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径流对斜坡散粒体稳定性影响的试验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30 23:57
坡面径流是松散介质斜坡上颗粒发生搬运滚动的水动力条件。为研究坡面径流对斜坡散粒体颗粒稳定性的影响,开展室内水槽冲刷试验。试验设置3种粒径和4种坡度,通过高速摄像仪捕获斜坡散粒体受水流冲刷起动过程,获得不同条件下颗粒冲刷起动的临界径流水深hcr。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粒径条件下,起动水深hcr随着斜坡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坡度为20°、22°时,起动水深hcr随着粒径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情况,而在坡度为24°、26°时,起动水深hcr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分析原因可能是当粒径增大引起坡体渗透性的改变是影响颗粒稳定性的主控因素时,颗粒更容易受水流的渗透作用而发生运移。为合理解释试验现象,建立斜坡径流–渗流耦合模型来分析坡面径流条件下颗粒的稳定性变化情况,通过将水流的流速特征与颗粒的受力起动特性结合起来,给出临界水深hcr的理论表达式,其主要受颗粒粒径、颗粒比重、孔隙率、坡体渗透率和斜坡坡度等因素共同控制。通过将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进一步对比发现,在同一粒径区间内,临界水深h
【文章来源】: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0,52(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nalog modeling of sand slope stability with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conditions[J]. Tangjin Ye,Qiang Xie,Ying Wang,Yang An,Jiang Jin.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8(03)
[2]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溜砂坡堆积形态数值研究[J]. 来志强,周伟,杨利福,马刚,常晓林,徐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7)
[3]径流条件下散粒体斜坡的颗粒冲刷启动机理[J]. 樊立敏,符文熹,魏玉峰,陈向东.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S2)
[4]散粒体斜坡失稳破坏内部因素试验研究[J]. 卜祥航,傅荣华,李仅德,黄友.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9)
[5]国道G318玉普~然乌段溜砂坡形成中流水作用的讨论[J]. 叶唐进,谢强,王鹰. 公路. 2016(07)
[6]床面均匀沙拖曳力及上举力系数的确定[J]. 周双,张根广,邢茹,高翔. 泥沙研究. 2016(02)
[7]散粒体斜坡稳定性相关因素试验研究[J]. 魏丽娜,李川,傅荣华.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01)
[8]溜砂坡大规模失稳动力学机制试验研究[J]. 张元才,黄润秋,傅荣华,裴向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01)
[9]粒状碎屑溜砂坡运动特征与动力数值分析——溜砂坡系列研究之二[J]. 王成华,阙云,李新坡,张小刚. 岩土力学. 2007(02)
[10]粒状碎屑溜砂坡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研究(溜砂坡系列研究之一)[J]. 王成华,张小刚,阙云,何思明. 岩土力学. 2007(01)
硕士论文
[1]天山公路散粒体边坡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D]. 张元才.成都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12354
【文章来源】: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0,52(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nalog modeling of sand slope stability with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conditions[J]. Tangjin Ye,Qiang Xie,Ying Wang,Yang An,Jiang Jin.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8(03)
[2]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溜砂坡堆积形态数值研究[J]. 来志强,周伟,杨利福,马刚,常晓林,徐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7)
[3]径流条件下散粒体斜坡的颗粒冲刷启动机理[J]. 樊立敏,符文熹,魏玉峰,陈向东.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7(S2)
[4]散粒体斜坡失稳破坏内部因素试验研究[J]. 卜祥航,傅荣华,李仅德,黄友.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6(09)
[5]国道G318玉普~然乌段溜砂坡形成中流水作用的讨论[J]. 叶唐进,谢强,王鹰. 公路. 2016(07)
[6]床面均匀沙拖曳力及上举力系数的确定[J]. 周双,张根广,邢茹,高翔. 泥沙研究. 2016(02)
[7]散粒体斜坡稳定性相关因素试验研究[J]. 魏丽娜,李川,傅荣华.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4(01)
[8]溜砂坡大规模失稳动力学机制试验研究[J]. 张元才,黄润秋,傅荣华,裴向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01)
[9]粒状碎屑溜砂坡运动特征与动力数值分析——溜砂坡系列研究之二[J]. 王成华,阙云,李新坡,张小刚. 岩土力学. 2007(02)
[10]粒状碎屑溜砂坡的形成和基本特征研究(溜砂坡系列研究之一)[J]. 王成华,张小刚,阙云,何思明. 岩土力学. 2007(01)
硕士论文
[1]天山公路散粒体边坡形成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D]. 张元才.成都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12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1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