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InSAR和强震数据联合反演2017年九寨沟M S 7.0地震同震滑动分布
发布时间:2021-06-07 19:07
以多源观测为约束,利用近场GPS、InSAR同震位移和强震观测数据联合反演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发震断层的几何形状和破裂模型,并初步分析其地震成因。结果表明,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154°,倾角80°,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少量正断分量;地震破裂主要集中在2~12 km深度范围,最大滑移量为1.6 m,位于地下6 km深处,断层在近地表没有滑移;地震释放的地震矩为5.59×1018 Nm,矩震级为MW6.44。结合余震分布认为,该地震的发震断层为隐伏的虎牙断裂北段。
【文章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检测板测试
2017-08-08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S7.0地震,震中位于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塔藏断裂、虎牙断裂和岷江断裂交汇部位(图1,参考文献[1-3]及http://www.globalcmt.org/),野外地质考察没有发现明显的地表破裂[4]。地震发生后,不同研究人员基于地震或大地测量数据开展了地震震源参数和破裂过程的研究[5-8],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给出的震源机制解表明,九寨沟MS7.0地震发震断层倾角为84°;王卫民等[9]利用从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获取的远震波形数据反演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表明,九寨沟MS7.0地震为高倾角左旋走滑型地震,发震断层倾角为68.9°;谢祖军等[10]利用国家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对主震进行震源机制反演,结果表明,主震以左旋走滑为主,发震断层倾角为74°;单新建等[6]以InSAR同震形变场为约束,确定九寨沟MS7.0地震发震断层倾角为50°。本文利用震区GPS监测网观测资料、InSAR影像资料及强震观测数据获取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场,联合多种大地测量结果反演九寨沟地震的震源参数及发震断层的滑移分布,为从地震的运动学特征角度探讨地震的发生机理及了解地震破裂对周边主要活动断层应力状态的影响提供帮助[11],在震后变形研究[12]和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同震形变场的获取
九寨沟MS7.0地震震中100 km范围内共有9个强震台站,申文豪等[8]采用基线校正方法获得9个强震台站的同震位移结果(表2[9]),由于51JZZ强震台站记录异常,本文在反演中未使用该台站数据。图2显示,九寨沟地震的错动以左旋走滑为主,与GPS同震位移场反映的断层错动方式一致。表1 Sentinel-1 SAR数据参数Tab.1 Data parameters of Sentinel-1 SAR 模式 轨道号 主影像 辅影像 垂直基线/m 升轨 128 2017-07-18 2017-08-11 -5.77 降轨 62 2017-07-13 2017-08-12 4.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联合强震记录和InSAR/GPS结果的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震源滑动分布反演及其地震学应用[J]. 申文豪,李永生,焦其松,解全才,张景发.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1)
[2]基于GNSS与InSAR约束的九寨沟MS7.0地震滑动模型及其库仑应力研究[J]. 陈威,乔学军,刘刚,熊维,贾治革,李瑜,王阅兵,游新兆,龙锋.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3]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主震及其余震序列精定位[J]. 房立华,吴建平,苏金蓉,王毛毛,蒋策,范莉苹,王未来,王长在,谭夏露. 科学通报. 2018(07)
[4]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震源性质及发震构造初步分析[J]. 谢祖军,郑勇,姚华建,房立华,张勇,刘成利,王毛毛,单斌,张会平,任俊杰,季灵运,宋美琴.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1)
[5]GNSS观测的九寨沟7.0级地震同震位移初步结果[J]. 王阅兵,甘卫军,陈为涛,游新兆,连尉平. 地球物理学报. 2018 (01)
[6]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J]. 单新建,屈春燕,龚文瑜,赵德政,张迎峰,张国宏,宋小刚,刘云华,张桂芳.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2)
[7]2017年M7.0级九寨沟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关系[J]. 单斌,郑勇,刘成利,谢祖军,孔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11)
[8]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属性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应变状态讨论[J]. 徐锡伟,陈桂华,王启欣,陈立春,任治坤,许冲,魏占玉,鲁人齐,谭锡斌,董绍鹏,石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9]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高精度大密度GPS监测——现今速度场[J]. 李强,游新兆,杨少敏,杜瑞林,乔学军,邹蓉,王琪.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5)
