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山遗址2016年孢粉分析及炭化植物遗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4:02
长山遗址是东辽河中游区域十分重要的遗址,保存状况较好,延续时间长,一直从新石器时代延续到近现代,且经过了系统的田野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遗物。本文利用植物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利用2016年在长山遗址采集的孢粉土样,以及系统的浮选采样工作采集的炭化植物颗粒,后经过实验室分析处理,获得了丰富的孢粉信息和炭化植物遗存信息。通过对已采集鉴定出的孢粉和炭化植物遗存进行分析,我们对长山遗址使用期间的气候植被情况、环境演变、农业发展水平、植物利用等方面都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孢粉土样经过在实验室的富集鉴定,除2号、3号样品外,其余样品均发现了数量丰富的孢粉,包括菊科、车前科、蒺藜科、藜科、桑科、松科等多个科属。根据各科属所反映的生境信息,发现长山遗址使用期间的环境变化与整个东北地区十分相似。新石器中晚期气候寒冷干燥,草原植被;青铜时代早期气候偏向温凉湿润,植被也是以草原为主,中期气候好转,偏向温暖湿润,木本植物也有所增加,后期气候趋向恶化转为干冷,植被也随之减少,木本植物减少更加明显;辽金时期气候较为温凉湿润,植被以疏林草原为主;近现代气候温凉湿润,植被为疏林草原。浮选除部分炭化木屑外,发现了丰富的...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遗址简介
1.3 气候背景
1.4 研究回顾
1.5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材料
2.1 收集材料
2.2 文献及方法论材料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孢粉研究方法
3.2 炭化植物颗粒研究方法
第四章 初步鉴定与统计
4.1 孢粉鉴定结果
4.2 炭化植物颗粒鉴定结果
第五章 分析与研究
5.1 孢粉分析
5.2 炭化植物颗粒分析
5.2.1 炭化木屑分析
5.2.2 炭化植物种子分析
5.3 小结
5.3.1 古环境
5.3.2 人地关系
第六章 讨论
附录
图版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孢粉分析与古环境初步研究[J]. 汤卓炜,刘玮,王立新. 边疆考古研究. 2017(01)
[2]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研究[J]. 孙永刚,赵志军,吉平. 华夏考古. 2016(02)
[3]内蒙古敖汉热水汤遗址浮选结果分析[J]. 张帅,田惠农,孙永刚. 农业考古. 2016(06)
[4]内蒙古库伦旗三家子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J]. 刘玮,赵志军,霍东峰,朱永刚. 农业考古. 2016(03)
[5]辽河流域河流的分类[J]. 徐彩彩,张殷波,张远,孔维静,侯利萍. 生态学杂志. 2015(06)
[6]吉林东部山区辽金先民对植物的利用——以2009年罗通山城浮选结果为例[J]. 杨春. 东方考古. 2014(00)
[7]内蒙古二道井子遗址2009年度浮选结果分析报告[J]. 孙永刚,赵志军,曹建恩,孙金松,党郁. 农业考古. 2014(06)
[8]内蒙赤峰巴彦塔拉辽代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J]. 孙永刚,赵志军. 南方文物. 2014(03)
[9]内蒙古哈克遗址孢粉分析及其环境信息[J]. 齐乌云,刘景芝,王树芝,王金霞. 华夏考古. 2014(03)
[10]东辽河河岸带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数量分析[J]. 张文丽,夏会娟,张远,孔维静,贾晓波,姚懿函. 生态学杂志. 2014(05)
博士论文
[1]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D]. 孙永刚.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海浪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孢粉分析与古环境初步研究[D]. 迟畅.吉林大学 2017
[2]案板遗址2012年发掘植物遗存研究[D]. 刘晓媛.西北大学 2014
[3]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孢粉分析与古环境研究[D]. 安硕.吉林大学 2014
[4]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环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综合评价研究[D]. 刘畅.吉林大学 2013
