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主要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发布时间:2021-07-13 20:32
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发育演化过程与油气等流体矿产的运聚成藏存在密切成因联系,其不仅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运动的窗口和地球深部流体活动特点的表征,亦是指示油气及其它矿产资源存在与分布的重要标志和有效信息,而且亦控制和制约了沉积盆地中与油气等流体矿产相关的其它固体矿产资源的分布与聚集,故具有非常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台西南盆地海域及陆域)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及其与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成藏关系,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通过大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及钻井资料的深入分析研究,判识和确定了南海北部主要盆地和坳陷中泥底辟/泥火山的发育展布特征,且从空间上阐明了泥底辟/泥火山及其伴生构造形成演化特点与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南海北部泥底辟及泥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4个区域,即莺歌海盆地东南部中央泥底辟带、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珠二坳陷白云凹陷及东沙西南部)、台西南盆地南部坳陷深水区(海域及陆上部分)。前3个区域泥底辟及热流体上侵活动强烈,泥底辟及气烟囱等地震畸形反射现象普遍...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
【文章页数】:2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一、泥底辟/泥火山概念及其特征
二、泥底辟/泥火山地质学研究
三、泥底辟/泥火山地球化学研究
四、泥底辟/泥火山地球物理学研究
五、泥底辟/泥火山成因类型判识划分研究
六、泥底辟/泥火山与伴生油气运聚成藏关系研究
七、前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三、研究创新之处
四、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地质特征
第一节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一、幕式构造演化与多幕构造活动
二、“断-坳”双层结构特征
三、第三系巨厚沉积物具高温超压特点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展布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三、珠江口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第三章 全球及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第一节 全球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第二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展布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分布特点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及泥火山分布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泥火山/泥底辟分布
第四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第一节 泥火山地质地貌特征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地球物理特征
第三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发育演化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发育演化特征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及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第五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动力演化机制及成因
第一节 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条件与机制
第二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机制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形成机制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形成机制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及气烟囱形成机制
四、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机制
第六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七章 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疑似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特征
二、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疑似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八章 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成因成藏机制及动力学模式
第一节 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运聚成藏关系
一、泥底辟活动区典型油气藏解剖
二、泥底辟/泥火山与油气运聚成藏关系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关系
一、珠江口盆地泥底辟/气烟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三、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第九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中深层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深水泥底辟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泥底辟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关系初探[J]. 张伟,何家雄,卢振权,苏丕波,李晓唐,刘志杰.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11)
[2]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区的滑塌和泥火山活动[J]. 刘伯然,宋海斌,关永贤,拜阳,陈江欣,耿明会. 海洋学报. 2015(09)
[3]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及运聚成藏模式预测[J]. 何家雄,苏丕波,卢振权,张伟,刘志杰,李晓唐. 天然气工业. 2015(08)
[4]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高温高压天然气富集条件、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J]. 谢玉洪,李绪深,童传新,刘平,吴红烛,黄志龙. 中国海上油气. 2015(04)
[5]麻坑、泥火山在南海北部与西部陆缘的分布特征和地质意义[J]. 陈江欣,关永贤,宋海斌,杨胜雄,耿明会,拜阳,刘伯然.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3)
[6]莺歌海盆地D1-1底辟区天然气成藏过程与分布差异[J]. 朱建成,吴红烛,马剑,童传新,姜春艳. 现代地质. 2015(01)
[7]南海神狐水合物钻探区不同形态流体地震反射特征与水合物产出的关系[J]. 杨睿,阎贫,吴能友,乔少华,苏明,梁金强,郭攀,霍元媛. 海洋学研究. 2014(04)
[8]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活动系统及其成藏意义[J]. 孙启良,吴时国,陈端新,米立军. 地球物理学报. 2014(12)
[9]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一个巨大的富生气凹陷[J]. 张功成,杨海长,陈莹,纪沫,王柯,杨东升,韩银学,孙钰皓. 天然气工业. 2014(11)
[10]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藏特征[J]. 张光学,梁金强,陆敬安,杨胜雄,张明,苏新,徐华宁,付少英,匡增桂. 天然气工业. 2014(11)
博士论文
[1]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活动构造类型及成因机制[D]. 张丙坤.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南海北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格局及其演化过程分析[D]. 雷超.中国地质大学 2012
[3]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逸散系统与沉积物变形[D]. 孙启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
[4]琼东南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及油气成藏研究[D]. 李绪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
硕士论文
[1]琼东南盆地油气运移动力特征分析[D]. 孔敏.中国地质大学 2010
[2]台西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含量估算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D]. 毕海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
本文编号:3282753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
【文章页数】:20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一、泥底辟/泥火山概念及其特征