[10]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J]. 王卫民,赵连锋,李娟,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2008(05)
本文编号:3217137
【文章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40(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检测板测试
2017-08-08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MS7.0地震,震中位于东昆仑断裂带东端塔藏断裂、虎牙断裂和岷江断裂交汇部位(图1,参考文献[1-3]及http://www.globalcmt.org/),野外地质考察没有发现明显的地表破裂[4]。地震发生后,不同研究人员基于地震或大地测量数据开展了地震震源参数和破裂过程的研究[5-8],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给出的震源机制解表明,九寨沟MS7.0地震发震断层倾角为84°;王卫民等[9]利用从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获取的远震波形数据反演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表明,九寨沟MS7.0地震为高倾角左旋走滑型地震,发震断层倾角为68.9°;谢祖军等[10]利用国家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对主震进行震源机制反演,结果表明,主震以左旋走滑为主,发震断层倾角为74°;单新建等[6]以InSAR同震形变场为约束,确定九寨沟MS7.0地震发震断层倾角为50°。本文利用震区GPS监测网观测资料、InSAR影像资料及强震观测数据获取九寨沟地震同震形变场,联合多种大地测量结果反演九寨沟地震的震源参数及发震断层的滑移分布,为从地震的运动学特征角度探讨地震的发生机理及了解地震破裂对周边主要活动断层应力状态的影响提供帮助[11],在震后变形研究[12]和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同震形变场的获取
九寨沟MS7.0地震震中100 km范围内共有9个强震台站,申文豪等[8]采用基线校正方法获得9个强震台站的同震位移结果(表2[9]),由于51JZZ强震台站记录异常,本文在反演中未使用该台站数据。图2显示,九寨沟地震的错动以左旋走滑为主,与GPS同震位移场反映的断层错动方式一致。表1 Sentinel-1 SAR数据参数Tab.1 Data parameters of Sentinel-1 SAR 模式 轨道号 主影像 辅影像 垂直基线/m 升轨 128 2017-07-18 2017-08-11 -5.77 降轨 62 2017-07-13 2017-08-12 4.0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联合强震记录和InSAR/GPS结果的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震源滑动分布反演及其地震学应用[J]. 申文豪,李永生,焦其松,解全才,张景发.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1)
[2]基于GNSS与InSAR约束的九寨沟MS7.0地震滑动模型及其库仑应力研究[J]. 陈威,乔学军,刘刚,熊维,贾治革,李瑜,王阅兵,游新兆,龙锋.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3]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主震及其余震序列精定位[J]. 房立华,吴建平,苏金蓉,王毛毛,蒋策,范莉苹,王未来,王长在,谭夏露. 科学通报. 2018(07)
[4]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震源性质及发震构造初步分析[J]. 谢祖军,郑勇,姚华建,房立华,张勇,刘成利,王毛毛,单斌,张会平,任俊杰,季灵运,宋美琴.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1)
[5]GNSS观测的九寨沟7.0级地震同震位移初步结果[J]. 王阅兵,甘卫军,陈为涛,游新兆,连尉平. 地球物理学报. 2018 (01)
[6]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J]. 单新建,屈春燕,龚文瑜,赵德政,张迎峰,张国宏,宋小刚,刘云华,张桂芳.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2)
[7]2017年M7.0级九寨沟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及其与2008年汶川地震的关系[J]. 单斌,郑勇,刘成利,谢祖军,孔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11)
[8]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属性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应变状态讨论[J]. 徐锡伟,陈桂华,王启欣,陈立春,任治坤,许冲,魏占玉,鲁人齐,谭锡斌,董绍鹏,石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9]中国大陆构造变形高精度大密度GPS监测——现今速度场[J]. 李强,游新兆,杨少敏,杜瑞林,乔学军,邹蓉,王琪.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05)
[10]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J]. 王卫民,赵连锋,李娟,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2008(05)
本文编号:3217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1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