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3次强震前后震源机制一致性时空演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1-08-15 11:47
利用2008—2019年云南及其邻区3 121次M≥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采用叠加应力场反演方法反演了不同时段云南地区应力张量方差空间变化和2014年3次强震震区的时间变化,分析了强震前后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3次强震震中位于应力张量方差低值区域或其边缘,各震源区震前空间演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地震发生后应力张量方差快速回升,同时在滇西和滇南—滇西南地区形成2个低值区域;3次强震前3~5年震源区应力张量方差变化过程总体呈正"V"字型,下降过程持续2年左右后开始转折并趋势回升,在正"V"字型形成过程的趋势回升阶段发生地震,回升至发震的时间间隔为1~3年。初步分析认为,3次强震前震源区的震源机制趋于一致是孕震过程中应力增强的一种表现,随着时间推移应力张量方差趋势下降后发生转折,表明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增强。
【文章来源】:地震研究. 2020,43(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云南地区3 121次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3 强震后应力张量方差空间分布图3次强震前震区应力张量方差总体上经历了下降—转折—回升—发震的变化过程,呈正“V”字型变化,且地震均发生在正“V”字型形成过程中的趋势回升阶段,但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前在低值阶段出现过波动变化,期间还出现小幅度、短时间的倒“V”字型变化过程。对比3次强震震前应力张量方差下降过程和回升—发震过程的持续时间发现,下降过程均持续2年左右出现转折回升,而转折—回升—发震过程存在较大差异,盈江震区转折—发震持续约3年,鲁甸震区约2年,而景谷震区仅持续约1年。
为了分析强震前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空间演化特征,将地震集中区域按照0.1°×0.1°进行网格化,选取每个网格节点及其周围至少30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了2008—2013年不同时间段每个节点的应力张量方差,反演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鲁甸MS6.5和景谷MS6.6地震发生在应力张量方差的低值区域内,盈江MS6.1地震发生在低值区域边缘。使用2008—2010年559次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的应力张量方差显示滇东北鲁甸—西昌地区、小滇西腾冲—潞西一带和滇西南的勐海—澜沧—景谷地区相对偏低(图2a)。2008—2011年,759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怒江—腾冲—潞西—盈江地区应力张量方差下降最为显著,鲁甸震区的低值现象更为显著,且有同时向主震震中迁移的趋势,景谷震区变化不大(图2b)。2008—2012年反演了974次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滇西地区的应力张量方差低值区域出现从小滇西向滇西北地区扩展的趋势,滇西南低值区域在景谷和勐海地区展布,而澜沧地区的应力张量方差出现回升,鲁甸震区变化不大(图2c)。2008—2013年,共获得云南及邻区1 157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图2d显示在云南地区形成3个应力张量方差的低值主体区域,分别为滇西地区的盈江—腾冲—保山—大理—丽江一带、滇东北的鲁甸—西昌一带和滇西南的普洱—景谷—勐海地区。对比不同时段应力张量方差低值区域演化特征可以发现,盈江震区低值区域出现时间较晚,鲁甸和景谷震区低值区域出现时间较早,且低值变化较为稳定的状态。3.2 强震后空间演化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云南漾濞MS5.1及MS4.8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测定[J]. 潘睿,姜金钟,付虹,李姣. 地震研究. 2019(03)
[2]2018年云南通海MS5.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构造讨论[J]. 王光明,刘自凤,赵小艳,樊文杰,李永莉,彭关灵,孙楠. 地震研究. 2018(04)
[3]2013年8月香格里拉德钦—得荣MS5.9地震序列震源机制与应力场特征[J]. 罗钧,赵翠萍,周连庆.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2)
[4]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Ms5.7、Ms5.6地震震源破裂特征与发震构造研究[J]. 吕坚,郑秀芬,肖健,谢祖军,曾新福,黎斌,董非非.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8)
[5]汶川地震强余震(M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J]. 郑勇,马宏生,吕坚,倪四道,李迎春,韦生吉.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04)
[6]美国Landers地震和Hector Mine地震前震源机制与主震机制一致现象的研究[J]. 万永革. 中国地震. 2008(03)
[7]大同晚期强余震前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特征[J]. 刁桂苓,赵英萍,啜永清,王勤彩,高景春,曹肃朝,王焱,朱振兴. 内陆地震. 2004(03)
[8]张北强余震前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特征[J]. 赵英萍,刁桂苓,高景春,王勤彩,杜迎春,朱振兴. 华北地震科学. 2004(01)
