Pb年龄——原岩最老沉积时代及物源研究[J]. 李瑞保,裴先治,杨栓海,王伟峰,魏立勇,孙雨,李飞,刘满年,赵长存,李佐臣,杨高学,陈力子. 地质学报. 2016(01)
[3]共和盆地下白垩系烃源岩评价[J]. 李叶平,张跃中,赵国忠,陈登钱,谢晓媛.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03)
[4]青海共和—贵德盆地增强型地热系统(干热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J]. 薛建球,甘斌,李百祥,王志林. 物探与化探. 2013(01)
[5]青藏高原东北缘贵德坳陷烃源岩时代及勘探潜力[J]. 马新民,张跃中,张弘强,周苏平,李永奎,张红欣. 地质学报. 2013(01)
[6]共和盆地页岩油气地球化学特征[J]. 孟元林,赵紫桐,焦金鹤,乔德武,孟凡晋,肖丽华,胡安文,蒋涵森,李世铭.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7]青海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新构造运动研究[J]. 苗琦,李丽松,钱方,赵志中. 地质与资源. 2012(05)
[8]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演变研究[J]. 苗琦,钱方,赵志中,刘晓刚.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2(01)
[9]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示踪[J]. 熊小辉,肖加飞. 地球与环境. 2011(03)
[10]青海省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J]. 陈惠娟,赵振,罗银飞,赵爱军,冯林传. 青海环境. 2010(04)
博士论文
[1]大兴安岭西部晚古生代地层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烃源岩评价[D]. 杜添添.吉林大学 2018
[2]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上古生界烃源岩研究[D]. 李浩.西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贵州德江地区中—晚奥陶世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特征[D]. 王嘉先.成都理工大学 2018
[2]黄河共和—贵德段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D]. 吴环环.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7
[3]苏干湖盆地及周缘侏罗纪沉积相研究[D]. 刘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
[4]柴达木盆地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烃源岩评价[D]. 梁德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
[5]青海贵德盆地地热资源赋存规律及成因模式研究[D]. 李乐乐.东华理工大学 2016
[6]川西北地区晚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及沉积体系分析[D]. 李杨.成都理工大学 2014
[7]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地风成沉积与风沙活动历史[D]. 刘星星.兰州大学 2013
[8]黄河贵德段高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D]. 龙腾文.陕西师范大学 2009
[9]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古地理研究[D]. 郭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本文编号:3161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6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