[5]东辽河流域土壤侵蚀与景观格局时空关系研究[D]. 刘立文.吉林大学 2013
[6]科尔沁沙地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其对古文化的影响[D]. 赵爽.兰州大学 2013
[7]哈尔滨地区第四纪沉积序列及其环境意义[D]. 王恩宝.吉林大学 2012
[8]北阡遗址史前生业经济的植物考古学研究[D]. 王海玉.山东大学 2012
[9]赤峰上机房营子遗址环境考古研究[D]. 肖晓鸣.吉林大学 2011
[10]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环境背景探究[D]. 杨蝉玉.辽宁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1197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遗址简介
1.3 气候背景
1.4 研究回顾
1.5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材料
2.1 收集材料
2.2 文献及方法论材料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孢粉研究方法
3.2 炭化植物颗粒研究方法
第四章 初步鉴定与统计
4.1 孢粉鉴定结果
4.2 炭化植物颗粒鉴定结果
第五章 分析与研究
5.1 孢粉分析
5.2 炭化植物颗粒分析
5.2.1 炭化木屑分析
5.2.2 炭化植物种子分析
5.3 小结
5.3.1 古环境
5.3.2 人地关系
第六章 讨论
附录
图版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孢粉分析与古环境初步研究[J]. 汤卓炜,刘玮,王立新. 边疆考古研究. 2017(01)
[2]哈民忙哈史前聚落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研究[J]. 孙永刚,赵志军,吉平. 华夏考古. 2016(02)
[3]内蒙古敖汉热水汤遗址浮选结果分析[J]. 张帅,田惠农,孙永刚. 农业考古. 2016(06)
[4]内蒙古库伦旗三家子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J]. 刘玮,赵志军,霍东峰,朱永刚. 农业考古. 2016(03)
[5]辽河流域河流的分类[J]. 徐彩彩,张殷波,张远,孔维静,侯利萍. 生态学杂志. 2015(06)
[6]吉林东部山区辽金先民对植物的利用——以2009年罗通山城浮选结果为例[J]. 杨春. 东方考古. 2014(00)
[7]内蒙古二道井子遗址2009年度浮选结果分析报告[J]. 孙永刚,赵志军,曹建恩,孙金松,党郁. 农业考古. 2014(06)
[8]内蒙赤峰巴彦塔拉辽代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J]. 孙永刚,赵志军. 南方文物. 2014(03)
[9]内蒙古哈克遗址孢粉分析及其环境信息[J]. 齐乌云,刘景芝,王树芝,王金霞. 华夏考古. 2014(03)
[10]东辽河河岸带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群落数量分析[J]. 张文丽,夏会娟,张远,孔维静,贾晓波,姚懿函. 生态学杂志. 2014(05)
博士论文
[1]西辽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植物遗存研究[D]. 孙永刚.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海浪河流域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孢粉分析与古环境初步研究[D]. 迟畅.吉林大学 2017
[2]案板遗址2012年发掘植物遗存研究[D]. 刘晓媛.西北大学 2014
[3]内蒙古科左中旗哈民忙哈遗址孢粉分析与古环境研究[D]. 安硕.吉林大学 2014
[4]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环境因子时空变化及综合评价研究[D]. 刘畅.吉林大学 2013
[5]东辽河流域土壤侵蚀与景观格局时空关系研究[D]. 刘立文.吉林大学 2013
[6]科尔沁沙地晚全新世气候变化及其对古文化的影响[D]. 赵爽.兰州大学 2013
[7]哈尔滨地区第四纪沉积序列及其环境意义[D]. 王恩宝.吉林大学 2012
[8]北阡遗址史前生业经济的植物考古学研究[D]. 王海玉.山东大学 2012
[9]赤峰上机房营子遗址环境考古研究[D]. 肖晓鸣.吉林大学 2011
[10]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环境背景探究[D]. 杨蝉玉.辽宁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71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7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