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利用近震波形研究2016年唐山M4.1地震震源参数及发震断层

发布时间:2021-07-08 07:14
  基于首都圈地震台网观测数据,利用Hypo2000方法对2016-09-10河北唐山M4.1地震主震震中进行准确测定。采用近震波形反演方法,确定主震的最佳双力偶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走向122°、倾角60°、滑动角-42°;节面Ⅱ走向236°、倾角54°、滑动角-142°;矩震级约为MW4.3。结合近震深度震相sPL确定主震的震源深度约为6 km。使用双差定位法对余震进行重新精确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深度集中分布在4~9 km,整体形态近于铅直,表明发震断层面具有倾向北西、倾角较陡的特点,与节面Ⅱ的性质较为一致,据此推测节面Ⅱ为发震断层面,节面Ⅰ为辅助面。将发震断层面参数与震源区附近断层性质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发震断层应为唐山断裂带中唐山-丰南断裂。 

【文章来源】: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40(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利用近震波形研究2016年唐山M4.1地震震源参数及发震断层


2016年唐山M4.1地震震中与地震台站分布

波形,唐山,震源区,速度结构


表2 唐山地区地壳速度模型Tab.2 Crustal velocity model of Tangshan area 深度/km Vp/(km·s-1) Vs/(km·s-1) 0 4.15 2.38 2 5.51 3.16 4 6.07 3.48 6 6.17 3.54 8 6.20 3.56 12 6.23 3.58 18 6.30 3.62 24 6.40 3.67 30 6.55 3.76 32 7.15 4.10 34 8.10 4.65图3 唐山地震主震震源机制及理论波形(红色)

波形,唐山,主震,震源


唐山地震主震震源机制及理论波形(红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近震转换波的沉积层地区震源深度测定方法[J]. 董一兵,倪四道,李志伟,孟立朋,朱音杰,刘新.  地球物理学报. 2018 (01)
[2]华北克拉通中东部地壳三维速度结构模型(HBCrust1.0)[J]. 段永红,王夫运,张先康,林吉焱,刘志,刘保峰,杨卓欣,郭文斌,魏运浩.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6)
[3]唐山地震区地壳结构和构造:深地震反射剖面结果[J]. 刘保金,曲国胜,孙铭心,刘亢,赵成彬,徐锡伟,酆少英,寇昆朋.  地震地质. 2011(04)
[4]sPL,一个近距离确定震源深度的震相[J]. 崇加军,倪四道,曾祥方.  地球物理学报. 2010(11)
[5]华北不同构造块体地壳结构及其对比研究[J]. 嘉世旭,张先康.  地球物理学报. 2005(03)

硕士论文
[1]基于波形反演的中等地震震源参数及破裂方向性初步研究[D]. 秦刘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71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71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6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