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玉符河黄河水回灌过程中阿特拉津在孔隙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6 00:11
  黄河水是山东省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黄河水具有泥沙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污染严重的特性。为改善黄河水水质,济南市在市区西部和南部的泉域直接补给区建成了多个可管理的含水层补给(MAR)工程,对供水保泉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黄河水中的泥沙对排入黄河水体中的污染物有着吸附和吸附共沉淀的作用,它可以作为污染物的载体使其进入地下水系统从而影响回灌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本文针对利用黄河水进行地下水回灌过程中产生的与细颗粒物有关的污染物阿特拉津迁移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区选择在济南市西南的玉符河上游强渗漏带区域,通过室内进行批量平衡实验和不同流速、不同孔隙介质条件下的室内砂柱对比实验,研究与有无胶体有关的阿特拉津在非均匀多孔介质(非均匀系数为19.35)中饱和稳定流条件下的迁移行为,并建立了与胶体有关的阿特拉津的非平衡双域系统吸附溶质迁移模型,利用平衡和非平衡对流弥散方程(CDE)和CXTFIT 2.1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数值模拟。本文取得的结论如下:(1)批量平衡实验结果表明,洗砂、原砂、蒙脱石三种介质对阿特拉津的吸附均在24小时内达到平衡。在0-5小时内的吸附速率比较大,特别是在前2.5小时,吸附量非...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玉符河黄河水回灌过程中阿特拉津在孔隙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研究


技术路线图

位置,河流,济南市,堤防


玉符河黄河水回灌过程中阿特拉津在孔隙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研究10第二章研究区概况2.1玉符河概况2.1.1地理位置研究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区西南,泰山的北面,河流经过济南市四个行政区-历城区、市中区、槐荫区和长清区,位置图见图2.1。玉符河流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位于济南市南部山区的锦绣川、锦阳川和锦云川这三条支流组成;第二部分是指从卧虎山水库到黄河入海口的流域,面积270.3km2,全长41km,是一条间歇性河流。研究区主要位于卧虎山水库至104国道大桥上游约十千米的强透水河段,玉符河的强渗漏带区域在东渴马村和催马村之间的地段,区域面积9.81km2,包括8.87km2的自然风貌面积和0.94km2的村庄面积,强渗漏带区域的最大下渗能力为每天下渗20.3m。地下水水位较高,对保证供水和维持济南泉水的持续喷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2.1玉符河位置图玉符河属于间隙性河流,河道比较弯曲,河段上游地势比较陡,坡度大约是1/200-1/300,河的宽度大约在700m到2000m之间,河流两边没有设置堤防;河段下游地势比较平缓,建有堤防工程,河床底坡从1/1000逐渐缩小到1/5000,导致河道逐渐变窄,在省肿瘤医院附近的河道宽度缩短至30m到40m左右,在牛角峪建有沉沙池,导致河道两岸堤线的距离由700m缩短至150-160m。黄河水受到堤防的阻挡河水上涌,使得不少泥沙沉积,长此以往在玉符河入黄口上游处形成了明显的倒坡。

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含水层,岩溶


玉符河黄河水回灌过程中阿特拉津在孔隙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研究12的裂隙,裂隙中填充着泥质物,岩芯完整。大气降水和河水经强渗漏带下渗补给张夏组灰岩含水层,然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沿岩溶裂隙及层间裂隙向北、西北、东北方向径流,通过炒米店断裂进入济南区域奥陶系岩溶含水层中。大气降水和河水通过强渗漏带入渗补给岩溶含水层的过程中,第四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岩溶含水层不受污染。岩溶含水层发育,可视流速大,大约是400m/d,防污性能弱,这表明痕量有机物从补给区到开采区的停留时间比较短,大约只有几个周。因此一旦污染物进入含水层,就会随水流扩散在地下水系统中迁移并影响回灌系统。而玉符河强渗漏带上游的第四系沉积层厚度比较大,可以过滤掉一些污染物,从而使进入岩溶含水层的水质有所改善。图2.2研究区地质剖面图2.2玉符河回灌补源工程受卧虎山水库截留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玉符河从一条受季节控制的河流变成由人工控制的间歇性河流。自从上游卧虎山水库、济南市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卧虎山供水线路改造工程和济南市地表水转化地下水工程,每年的人工放水,回灌补源,改善地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百年来黄河改道及输沙量变化对山东半岛泥质楔沉积物粒度特征的影响[J]. 杨立建,马小川,贾建军,阎军,栾振东.  海洋学报. 2020(01)
[2]山东引黄供水发展补短板与强监管策略探讨[J]. 沙元杰.  中国水利. 2019(10)
[3]济南市山丘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J]. 李健,鲁运波,王东芹.  山东水利. 2019(02)
[4]地面渗水法补给地下水有机物迁移室内试验[J]. 刘帅,郑晴阳,王维平,张郑贤,李凤丽,曲士松.  人民黄河. 2019(01)
[5]黄河泥沙分布特点及合理治理问题的研究[J]. 惠志磊,刘万康.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12)
[6]高岭石和埃洛石-7对稀土元素吸附特征的实验研究[J]. 高瑜鸿,范晨子,许虹,王玲.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8(01)
[7]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在砂质壤土中的吸附[J]. 霍丽娟,任理,毛萌,殷社芳.  中国环境科学. 2018(01)
[8]济南市玉符河岩溶含水层多水源回灌补源水量优化方案[J]. 李凤丽,王维平,黄强,李锦超,曲士松,杜鹃.  中国岩溶. 2018(01)
[9]济南市玉符河多水源回灌岩溶水水质风险评价[J]. 李凤丽,王维平,徐巧艺,吴深,张郑贤.  中国岩溶. 2017(05)
[10]咪唑离子液体在砂土中的吸附与运移[J]. 董志强,徐素玮,孙境蔚,施心怡,邱宇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5)

硕士论文
[1]不同粒径生物炭对水溶液中阿特拉津和铅的吸附行为研究[D]. 孙莉莉.东北农业大学 2019
[2]生物炭增强土壤吸附阿特拉津的作用及机理[D]. 吴蒨蒨.浙江大学 2016
[3]层状土介质中污染物迁移的数学模型研究[D]. 徐江伟.温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45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45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b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