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山哈珠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地球化学测试数据集
发布时间:2021-06-24 01:14
本数据集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内蒙古1:50 000哈珠幅、哈珠东山幅、哈珠南山幅和砾石滩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在详细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岩石分析测试整理而成。本文汇集了内蒙古北山哈珠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样品的测试数据,岩石类型包括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碱性长石花岗岩。锆石年代学数据显示该类岩石的形成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岩石全岩常量和微量元素数据表明石炭纪花岗岩类为准铝质–弱过铝质、中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现右倾分布特征;微量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等,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反映了岩浆形成于与俯冲带有关的陆缘弧环境。而二叠纪花岗岩类则表现为高硅、富碱、准铝、贫镁的特征,为中钾–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该类岩石同样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但碱性长石花岗岩内发育文象结构,且花岗闪长岩内发育大规模水晶晶洞,指示二叠纪岩体就位于伸展环境。两者相结合可以为研究北山地区红石山–百合山洋的俯冲极性及构造演化提供依据与基础数据支持。本数据集为Excel表格型数据,包括2个.xls类型文件(Geochemistry data...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 2020,47(S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23 页
【部分图文】:
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及研究区位置(图a据Xiao et al.,2010;图b据牛文超等,2019)
图2 内蒙古北山哈珠地区地质简图及同位素测年样品采样位置(据内蒙古1∶50 000哈珠等4幅区域地质图修编)哈珠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锆石年代学与全岩地球化学测试数据集(任邦方等,2020)元数据简表见表1。
哈珠一带晚古生代花岗岩类主要形成于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晚石炭世花岗岩类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而早二叠世花岗岩类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碱性长石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图2)。晚石炭世英云闪长岩出露面积较小,呈岩株产出,侵入下石炭统绿条山组,被晚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和二叠纪花岗岩侵入。晚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呈岩基产出,NW–SE向面状展布,侵入绿条山组和白山组中,其内发育大量暗色基性微粒包体,与寄主岩的界线多呈截然,少数呈过渡关系。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主要侵入花岗闪长岩以及绿条山组、白山组中,并被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侵入。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和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出露规模较大,呈岩基状产出,空间上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大型椭球体,其中二长花岗岩位于椭球体两侧,花岗闪长岩位于椭球体中心,花岗闪长岩侵入二长花岗岩中(图3)。受区域构造影响,该椭球体长轴方向呈NWW向。岩体风化强烈,球形风化及洞状风蚀岩貌特征明显,并可见大量水晶晶洞。岩体内暗色闪长质包体发育,个别闪长质包体内可见白色长石粗晶。研究区内早二叠世碱性长石花岗岩出露面积较小,呈小岩株状产出,侵入石炭纪花岗岩和白山组火山岩中。图3 内蒙古北山哈珠地区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接触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山红石山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 卢进才,牛亚卓,魏仙样,陈高潮,李玉宏. 岩石学报. 2013(08)
[2]甘肃红石山地区白山组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J]. 黄增保,金霞. 甘肃地质. 2006(01)
[3]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古生代地壳演化[J]. 何世平,周会武,任秉琛,姚文光,付力浦. 西北地质. 2005(03)
[4]蒙甘新相邻(北山)地区金铜矿床时空分布特征及成矿作用[J]. 聂凤军,江思宏,白大明,刘妍,张义,赵月明,安存杰,王新亮,苏新旭. 矿床地质. 2003(03)
[5]甘新蒙北山地区构造格局及演化[J]. 左国朝,刘义科,刘春燕. 甘肃地质学报. 2003(01)
[6]北山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及构造演化[J]. 龚全胜,刘明强,梁明宏,李海林. 西北地质. 2003(01)
[7]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J]. 何世平,任秉琛,姚文光,付力浦. 西北地质. 2002(04)
[8]甘肃北山造山带类型及基本特征[J]. 龚全胜,刘明强,李海林,梁明宏,代文军. 西北地质. 2002(03)
本文编号:3246050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 2020,47(S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23 页
【部分图文】:
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及研究区位置(图a据Xiao et al.,2010;图b据牛文超等,2019)
图2 内蒙古北山哈珠地区地质简图及同位素测年样品采样位置(据内蒙古1∶50 000哈珠等4幅区域地质图修编)哈珠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锆石年代学与全岩地球化学测试数据集(任邦方等,2020)元数据简表见表1。
哈珠一带晚古生代花岗岩类主要形成于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晚石炭世花岗岩类的岩石类型主要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而早二叠世花岗岩类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碱性长石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图2)。晚石炭世英云闪长岩出露面积较小,呈岩株产出,侵入下石炭统绿条山组,被晚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和二叠纪花岗岩侵入。晚石炭世花岗闪长岩呈岩基产出,NW–SE向面状展布,侵入绿条山组和白山组中,其内发育大量暗色基性微粒包体,与寄主岩的界线多呈截然,少数呈过渡关系。晚石炭世二长花岗岩主要侵入花岗闪长岩以及绿条山组、白山组中,并被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侵入。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和中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出露规模较大,呈岩基状产出,空间上两者共同构成一个大型椭球体,其中二长花岗岩位于椭球体两侧,花岗闪长岩位于椭球体中心,花岗闪长岩侵入二长花岗岩中(图3)。受区域构造影响,该椭球体长轴方向呈NWW向。岩体风化强烈,球形风化及洞状风蚀岩貌特征明显,并可见大量水晶晶洞。岩体内暗色闪长质包体发育,个别闪长质包体内可见白色长石粗晶。研究区内早二叠世碱性长石花岗岩出露面积较小,呈小岩株状产出,侵入石炭纪花岗岩和白山组火山岩中。图3 内蒙古北山哈珠地区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接触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山红石山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 卢进才,牛亚卓,魏仙样,陈高潮,李玉宏. 岩石学报. 2013(08)
[2]甘肃红石山地区白山组火山岩地质特征及构造背景[J]. 黄增保,金霞. 甘肃地质. 2006(01)
[3]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古生代地壳演化[J]. 何世平,周会武,任秉琛,姚文光,付力浦. 西北地质. 2005(03)
[4]蒙甘新相邻(北山)地区金铜矿床时空分布特征及成矿作用[J]. 聂凤军,江思宏,白大明,刘妍,张义,赵月明,安存杰,王新亮,苏新旭. 矿床地质. 2003(03)
[5]甘新蒙北山地区构造格局及演化[J]. 左国朝,刘义科,刘春燕. 甘肃地质学报. 2003(01)
[6]北山造山带大地构造相及构造演化[J]. 龚全胜,刘明强,梁明宏,李海林. 西北地质. 2003(01)
[7]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J]. 何世平,任秉琛,姚文光,付力浦. 西北地质. 2002(04)
[8]甘肃北山造山带类型及基本特征[J]. 龚全胜,刘明强,李海林,梁明宏,代文军. 西北地质. 2002(03)
本文编号:3246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4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