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邑盆地白垩系核形石成因及地质意义初探
发布时间:2021-05-20 05:28
核形石是以蓝藻为主导的微生物诱导形成的一种钙质颗粒,可以形成于各种浅海、湖泊、河流以及沼泽环境。其发育过程受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最终能够记录这些不同沉积环境特征。因此,核形石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古环境、古气候等有着重要意义。山东平邑盆地白垩系官庄群固城组和卞桥组发育大量灰岩,其中有多层核形石灰岩产出,这些核形石大都保存完好,成岩作用弱,为我们研究核形石形成、认识沉积环境提供了重要样本。本文主要目标为核形石结构特征研究、核形石与水动力条件的关系分析以及核形石的宏观地质意义探索。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区原位同位素质谱仪(SHRIMP)、上海光源X射线微束分析等手段对核形石纹层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测试分析。通过对比纹层形态、厚度、规则程度等特征对核形石与沉积水动力的关系做了讨论。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各时代的核形石以及各种重大地质事件的统计分析探讨了核形石对于宏观地质意义的价值。主要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平邑盆地白垩系核形石纹层基本为亮层与暗层交替出现,亮层为贫有机质的亮晶纹层,形成于温度较低的冬春季节。暗层为富有机质的微晶-微亮晶纹层,形成于温度较高的夏秋季...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概念
1.2.2 结构
1.2.3 分类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案
1.4 主要工作量和进展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平邑盆地地质概况
2.2 采样情况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核形石的显微结构
3.1.1 核心
3.1.2 纹层显微观察
3.1.3 壳层
3.1.4 核形石中的蓝藻钙化形态类型及分布特征
3.2 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
3.2.1 碳、氧同位素
3.2.2 微量元素
3.3 讨论
第四章 核形石全球时空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4.1 核形石全球时空分布及各地质事件统计
4.2 讨论
第五章 主要认识与展望
5.1 主要认识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197177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2.1 概念
1.2.2 结构
1.2.3 分类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案
1.4 主要工作量和进展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平邑盆地地质概况
2.2 采样情况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核形石的显微结构
3.1.1 核心
3.1.2 纹层显微观察
3.1.3 壳层
3.1.4 核形石中的蓝藻钙化形态类型及分布特征
3.2 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
3.2.1 碳、氧同位素
3.2.2 微量元素
3.3 讨论
第四章 核形石全球时空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4.1 核形石全球时空分布及各地质事件统计
4.2 讨论
第五章 主要认识与展望
5.1 主要认识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3197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197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