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采集站集成GPS定位精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地震数据采集站集成GPS定位精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3D地震勘探项目中常常使用手持GPS或者是高精度GPS-RTK设备进行测点定位。数以万计的炮点和测点位置的测定、遍历,所需时间、人力以及高精度仪器价格等因素均推高了地震勘探成本。将GPS芯片和地震数据采集站集成,设计一个低成本、高精度、操作简单的自定位地震数据采集站已成为当前地震勘查系统研究的热点。文中对比了常用的几款GPS芯片的精度、定位方式及其成本,确定了用于定位实验的GPS芯片。对其单GPS模式定位精度,单BD模式定位精度以及GPS与BD混合模式定位精度对比测试。通过研究GPS静态定位中载波相位差分定位原理,将其转化到伪距差分定位中。进一步对芯片功能进行了扩展,通过伪距差分方式进行定位。将基准站伪距进行修正,得到伪距改正数及其变化率用以消除流动站接收机伪距定位产生的卫星,大气层误差等相关误差。对用户站伪距进行修正,进而提高了用户站定位精度,使普通GPS定位精度从10m级提高到了亚米级。论证了地震数据采集站集成GPS定位中精度满足勘探需求。
【关键词】:地震勘查仪器 无线数据采集站 采集站GPS定位精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228.4;P63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构12-14
- 第二章 地震勘探中位置数据采集14-26
- 2.1 引言14
- 2.2 采集站14-17
- 2.2.1 集中式地震采集系统14-15
- 2.2.2 分布式地震数据采集系统15-17
- 2.3 静校正中的GPS数据17-19
- 2.4 勘探常用位置测量仪器19-25
- 2.4.1 全站仪19-20
- 2.4.2 GPS-RTK20-22
- 2.4.3 现阶段地震勘探中的定位数据采集22-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GPS卫星定位26-42
- 3.1 引言26
- 3.2 GPS卫星定位26-32
- 3.2.1 GPS卫星信号26-28
- 3.2.2 伪距定位28-29
- 3.2.3 载波相位定位29-32
- 3.3 高程数据获取方式32-38
- 3.3.1 重力测量法33
- 3.3.2 数学拟合法33-36
- 3.3.2.1 等值线内插法34
- 3.3.2.2 曲线拟合法34
- 3.3.2.3 多项式曲线拟合法34
- 3.3.2.4 样条函数法34-35
- 3.3.2.5 加权平均法35
- 3.3.2.6 曲面拟合法——多项式曲面拟合法35-36
- 3.3.3 神经网络法36-38
- 3.4 位置数据精度衡量标准38-40
- 3.4.1 绝对误差评定——内外符合精度39
- 3.4.2 相对误差评定39-40
- 3.5 本章小结40-42
- 第四章 GPS-OEM板定位精度研究42-58
- 4.1 引言42
- 4.2 CC50-BG GPS模块42-48
- 4.2.1 性能参数42-44
- 4.2.2 模块电路接口44-47
- 4.2.3 模块数据格式47-48
- 4.3 GPS模块定位精度研究48-57
- 4.3.1 操作流程49-52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52-57
- 4.4 本章小结57-58
- 第五章 GPS-OEM板差分定位精度研究58-68
- 5.1 引言58
- 5.2 差分系统硬件组成58-59
- 5.3 差分系统软件工作流程59-67
- 5.3.1 基准站与用户站差分工作流程59-60
- 5.3.2 接收数据与读取文件60-62
- 5.3.3 DGPS数据62-66
- 5.3.4 用户站位置解算66-67
- 5.4 实验与精度分析67-68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2
- 附录72-80
- 致谢80-81
- 作者简介8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传芬;提高山区GPS定位精度的有效途径[J];勘察科学技术;2000年06期
2 张小红,李征航,王泽民,李英冰;提高山区GPS定位精度的有效途径[J];铁路航测;2000年03期
3 刘丽川,田增山,黄顺吉;在高度保持模式下提高GPS定位精度的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年03期
4 姜晨光;朱佑国;黄奇璧;吴晓峰;汪凯;;网型结构对GPS定位精度的影响[J];现代测绘;2005年05期
5 骆亚波;陈华远;郑勇;夏治国;;360°棱镜的结构性能及定位精度分析[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6年06期
6 张瑜;孟庆海;;提高水下GPS定位精度方法研究[J];海洋工程;2009年01期
7 周文宏;;影响GPS定位精度的因素及改进方法[J];安徽科技;2009年09期
8 崔志成;;影响GPS定位精度因素及应对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年01期
9 沈钧贤,关力;螽斯(Deracantha onos)的趋声性与定位精度[J];生物物理学报;1986年03期
10 龙文彦,许谷声,王解先;GPS定位精度与测站位置的关系[J];解放军测绘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芳;袁安存;;一种以自主方式提高GPS定位精度的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吴必军;方小军;;特殊事件下单频GPS定位精度分析[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马启明;顾永丰;涂远琴;;测量雷电回击波形提高回击定位精度[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刘义范;;GPS定位精度检验及误差表示的转换关系[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杨庆岩;赵起文;张百安;马骏;;伪距差分GPS定位精度试验及分析[A];船舶通信与导航(1995)[C];1995年
6 王景泉;宋智;;美国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展——仍围绕GPS政策为焦点[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夏小静;许东;赵剡;;基于统计的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工程应用方法[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8年
8 苏冉冉;张雷;马民;曹纪东;;少量差分站提高RDSS定位精度方法[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9 丁克良;童小华;郑德华;;上海市移动终端GPS定位覆盖率与可靠性分析[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洪大永;;简易的差分GPS方案[A];船舶通信导航学术会议(1993)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白洁;资源三号卫星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测绘报;2013年
2 实习生 魏伟;今天你被“跟踪”了没?[N];科技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王夏儿 江春发;使用便捷 定位精度高[N];厦门日报;2010年
4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西曲矿 李东红;手持GPS定位精度研究[N];山西科技报;2010年
5 杨波;信息融合推进导航应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6 周晓娟;移动定位,各有千秋[N];通信产业报;2006年
7 ;U-MAX下的定位之星业务[N];通信产业报;2003年
8 《计算机世界》评测实验室 秦钢;高性价比GPS[N];计算机世界;2007年
9 本报记者 鲁扬;刘建军:精确测量 准确定位[N];中华建筑报;2007年
10 宋丹玫 刘琳 肖猛;百名专家解读百种产品质量[N];中国质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苗慧;机载SAR定位精度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2 田世君;高灵敏度GPS定位及组合导航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光普;导航定位通信一体化系统总体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兆文;基于ZigBee的群组定位与环境监测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超;基于GPS/BDS的移动目标定位追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杨洲;基于UWB/MEMS的高精度室内定位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金兆飞;无人机光电成像平台目标定位精度分析与提高[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陈如通;方位测量与交汇定位方法误差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夏向兰;VANET中车辆间的协作精准定位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孙逊;基于ZUPT的宇航员月面导航定位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8 张威;基于GSM频谱的城市车辆相互定位[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梁辰;地震数据采集站集成GPS定位精度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16年
10 李鑫;提高GPS定位精度的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地震数据采集站集成GPS定位精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