[9]龙陵地区大地震前后平均应力轴取向的时间变化[J]. 阚荣举,刘祖荫,王绍晋,宋文,黄毓珍. 地球物理学报. 1983(06)
[10]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J]. 许忠淮,阎明,赵仲和. 地震学报. 1983(03)
硕士论文
[1]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测定及其在地震趋势分析中的应用[D]. 郭祥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
本文编号:3344494
【文章来源】:地震研究. 2020,43(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云南地区3 121次地震震中分布图
图3 强震后应力张量方差空间分布图3次强震前震区应力张量方差总体上经历了下降—转折—回升—发震的变化过程,呈正“V”字型变化,且地震均发生在正“V”字型形成过程中的趋势回升阶段,但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前在低值阶段出现过波动变化,期间还出现小幅度、短时间的倒“V”字型变化过程。对比3次强震震前应力张量方差下降过程和回升—发震过程的持续时间发现,下降过程均持续2年左右出现转折回升,而转折—回升—发震过程存在较大差异,盈江震区转折—发震持续约3年,鲁甸震区约2年,而景谷震区仅持续约1年。
为了分析强震前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空间演化特征,将地震集中区域按照0.1°×0.1°进行网格化,选取每个网格节点及其周围至少30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了2008—2013年不同时间段每个节点的应力张量方差,反演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鲁甸MS6.5和景谷MS6.6地震发生在应力张量方差的低值区域内,盈江MS6.1地震发生在低值区域边缘。使用2008—2010年559次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的应力张量方差显示滇东北鲁甸—西昌地区、小滇西腾冲—潞西一带和滇西南的勐海—澜沧—景谷地区相对偏低(图2a)。2008—2011年,759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怒江—腾冲—潞西—盈江地区应力张量方差下降最为显著,鲁甸震区的低值现象更为显著,且有同时向主震震中迁移的趋势,景谷震区变化不大(图2b)。2008—2012年反演了974次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显示滇西地区的应力张量方差低值区域出现从小滇西向滇西北地区扩展的趋势,滇西南低值区域在景谷和勐海地区展布,而澜沧地区的应力张量方差出现回升,鲁甸震区变化不大(图2c)。2008—2013年,共获得云南及邻区1 157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图2d显示在云南地区形成3个应力张量方差的低值主体区域,分别为滇西地区的盈江—腾冲—保山—大理—丽江一带、滇东北的鲁甸—西昌一带和滇西南的普洱—景谷—勐海地区。对比不同时段应力张量方差低值区域演化特征可以发现,盈江震区低值区域出现时间较晚,鲁甸和景谷震区低值区域出现时间较早,且低值变化较为稳定的状态。3.2 强震后空间演化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云南漾濞MS5.1及MS4.8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深度测定[J]. 潘睿,姜金钟,付虹,李姣. 地震研究. 2019(03)
[2]2018年云南通海MS5.0地震序列重定位及发震构造讨论[J]. 王光明,刘自凤,赵小艳,樊文杰,李永莉,彭关灵,孙楠. 地震研究. 2018(04)
[3]2013年8月香格里拉德钦—得荣MS5.9地震序列震源机制与应力场特征[J]. 罗钧,赵翠萍,周连庆.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2)
[4]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Ms5.7、Ms5.6地震震源破裂特征与发震构造研究[J]. 吕坚,郑秀芬,肖健,谢祖军,曾新福,黎斌,董非非.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8)
[5]汶川地震强余震(Ms≥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J]. 郑勇,马宏生,吕坚,倪四道,李迎春,韦生吉.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04)
[6]美国Landers地震和Hector Mine地震前震源机制与主震机制一致现象的研究[J]. 万永革. 中国地震. 2008(03)
[7]大同晚期强余震前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特征[J]. 刁桂苓,赵英萍,啜永清,王勤彩,高景春,曹肃朝,王焱,朱振兴. 内陆地震. 2004(03)
[8]张北强余震前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特征[J]. 赵英萍,刁桂苓,高景春,王勤彩,杜迎春,朱振兴. 华北地震科学. 2004(01)
[9]龙陵地区大地震前后平均应力轴取向的时间变化[J]. 阚荣举,刘祖荫,王绍晋,宋文,黄毓珍. 地球物理学报. 1983(06)
[10]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J]. 许忠淮,阎明,赵仲和. 地震学报. 1983(03)
硕士论文
[1]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测定及其在地震趋势分析中的应用[D]. 郭祥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4
本文编号:3344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4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