二、泥底辟/泥火山地质学研究
三、泥底辟/泥火山地球化学研究
四、泥底辟/泥火山地球物理学研究
五、泥底辟/泥火山成因类型判识划分研究
六、泥底辟/泥火山与伴生油气运聚成藏关系研究
七、前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一、主要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三、研究创新之处
四、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地质特征
第一节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大地构造背景
一、幕式构造演化与多幕构造活动
二、“断-坳”双层结构特征
三、第三系巨厚沉积物具高温超压特点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展布盆地油气地质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三、珠江口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点及油气地质特征
第三章 全球及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第一节 全球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第二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分布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展布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分布特点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及泥火山分布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泥火山/泥底辟分布
第四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第一节 泥火山地质地貌特征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地球物理特征
第三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发育演化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发育演化特征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及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四、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特征
第五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动力演化机制及成因
第一节 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条件与机制
第二节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演化机制
一、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形成机制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形成机制
三、珠江口盆地疑似泥底辟及气烟囱形成机制
四、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形成机制
第六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莺歌海盆地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珠二坳陷疑似泥底辟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伴生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一、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气体组分特征
二、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三、台西南盆地泥火山区天然气成因类型和气源
第七章 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运聚规律及成藏主控因素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疑似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特征
二、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疑似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疑似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天然气运聚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
一、泥底辟区圈闭展布与天然气分布规律
二、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通道系统特点
三、泥底辟伴生气藏运聚成藏系统特点及其主控因素
第八章 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成因成藏机制及动力学模式
第一节 泥底辟/泥火山发育演化与油气运聚成藏关系
一、泥底辟活动区典型油气藏解剖
二、泥底辟/泥火山与油气运聚成藏关系
第二节 泥底辟/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关系
一、珠江口盆地泥底辟/气烟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二、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气烟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三、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
第九章 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伴生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前景
第一节 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辟带中深层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二节 琼东南盆地深水泥底辟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三节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泥底辟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第四节 台西南盆地泥底辟/泥火山发育区勘探领域及资源潜力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琼东南盆地疑似泥底辟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成藏关系初探[J]. 张伟,何家雄,卢振权,苏丕波,李晓唐,刘志杰.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11)
[2]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区的滑塌和泥火山活动[J]. 刘伯然,宋海斌,关永贤,拜阳,陈江欣,耿明会. 海洋学报. 2015(09)
[3]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及运聚成藏模式预测[J]. 何家雄,苏丕波,卢振权,张伟,刘志杰,李晓唐. 天然气工业. 2015(08)
[4]莺歌海盆地中央底辟带高温高压天然气富集条件、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J]. 谢玉洪,李绪深,童传新,刘平,吴红烛,黄志龙. 中国海上油气. 2015(04)
[5]麻坑、泥火山在南海北部与西部陆缘的分布特征和地质意义[J]. 陈江欣,关永贤,宋海斌,杨胜雄,耿明会,拜阳,刘伯然.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3)
[6]莺歌海盆地D1-1底辟区天然气成藏过程与分布差异[J]. 朱建成,吴红烛,马剑,童传新,姜春艳. 现代地质. 2015(01)
[7]南海神狐水合物钻探区不同形态流体地震反射特征与水合物产出的关系[J]. 杨睿,阎贫,吴能友,乔少华,苏明,梁金强,郭攀,霍元媛. 海洋学研究. 2014(04)
[8]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活动系统及其成藏意义[J]. 孙启良,吴时国,陈端新,米立军. 地球物理学报. 2014(12)
[9]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深水区一个巨大的富生气凹陷[J]. 张功成,杨海长,陈莹,纪沫,王柯,杨东升,韩银学,孙钰皓. 天然气工业. 2014(11)
[10]南海东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藏特征[J]. 张光学,梁金强,陆敬安,杨胜雄,张明,苏新,徐华宁,付少英,匡增桂. 天然气工业. 2014(11)
博士论文
[1]南海北部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相关活动构造类型及成因机制[D]. 张丙坤.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南海北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格局及其演化过程分析[D]. 雷超.中国地质大学 2012
[3]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流体逸散系统与沉积物变形[D]. 孙启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
[4]琼东南盆地构造动力学演化及油气成藏研究[D]. 李绪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4
硕士论文
[1]琼东南盆地油气运移动力特征分析[D]. 孔敏.中国地质大学 2010
[2]台西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含量估算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D]. 毕海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
本文编号:3282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82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