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西藏永珠蛇绿构造混杂岩与成矿

发布时间:2021-06-29 07:56
  研究区位于藏北高原腹地,那曲地区班戈县和申扎县境内。本文依托西藏1:5万班戈县西南地区4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收集前人资料,开展野外路线调查,利用地质学、岩石学、成矿理论等多学科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发现该区成矿条件良好,矿产资源丰富,是资源勘查的重要远景区域。本次研究选择了发育较好和保存完整的永珠蛇绿岩带,首次在该带的东南段发现了朗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开展地质填图和岩相学、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等研究。朗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主要岩石组成包括变质橄榄岩、变质辉长岩、席状岩墙群、枕状玄武岩和放射虫硅质岩。矿物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岩石单元为钙碱性系列,各岩石单元之间具有同源演化特征。利用席状岩墙群中的辉长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年龄测试,结果显示锆石成因为岩浆成因,锆石U-Pb谐和年龄和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62.8±1.8Ma和164.5±25.3Ma,初步判定该席状岩墙群的成岩年龄可能为中侏罗世。对各岩石组成单元进行的构造环境及成因图解投点均位于洋脊或洋脊与岛弧过渡区。综合室内研究与野外观察,朗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形成于弧后(弧间...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藏永珠蛇绿构造混杂岩与成矿


研究区交通位置图(吉林省地质调查院,2003,红色框为本文研究区)

蛇绿岩套,序图,岩系,蛇绿岩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识到蛇绿岩在大陆再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1与会者开展激烈的讨论,对蛇绿岩重新进行定义力支持。1998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又举行了蛇岩的定义、成因和分类仍存在很多问题(Moores,002;Moores,2002)。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在ek 等(2003a,2003b,2011)认为蛇绿岩是板块侵位形成的一系列包括侵入岩和火山岩在内的岩的形成与地幔柱活动和超大陆的形成裂解具有密

技术路线图,论文,蛇绿岩带,构造混杂岩


本文以永珠蛇绿构造混杂岩为研究对象,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分析蛇绿岩、基本特征和蛇绿岩带的地质构造,补充了永珠地区蛇绿混杂岩的信息。共有两个创新点:一是首次发现朗么-多布松果蛇绿构造混杂岩,并对其进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确定了其演化特征及构造环境蛇绿岩带的研究增加了基础资料;二是在研究区发现补嘎错铅多金属矿点巴铜矿点两个新矿点,为该区的找矿工作和成矿远景区的划分提供更多支持.4 技术路线本文在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成矿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收集的各种外地质工作的实测成果,进行研究区蛇绿混杂岩的相关研究,确定研究区岩类型及其特征,探讨研究区蛇绿岩带地质构造及发展,并对研究区成矿预测。通过反复分析确定本文技术路线图(图 1.3)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申扎县格仁错北岸中上泥盆统查果罗玛组中发现中晚二叠世珊瑚化石[J]. 石秋圆,纪占胜,武桂春,孙倩,李浩,何继富,刘振宇,张占云,赵占富,刘圣庆,郭安臣,侯召硕,李东泽.  地球学报. 2018(04)
[2]巴基斯坦及中国邻区构造单元划分及其演化[J]. 吕鹏瑞,姚文光,张辉善,孟广路,张海迪.  西北地质. 2017(03)
[3]西藏班戈县长给铅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J]. 侯召硕,刘振宇,孙继彬,任强,黄维平,郭安臣.  吉林地质. 2016(02)
[4]西藏1∶5万班戈县西南地区四幅区调成果与展望[J]. 刘振宇,贾海明,黄维平,王春阳,赵华伟,王永胜.  中国地质调查. 2015(07)
[5]高精度磁法在西藏布且拉地区找矿中的应用[J]. 胡凌云,阳正熙,袁仁华,李文娟,李静静,严冰,徐窑窑,唐建科,刘磊.  现代矿业. 2014(12)
[6]西藏布且拉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J]. 袁仁华,赵鹏.  环球人文地理. 2014(14)
[7]19世纪以来全球蛇绿岩研究综述[J]. 马比阿伟,阿以拉则,木合塔尔·扎日.  四川地质学报. 2014(02)
[8]蛇绿岩的定义、分类及其发展[J]. 臧遇时,杨高学,赵金凤.  西北地质. 2013(02)
[9]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蛇绿混杂岩带的厘定及其意义[J]. 张修政,董永胜,李才,解超明,杨韩涛,王明.  岩石学报. 2013(02)
[10]多岛弧盆系构造模式:认识大陆地质的关键[J]. 潘桂棠,王立全,李荣社,尹福光,朱弟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2(03)

博士论文
[1]西藏典型岩浆-热液成矿系统铜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段吉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拉萨地块晚三叠纪-晚侏罗纪岩浆-构造演化[D]. 曾云川.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
[3]冈底斯成矿带中段构造活动与成矿规律研究[D]. 许远平.成都理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西藏申扎—班戈地区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及找矿评价[D]. 汪等.成都理工大学 2013
[2]西藏当雄地区活动断裂遥感解译研究及活动性分析[D]. 焦其松.山东科技大学 2011
[3]青藏高原冈底斯造山带变质地质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孙云锴.成都理工大学 2010
[4]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碰撞期岩浆作用与成矿系列研究[D]. 张晖.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8
[5]西藏永珠—纳木错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D]. 朱志勇.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56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56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e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