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湖南癞子岭厚层状云英岩成因及其成矿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5 19:26
  云英岩通常呈脉状或面型产出于花岗岩顶部和内部,被认为是花岗岩常见的热液蚀变产物,是含氟、低盐度、酸性流体与花岗岩相互作用发生原生矿物蚀变之后形成的。然而,湖南香花岭地区的癞子岭岩体具有良好的垂直分带性,在花岗岩的顶部出现了特殊的似层状云英岩,厚达50米。它具有与热液作用明显不同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钨锡稀有金属矿物广泛分布,展示出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癞子岭云英岩及其下部花岗岩、上部石英脉和似伟晶岩作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综合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揭示了不同岩相在时间、空间、物源、成因上的联系,厘清了厚层状云英岩在花岗质岩浆-热液演化中所处的阶段。通过研究富含成矿元素矿物的赋存状态、成分特征和形成阶段,查明了不同岩相的钨锡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差异,并揭示了影响这些差异的主导因素。从癞子岭岩体底部到顶部,通过岩相学特征可以区分为中粒碱长花岗岩、细粒碱长花岗岩、钠长石花岗岩、云英岩、石英脉和似伟晶岩等多种岩石类型,其中花岗岩和云英岩属于弱过铝-强过铝质岩石。全岩成分体现了从花岗岩到云英岩的渐变趋势,REE、Zr、Th、Y等高场强元素含量和Zr/Hf、Nb/Ta、...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湖南癞子岭厚层状云英岩成因及其成矿作用研究


图3-1癞子岭花岗岩岩相学特征??(a,b)中粒碱长花岗岩及其正交偏光显微照片;(c)中粒碱长花岗畀中铁锂云母沿边部蚀变为白??云母:(d)中粒碱长花岗岩中位于其他造岩矿物晶间的黄玉;(e,f)细粒碱长花岗岩及其正交偏光??显微照片;(g,?h)钠〖<;心花岗V1,1及KiH交偏光W微照片??矿物名称缩写:Ab-钠氐石:Kt's-钾Mus-lU;j:;?Qtz-H:?Tpz-黄玉;Znw-铁锂云母??

申请硕士学位,似伟晶岩,论文,矽卡岩


癫子岭顶部石英脉、似伟晶岩,接触带矽卡岩

蛛网图,云英岩,蛛网图,稀土配分


含量分别为3丨口?〇1,1〇(^0111,364?9口111,511平均含量分别为23口0〇1,28?00111,37口卩〇1,??Nb/Ta比值则呈降低趋势,分别为4.8,?2.0和1.7。??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图3-5a),癞子岭花岗岩和云英岩具有相似特征,即富集Cs、??Rb、U、Ta、Pb等元素,而相对亏损Ba、Nb、Sr、Ti、Y等元素。云英岩样品较花岗岩??样品对Cs、Rb、Ta、Pb几种元素的富集更加明显,Ba、Y两种元素的亏损也更加明显。??稀土元素组成上(图3-5?b),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型式均呈左右近似对称的“海鸥型”,??具显著的铕负异常(SEu均低于0.1,仅15LZL13为0.3,可能与其黄玉含量高有关),??四分组效应明显。从中粒碱长花岗岩到细粒碱长花岗岩,再到钠长石花岗岩和云英岩,??稀土总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分别S ̄250ppm, ̄170ppm,?lOOppm和?20ppm?(表3-??2)。所有样品均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岭及邻区中生代含锡花岗岩的多样性:显著的矿物特征差异[J]. 王汝成,谢磊,陆建军,朱金初,陈骏.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11)
[2]湘南黄沙坪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的矿物化学及其对矽卡岩白钨矿成矿的指示意义[J]. 丁腾,马东升,陆建军,章荣清,张世涛.  岩石学报. 2017(03)
[3]柿竹园钨多金属矽卡岩云英岩与铅锌银矿脉C、H、O、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J]. 吴胜华,戴盼,王旭东.  矿床地质. 2016(03)
[4]湖南道县正冲稀有金属矿床云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成矿的约束[J]. 文春华,罗小亚,李胜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6(01)
[5]江西雅山花岗岩岩浆演化及其Ta-Nb富集机制[J]. 李洁,黄小龙.  岩石学报. 2013(12)
[6]铌钽矿研究进展和攀西地区铌钽矿成因初探[J]. 王汾连,赵太平,陈伟.  矿床地质. 2012(02)
[7]江西黄沙石英脉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J]. 王旭东,倪培,袁顺达,吴胜华.  岩石学报. 2012(01)
[8]广西花山—姑婆山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J]. 肖荣,李晓峰,冯佐海.  矿物学报. 2011(S1)
[9]湘南癞子岭花岗岩体分异演化和成岩成矿[J]. 朱金初,王汝成,陆建军,张辉,张文兰,谢磊,章荣清.  高校地质学报. 2011(03)
[10]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黑钨矿床成矿流体特征[J]. 董少花,毕献武,胡瑞忠,陈佑纬,陈恒.  矿物岩石. 2011(02)



本文编号:3266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66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5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