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0 01:54
利用史料记录建立了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的数据库,构建生命损失型地震等级序列、10 a尺度上生命损失型地震的频次序列和县次序列,再现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及导致人口死亡的时空差异原因。结果表明:(1)从明初到明末,生命损失型地震等级强度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明代前期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少的稳定时期;明代中后期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多的波动时期。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频次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变化特征。(3)生命损失型地震在明代大部分区域皆有分布。灾害重心随时间变化发生移动,由西南到中部再到华北、华东。(4)明代地震频繁的原因除地球本身因素外,太阳活动通过影响气候变化,进而间接影响地壳活动。气候寒冷与干旱和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明代后期生命损失型地震导致死亡人数大量增加,与明代经济发展,人口密度逐渐增长有关;不同地区生命损失型地震导致的死亡人数不同,且死亡人数与地震频发地区是否处于板块之间的活动构造带和人口分布密度有关。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0,47(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等级序列
为揭示生命损失型地震的频率特征,参考龚胜生等[33]定义的疫灾10 a指数方法,将出现生命损失型地震的年份定义为受灾年份,统计每10 a中出现受灾年份的数量,即可得到生命损失型地震10 a频次变化,见图2。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共发生70 a,10 a频次为0~0.8 a,平均0.25 a,呈周期性波动上升趋势。从线性变化趋势看,斜率为0.019,相关系数为0.51,并通过P<0.01的极显著检验,说明生命损失型地震10 a频次具有明显的长期上升趋势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从最小二乘法的6次多项式拟合曲线看,呈现3个波动周期。第1个周期不完整,从1368年开始,于1428年结束;第2个周期从1428年开始上升,于1498-1507年达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于1578年结束;第3个周期从1578年缓慢上升,上升速度远小于第2周期,并于1618-1627年达到峰值,其峰值大于第2个周期,之后开始下降。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10 a频次变化可以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第1阶段是1368-1478年的明前期,共发生4a,占总发生年份的5.71%,频次最少;均值为0.37 a,平均27.25 a发生1次,受灾概率为3.6%,标准差为0.64,波动性最小。第2阶段是1478-1518年的明中前期,共发生18 a,占总发生年份的25.71%,频次较高;增速变大,均值为4.5 a,平均2.22 a发生1次,受灾概率为45%,标准差为1.12,波动性变大;在1498-1507年出现峰值,其值为6。第3阶段是1518-1608年的明中后期,共发生27 a,占总发生年份的38.57%,频次最高;增速减小,均值为3 a,平均3.33 a年发生1次,受灾概率为30%,标准差为0.82,波动性减小。第4阶段是1608-1644年的明末期,共发生21次,占总发生年份的30%,频次较高;增速再次变大,均值为5.25 a,平均1.71 a发生1次,受灾概率为58.3%,标准差为1.64,波动性最大;在1618-1627年达到峰值,其值为8。总之,第1阶段为低频稳定阶段,第2和第4阶段为高频波动阶段,第3阶段为高频稳定阶段,即“一低频三高频、两稳定两波动”。3.2 10 a尺度生命损失型地震县次特征
综上,在明前期,共110 a,占明朝的39.86%,但生命损失型地震的累计频次和县次的占比很小,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少的稳定时期;在明中后期,共166 a,占明朝的60.14%,但累计频次占比达94.28%,累计县次占比高达98.47%,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多的波动时期。3.3 周期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强震动记录的地震生命损失快速评估方法[J]. 朱永莉,黎大虎,朱建钢. 地震学报. 2017(01)
[2]BP神经网络模型在地震应急人员伤亡评估中的应用[J]. 朱林,姜立新,杨天青.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6)
[3]中国地震灾害中“伤亡比”指标的估算[J]. 吴绍洪,靳京,郑景云.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7)
[4]云南省地震生命损失的区域特征研究[J]. 刘桂萍,李纲,张小涛,魏志恒. 震灾防御技术. 2015(01)
[5]云南地区地震死亡人数快速估算:以鲁甸6.5级地震为例[J]. 李媛媛,翁文国,张小乐,赖俊彦,袁宏永.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6]明代江南地区的疫灾地理[J]. 龚胜生,王晓伟,张涛. 地理研究. 2014(08)
