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M S 7.0地震地电阻率变化时空演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27 16:57
本文应用归一化变化速率(NVRM)方法,研究了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周边800km范围内25个地电阻率台站2012—2018年的连续观测数据,分析了震中区周围的地电阻率时、空演化过程.结果显示:(1)25个台站中共有14个台站在震前出现了地电阻率变化,结合本次地震震源机制等分析其时空变化,认为邻近地震破裂带的临夏、通渭、武都和宝鸡台地电阻率在震前出现了下降—折返回升型的变化,符合前人已总结的强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变化过程.(2)地震发生前震中区周围大区域内出现了地电阻率负异常变化,且以震中区为中心呈条带分布,异常区的长轴方向与地震断裂带走向或地震烈度分布的长轴方向几乎垂直,与地震主压应力轴方向吻合.本文认为九寨沟MS7.0强震发生之前,震中区周围出现的区域性地电阻率异常空间丛集现象是很好的中期和短临前兆;地电阻率震前异常动态演化、各向异性等特征对认识本次强震发震断层活动以及震源区应力场分布有启示意义.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2020,63(06)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九寨沟MS7.0地震区域构造与余震分布
九寨沟MS7.0地震周边800km范围布设25个地电阻率观测台站(图2),台站最小间距50km左右、最大间距200km左右,其中天水、武都、宝鸡和平凉台为井下小极距地电阻率观测,其他均为地表大极距观测台站.地表大极距观测供电极距1000~2000m,电极埋深2 m;井下小极距观测供电极距80~200m,电极埋深100~200m.本文首先对25个台站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地电阻率观测环境、观测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数据质量分析和预处理,其中数据预处理包括剔除突变、台阶、周期性变化等,再计算数据月均值并进行二次预处理;最后利用NVRM归一化速率方法分析地电阻率的时空变化.1.2 数据分析方法
九寨沟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现象出现的范围较大,距离震中区800km甚至更远的观测台站也出现异常,变化形态明显类似于前兆异常变化模式,下降趋势持续时间较长且不同观测台站同步、似同步的发生反向转折或加速变化,变化幅度大于1%.图4中的大同、代县地电阻率台站距离九寨沟MS7.0和青海门源MS6.4地震震中区超过1000km,地震前观测数据出现了与震中区附近台站类似的异常变化,但本台站附近没有发生显著地震.图4 山西大同台和代县台地电阻率月均值曲线和NVRM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构造应力场特征[J]. 祁玉萍,龙锋,肖本夫,路茜,江鹏. 地球学报. 2018(05)
[2]2017年四川九寨沟MS7.0强震的余震重定位及主震震源机制反演[J]. 梁姗姗,雷建设,徐志国,徐锡伟,邹立晔,刘敬光,陈宏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3]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属性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应变状态讨论[J]. 徐锡伟,陈桂华,王启欣,陈立春,任治坤,许冲,魏占玉,鲁人齐,谭锡斌,董绍鹏,石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4]东昆仑断裂带东端的构造转换与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孕震机制[J]. 任俊杰,徐锡伟,张世民,罗毅,梁欧博,赵俊香.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5]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7.0地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J]. 易桂喜,龙锋,梁明剑,张会平,赵敏,叶有清,张致伟,祁玉萍,王思维,宫悦,乔惠珍,汪智,邱桂兰,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6]汶川MS8.0地震前区域性地电阻率异常初步研究[J]. 朱涛. 地震学报. 2013(01)
[7]汶川MS8.0地震前成都台NE测线地电阻率异常的进一步研究[J]. 钱家栋,马钦忠,李劭秾. 地震学报. 2013(01)
[8]断层构造对地震地电阻率异常的影响[J]. 郑国磊,杜学彬,陈军营,谭大成,安张辉,范莹莹,刘君,解滔. 地震学报. 2011(02)
[9]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J]. 杜学彬.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10)
[10]强地震附近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的原因[J]. 杜学彬,李宁,叶青,马占虎,闫睿. 地球物理学报. 2007(06)
本文编号:3306180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2020,63(06)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九寨沟MS7.0地震区域构造与余震分布
九寨沟MS7.0地震周边800km范围布设25个地电阻率观测台站(图2),台站最小间距50km左右、最大间距200km左右,其中天水、武都、宝鸡和平凉台为井下小极距地电阻率观测,其他均为地表大极距观测台站.地表大极距观测供电极距1000~2000m,电极埋深2 m;井下小极距观测供电极距80~200m,电极埋深100~200m.本文首先对25个台站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地电阻率观测环境、观测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数据质量分析和预处理,其中数据预处理包括剔除突变、台阶、周期性变化等,再计算数据月均值并进行二次预处理;最后利用NVRM归一化速率方法分析地电阻率的时空变化.1.2 数据分析方法
九寨沟地震前地电阻率异常现象出现的范围较大,距离震中区800km甚至更远的观测台站也出现异常,变化形态明显类似于前兆异常变化模式,下降趋势持续时间较长且不同观测台站同步、似同步的发生反向转折或加速变化,变化幅度大于1%.图4中的大同、代县地电阻率台站距离九寨沟MS7.0和青海门源MS6.4地震震中区超过1000km,地震前观测数据出现了与震中区附近台站类似的异常变化,但本台站附近没有发生显著地震.图4 山西大同台和代县台地电阻率月均值曲线和NVRM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和构造应力场特征[J]. 祁玉萍,龙锋,肖本夫,路茜,江鹏. 地球学报. 2018(05)
[2]2017年四川九寨沟MS7.0强震的余震重定位及主震震源机制反演[J]. 梁姗姗,雷建设,徐志国,徐锡伟,邹立晔,刘敬光,陈宏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3]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属性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应变状态讨论[J]. 徐锡伟,陈桂华,王启欣,陈立春,任治坤,许冲,魏占玉,鲁人齐,谭锡斌,董绍鹏,石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4]东昆仑断裂带东端的构造转换与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孕震机制[J]. 任俊杰,徐锡伟,张世民,罗毅,梁欧博,赵俊香.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5]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7.0地震及余震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分析[J]. 易桂喜,龙锋,梁明剑,张会平,赵敏,叶有清,张致伟,祁玉萍,王思维,宫悦,乔惠珍,汪智,邱桂兰,苏金蓉.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6]汶川MS8.0地震前区域性地电阻率异常初步研究[J]. 朱涛. 地震学报. 2013(01)
[7]汶川MS8.0地震前成都台NE测线地电阻率异常的进一步研究[J]. 钱家栋,马钦忠,李劭秾. 地震学报. 2013(01)
[8]断层构造对地震地电阻率异常的影响[J]. 郑国磊,杜学彬,陈军营,谭大成,安张辉,范莹莹,刘君,解滔. 地震学报. 2011(02)
[9]在地震预报中的两类视电阻率变化[J]. 杜学彬.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10)
[10]强地震附近视电阻率各向异性变化的原因[J]. 杜学彬,李宁,叶青,马占虎,闫睿. 地球物理学报. 2007(06)
本文编号:3306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0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