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关中和柴北缘地区战略性氦气资源成藏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4 07:52
  氦气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因其化学惰性、低沸点、低密度的特性,不仅广泛应用在低温超导、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而且在核工业和航天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应用。我国是贫氦国家,氦气主要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氦气资源安全形势严峻。本论文综合运用稀有气体地球化学、油气地球化学、油气地质学和矿物学等学科知识,使用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激光荧光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子探针,以关中盆地地热田和柴北缘油气田为研究区,在明确研究区氦气富集情况和成因类型的基础上,分别从氦气的生成、释放和运聚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氦气成藏机理,总结出氦气成藏模式和富集条件。分析井口气氦气含量及同位素,明确研究区氦气富集情况和成因类型。关中盆地本次采集的地热伴生气中He含量为0.05-2.94%,高于其工业标准0.05-0.1%。柴北缘地区马北气田He含量(0.06-0.20%)高于工业标准,牛东气田(0.01-0.02%)低于标准,东坪气田氦含量变化较大(0.02-0.48%),部分区域达到标准。两个区域He同位素值均显示壳源氦气特征。调研世界富氦气藏的地质背景,揭示壳源氦气藏与花... 

【文章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关中和柴北缘地区战略性氦气资源成藏机理研究


图1.2?2001-2017年世界氦气的年产量??Fig?1.2?Global?annual?helium?production?in?2001-2017??

关中和柴北缘地区战略性氦气资源成藏机理研究


图1.3我国2016年上半年氦气进口数据(来自卓创资讯)??Fig1.3?Helium?import?data?of?China?in?the?first?half?of?2016?(after?Zhuchuang?Information)??

关中和柴北缘地区战略性氦气资源成藏机理研究


图1.4我国2013-2018年氦气进口数据??Fig?1.4?Helium?import?data?of?China?in?the?year?of?2013-201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柴达木盆地基岩油气藏储盖特征及组合方式[J]. 孙秀建,杨巍,白亚东,谢梅,石正灏.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02)
[2]渭河盆地新发现原油的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李玉宏,高岗,王行运,屈童,韩伟,宫振奇,张文,党文龙.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9(02)
[3]渭河新生代盆地基底组成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 李玉宏,张文,袁炳强,韩伟,陈高潮,张林.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8(06)
[4]柴达木盆地阿尔金东段基岩气藏盖层特征及控藏机制[J]. 李红哲,马峰,谢梅,杨巍,张成娟,王朴,赵健.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08)
[5]柴达木盆地北缘全吉山地区氦气形成地质条件及资源远景分析[J]. 杨振宁,李永红,刘文进,王伟超,李清海,李潇.  中国煤炭地质. 2018(06)
[6]渭河盆地氦气成藏条件分析及资源量预测[J]. 张文,李玉宏,王利,赵峰华,韩伟,宋昌贵.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02)
[7]Million-year-old groundwater revealed by krypton-81 dating in Guanzhong Basin, China[J]. Jie Li,Zhonghe Pang,Guo-Min Yang,Jiao Tian,Amin L.Tong,Xiang-Yang Zhang,Shui-Ming Hu.  Science Bulletin. 2017(17)
[8]壳源氦气成藏问题及成藏模式[J]. 李玉宏,张文,王利,赵峰华,韩伟,陈高潮.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7(04)
[9]稀有气体同位素在四川盆地元坝气藏气源对比中的应用[J]. 仵宗涛,刘兴旺,李孝甫,王晓锋,郑建京.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07)
[10]亨利定律与壳源氦气弱源成藏——以渭河盆地为例[J]. 李玉宏,张文,王利,赵峰华,韩伟,陈高潮.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04)

博士论文
[1]秦岭造山带宝鸡—太白地区花岗质岩浆作用及地壳演化[D]. 薛颖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
[2]柴达木盆地西部富锶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年秀清.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18
[3]渭河盆地新生代岩相古地理及环境演化[D]. 李智超.西北大学 2017
[4]柴达木盆地西缘基岩风化壳与油气运聚关系研究[D]. 周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5]渭河盆地天然气及氦气成藏条件与资源量预测[D]. 张雪.长安大学 2015
[6]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沉积体系与页岩气富集规律[D]. 李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
[7]柴北缘西段侏罗系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D]. 曾春林.中国矿业大学 2009
[8]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D]. 吴光大.吉林大学 2007
[9]柴达木北缘西段中、新生代多旋回叠加改造型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 汤济广.中国地质大学 2007
[10]柴西第三系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成藏[D]. 刘云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3

硕士论文
[1]渭河盆地氦气的相态及富集特征研究[D]. 张志芹.西北大学 2016
[2]渭河盆地氦气成藏特征初步研究[D]. 张明升.西北大学 2014
[3]西安地热水伴生富氦天然气成因研究[D]. 柴先平.长安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83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283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4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