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地质灾害矿山恢复治理工程中脚手架搭设技术探讨

发布时间:2021-08-09 02:16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环保工作也逐渐加强了重视,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的理念逐渐发展并推广开来,在矿山恢复治理方面力求达到覆绿效果。在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施工中,涉及边坡危岩体和开采掌子面的加固施工,脚手架科学、安全、合理的搭设和拆除十分重要,可以确保安全施工,并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升施工效率,所产生的效益较为深远。一旦脚手架出现任何意外,就会对整个施工造成巨大伤害和经济赔偿。为了减轻这些伤害造成的影响,文章以广西某矿山恢复治理为例,探讨并研究安全搭设脚手架对矿山恢复治理的重要性,并着重论述在矿山边坡治理和开采掌子面地质灾害中科学、安全搭设脚手架的要点和难点。 

【文章来源】:工程技术研究. 2020,5(02)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地质灾害矿山恢复治理工程中脚手架搭设技术探讨


工程项目全貌图

脚手架,阶段,谷地,采石场


自然山坡坡度一般较缓,坡面植被发育较好,如图2所示。坡面局部陡峭处出露基岩,无植被覆盖,谷地宽度约250m,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多地少,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岩溶峰丛山与丘状峰顶山交替出现。采石场属于岩溶区峰丛谷地地貌,采石场北东侧为碳酸盐岩山峰,峰顶高程为830~860m和920~930m,与区域夷平面高程相对应,谷地内高程472m,相对高差450~460m。谷地内有乔音河通过,谷地宽度约250m。矿点处地形陡峻,总体坡形下部缓上部陡,下部坡度40~50°,上部为近乎直立的陡崖,采石场位于下部坡段,形成的临空面十分陡峭,平均坡度约60°。2 脚手架搭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体超高岩质边坡治理实例分析[J]. 张震,王健,魏峰先,石松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06(04)



本文编号:3331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31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e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