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平原地下水—地表水联合模拟与调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4 12:34
地下水与地表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控,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解决当前水资源严重短缺与需求量不断增大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与最大的内陆湿地集中分布区,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针对三江平原超采地下水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地表水利用率不高,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以及湿地退化等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提出了地下水-地表水联合模拟与调控研究,其核心研究是在认识区域水循环要素演变特征以及地下水-地表水转换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地下水-地表水联合模拟模型,对不同的水资源开发方案进行模拟分析,以地下水可开采量和地下水适宜水位双控制为约束条件,确定合理的地下水-地表水联合调控方案,为三江平原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科技支撑,进而为区域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提供水资源保障。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三江平原水文要素演变特征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三江平原的气温、降水量、地表径流量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特征。多年平均气温为3....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图 2-1 三江平原地理位置图Fig. 2-1 Location of the Sanjiang Plain, northeast China流水系平原内部分布着 3 条主要的河流,分别为黑龙江、乌苏里其中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中俄界河。江位于三江平原北部,黑龙江干流在研究区内河长达 406 m,弯曲系数达 1.1-1.9,河床平均比降 1/5000。黑龙江水主,季节性融雪补给为辅。夏季受太平洋暖湿空气影响,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12 月-3 月径流量占全年的不足 2%,占全年 16%,夏季径流量占全年 70%,10-11 月份径流量占全年水流湍急,透明度好。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的支流,有于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北源为嫩江,发自于大兴安岭伊勒呼
其计算公式如下(Thiessen, 1911):n1 1 2 2 n n iii=1P F P F ...P F FP PF F 的地下水埋深 (m); F 为研究区总面积(m2);iF 为各第二节 温度变化特征平原具有代表性的 8 个气象站点的 1956-2012 年逐月气边形方法求得三江平原面平均气温的总体变化特征,结南向北逐渐降低,最高值出现在七台河(4.6℃/2007 年67 年)。多年平均气温是 3.16℃,以 0.26℃/10a 速率度的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由大尺度的纬度不同以及局部的。首先,多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纬度也是至 48°,高纬度地区伴随着低温是符合常理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研究[J]. 鹿海员,谢新民,郭克贞,王军. 水利学报. 2013(10)
[2]基于生态水位的张掖盆地地下水合理开发研究[J]. 辛小娟,项国圣. 人民黄河. 2013(08)
[3]基于生态水位约束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需水量估算[J]. 孙才志,高颖,朱正如. 生态学报. 2013(05)
[4]三江平原地下水生态水位初步研究[J]. 孙香泰,艾晓燕,张力春.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08)
[5]东北粮食主产区水安全与湿地生态安全保障的对策[J]. 章光新. 中国水利. 2012(15)
[6]三江平原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J]. 徐梦瑶,梁秀娟,王益良,李强,姜佳浃. 人民黄河. 2012(02)
[7]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群组决策评价系统[J]. 王金燕,陈卫兵,周颖,郭德彪,胡舜钦,汤建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2(01)
[8]三江平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J]. 姜秋香,付强,王子龙.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9)
[9]基于主成分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J]. 周松林,茆美琴,苏建徽. 电网技术. 2011(09)
[10]通榆县54年降水量变化特征研究[J]. 王喜华,卢文喜,龚磊,张蕾. 水电能源科学. 2011(06)
硕士论文
[1]气候变化对三江平原湿地植被生产力影响模拟研究[D]. 尹晓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
[2]三江平原地下水循环环境演化研究[D]. 周宇渤.吉林大学 2011
[3]基于宏微观尺度的三江平原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D]. 任守德.东北农业大学 2011
[4]基于HydroGeoSphere的凌海市大、小凌河扇地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数值模拟研究[D]. 曾献奎.吉林大学 2009
[5]HydroGeoSphere在白石水库最小下泄流量研究中的应用[D]. 龙玉桥.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00662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省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图 2-1 三江平原地理位置图Fig. 2-1 Location of the Sanjiang Plain, northeast China流水系平原内部分布着 3 条主要的河流,分别为黑龙江、乌苏里其中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中俄界河。江位于三江平原北部,黑龙江干流在研究区内河长达 406 m,弯曲系数达 1.1-1.9,河床平均比降 1/5000。黑龙江水主,季节性融雪补给为辅。夏季受太平洋暖湿空气影响,降。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12 月-3 月径流量占全年的不足 2%,占全年 16%,夏季径流量占全年 70%,10-11 月份径流量占全年水流湍急,透明度好。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的支流,有于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北源为嫩江,发自于大兴安岭伊勒呼
其计算公式如下(Thiessen, 1911):n1 1 2 2 n n iii=1P F P F ...P F FP PF F 的地下水埋深 (m); F 为研究区总面积(m2);iF 为各第二节 温度变化特征平原具有代表性的 8 个气象站点的 1956-2012 年逐月气边形方法求得三江平原面平均气温的总体变化特征,结南向北逐渐降低,最高值出现在七台河(4.6℃/2007 年67 年)。多年平均气温是 3.16℃,以 0.26℃/10a 速率度的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由大尺度的纬度不同以及局部的。首先,多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递减,纬度也是至 48°,高纬度地区伴随着低温是符合常理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研究[J]. 鹿海员,谢新民,郭克贞,王军. 水利学报. 2013(10)
[2]基于生态水位的张掖盆地地下水合理开发研究[J]. 辛小娟,项国圣. 人民黄河. 2013(08)
[3]基于生态水位约束的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生态需水量估算[J]. 孙才志,高颖,朱正如. 生态学报. 2013(05)
[4]三江平原地下水生态水位初步研究[J]. 孙香泰,艾晓燕,张力春.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08)
[5]东北粮食主产区水安全与湿地生态安全保障的对策[J]. 章光新. 中国水利. 2012(15)
[6]三江平原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J]. 徐梦瑶,梁秀娟,王益良,李强,姜佳浃. 人民黄河. 2012(02)
[7]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群组决策评价系统[J]. 王金燕,陈卫兵,周颖,郭德彪,胡舜钦,汤建新.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2(01)
[8]三江平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J]. 姜秋香,付强,王子龙. 农业工程学报. 2011(09)
[9]基于主成分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J]. 周松林,茆美琴,苏建徽. 电网技术. 2011(09)
[10]通榆县54年降水量变化特征研究[J]. 王喜华,卢文喜,龚磊,张蕾. 水电能源科学. 2011(06)
硕士论文
[1]气候变化对三江平原湿地植被生产力影响模拟研究[D]. 尹晓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3
[2]三江平原地下水循环环境演化研究[D]. 周宇渤.吉林大学 2011
[3]基于宏微观尺度的三江平原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D]. 任守德.东北农业大学 2011
[4]基于HydroGeoSphere的凌海市大、小凌河扇地地下水—地表水耦合数值模拟研究[D]. 曾献奎.吉林大学 2009
[5]HydroGeoSphere在白石水库最小下泄流量研究中的应用[D]. 龙玉桥.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00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00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