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中国地壳应力模式跨尺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11:25
  本文所说的地壳应力模式,包括地壳应力场的特征及其成因,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壳应力环境差异显著。为了深入理解我国地壳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及其力学成因,有必要开展从板块尺度总体规律、到区域尺度分布差异、再到局部尺度精细变化的不同尺度地壳应力模式研究。其中,利用多种应力数据综合分析是研究应力场总体规律和区域差异的有效途径,而利用小震资料反演则是获取关键构造区应力场精细结构的潜力手段。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获取的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在“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基础上,对近年来我国及周边的各类应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校验,并从中挑选6089条数据,参与2016版世界应力图的汇编,处理得到的5643条应力数据已被编入2016版世界应力图。本论文从融合后数据库中选取45°~155°E、0°~60°N范围的6344条质量可靠应力数据,为我国地壳应力场提供了比较全面和可靠的数据条件。2.本文对定量分析应力场规律的平滑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利用6344条可靠应力数据,对我国地壳应力方向的总体分布规律和不同区域差异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壳应力模式总...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地壳应力模式跨尺度研究


图1.3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图(谢富仁等,2015)??我国的地壳应力场研究一直与国际上的相关研宄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应力图,世界,应力


可靠的应力数据。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定量计算方法,能够更清晰地揭示??出我国地壳应力场的总体分布规律和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尺度的力学因素对我国地壳应力模式的影响。这一点可以看成是在《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图》基础上,将我国地壳应力模式研宄推向定量化的工作。??通过上述工作,我们还能更准确地确定出对于我国地壳应力环境意义显著的??关键构造区,针对性地开展精细尺度的地壳应力场研宄,揭示不同构造部位的应??

应力图,文献,滑动角,方位


原始文献以及地震所在区域的应力场,对这些错误参数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有??些参数错误很可能是由于文献作者的某种失误导致的,例如,混淆了?P、T轴的??仰角和俯角,或者计算滑动角时的失误(图2.1)。对于能够明显判断出失误原因??的数据,我们更正其参数并降低其数据质量,然后收录入库;而对于不易判断错??误原因的数据,则不会收录入库。??QQQ)??302?mill:?27?P轴方位:3丨蛹卬:27?P轴办位:302?21??fi轴方位:97倾角:60?im^M:?236?mil:?60?丨肅7/位:%倾伯:60??T?袖方位:20b倾角:li?1轴方位:_炻:11?T轴"位:20S饋角:11??M!'??忐向:祕?mni:?79?滑动角:-i?8?iViiii?mh:??6?mi:?79?滑动彻:汾?wifa?T6?m角:m?1^2??许面:这向:丨6丨?63?滑功箝:-i67?4丨ym?:走向:172?Mfd:?63?-IBS?W?34)婊免???63?-12??图2.1文献中震源机制解参数错误实例??结合区域应力场判断,该数据错误应当为滑动角计算错误,因此按照P、T轴参数计算结果??录入.??通过各类应力数据的搜集整理及校验,截止到目前,数据库内共有各类应力??数据10,033条,其中水压致裂数据961条,应力解除数据678条,钻孔崩落数??据454条,断层滑动数据558条,震源机制解7382条(基本解)。??2.2与世界应力图数据库的融合??2015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地震空区综合研究进展[J]. 梁春涛,黄焱羚,王朝亮,刘志强,杨宜海,吴晶,何富君.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2]2013年芦山MS7.0地震序列断层结构及震源区应力场特征[J]. 李文超,王勤彩.  地震. 2018(02)
[3]利用小震震源机制解研究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应力场时空演化[J]. 江敏,陈九辉,Yasuto Kuwahara,Reiken Matsushita.  地震地质. 2018(02)
[4]云南地区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J]. 孙业君,赵小艳,黄耘,杨浩,李锋.  地震地质. 2017(02)
[5]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  地震地质. 2017(02)
[6]天山构造带及邻区地壳各向异性[J]. 鲍子文,高原.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4)
[7]活动断层避让相关问题的讨论[J]. 徐锡伟,郭婷婷,刘少卓,于贵华,陈桂华,吴熙彦.  地震地质. 2016(03)
[8]基于GPS观测的北天山主要断裂现今构造运动特征研究[J]. 李杰,陈刚,魏文薪,帕尔哈提·再努拉,王晓强,刘代芹,李桂荣,方伟,陈述江,孙小旭.  地震学报. 2016(05)
[9]新型压磁应力解除测量系统及其测试分析[J]. 吴满路,张重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S1)
[10]南北地震带震源机制解与构造应力场特征[J]. 王晓山,吕坚,谢祖军,龙锋,赵小艳,郑勇.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博士论文
[1]华北平原块体地壳应力场与强震震源断层参数的研究[D]. 王晓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7
[2]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应力场与断层面参数的研究[D]. 盛书中.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5
[3]中国陆域地壳应力场分布特征研究[D]. 杨树新.北京交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利用地震和GPS资料反演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场[D]. 李长军.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4



本文编号:33382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382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