[7]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J]. 李媛媛,苏国峰,翁文国,袁宏永. 灾害学. 2014(02)
[8]1999年以来地震生命损失评估研究新进展[J]. 吴新燕,吴昊昱,顾建华. 震灾防御技术. 2014(01)
[9]基于AMOS的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分析[J]. 吴将丰,王海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02)
[10]基于震中烈度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J]. 刘金龙,林均岐.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5)
博士论文
[1]地震伤亡发生规律及灾民生理与心理创伤研究[D]. 唐碧菡.第二军医大学 2017
[2]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 陈业新.华中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明清甘肃地区地震灾害初步研究[D]. 仲彦玮.浙江大学 2016
[2]14-19世纪中英人口数据梳理分析[D]. 王红印.东北师范大学 2015
[3]明代四川地区地震灾害初步研究[D]. 童鹏飞.西南大学 2013
[4]明清时期陇南地区自然灾害研究[D]. 李宗慈.西北师范大学 2012
[5]明代华县大地震震害及救治研究[D]. 张美丽.陕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52574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20,47(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等级序列
为揭示生命损失型地震的频率特征,参考龚胜生等[33]定义的疫灾10 a指数方法,将出现生命损失型地震的年份定义为受灾年份,统计每10 a中出现受灾年份的数量,即可得到生命损失型地震10 a频次变化,见图2。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共发生70 a,10 a频次为0~0.8 a,平均0.25 a,呈周期性波动上升趋势。从线性变化趋势看,斜率为0.019,相关系数为0.51,并通过P<0.01的极显著检验,说明生命损失型地震10 a频次具有明显的长期上升趋势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从最小二乘法的6次多项式拟合曲线看,呈现3个波动周期。第1个周期不完整,从1368年开始,于1428年结束;第2个周期从1428年开始上升,于1498-1507年达到峰值,之后有所下降,于1578年结束;第3个周期从1578年缓慢上升,上升速度远小于第2周期,并于1618-1627年达到峰值,其峰值大于第2个周期,之后开始下降。明代生命损失型地震10 a频次变化可以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第1阶段是1368-1478年的明前期,共发生4a,占总发生年份的5.71%,频次最少;均值为0.37 a,平均27.25 a发生1次,受灾概率为3.6%,标准差为0.64,波动性最小。第2阶段是1478-1518年的明中前期,共发生18 a,占总发生年份的25.71%,频次较高;增速变大,均值为4.5 a,平均2.22 a发生1次,受灾概率为45%,标准差为1.12,波动性变大;在1498-1507年出现峰值,其值为6。第3阶段是1518-1608年的明中后期,共发生27 a,占总发生年份的38.57%,频次最高;增速减小,均值为3 a,平均3.33 a年发生1次,受灾概率为30%,标准差为0.82,波动性减小。第4阶段是1608-1644年的明末期,共发生21次,占总发生年份的30%,频次较高;增速再次变大,均值为5.25 a,平均1.71 a发生1次,受灾概率为58.3%,标准差为1.64,波动性最大;在1618-1627年达到峰值,其值为8。总之,第1阶段为低频稳定阶段,第2和第4阶段为高频波动阶段,第3阶段为高频稳定阶段,即“一低频三高频、两稳定两波动”。3.2 10 a尺度生命损失型地震县次特征
综上,在明前期,共110 a,占明朝的39.86%,但生命损失型地震的累计频次和县次的占比很小,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少的稳定时期;在明中后期,共166 a,占明朝的60.14%,但累计频次占比达94.28%,累计县次占比高达98.47%,处于生命损失型地震发生较多的波动时期。3.3 周期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强震动记录的地震生命损失快速评估方法[J]. 朱永莉,黎大虎,朱建钢. 地震学报. 2017(01)
[2]BP神经网络模型在地震应急人员伤亡评估中的应用[J]. 朱林,姜立新,杨天青.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6)
[3]中国地震灾害中“伤亡比”指标的估算[J]. 吴绍洪,靳京,郑景云. 地理科学进展. 2015(07)
[4]云南省地震生命损失的区域特征研究[J]. 刘桂萍,李纲,张小涛,魏志恒. 震灾防御技术. 2015(01)
[5]云南地区地震死亡人数快速估算:以鲁甸6.5级地震为例[J]. 李媛媛,翁文国,张小乐,赖俊彦,袁宏永.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6]明代江南地区的疫灾地理[J]. 龚胜生,王晓伟,张涛. 地理研究. 2014(08)
[7]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J]. 李媛媛,苏国峰,翁文国,袁宏永. 灾害学. 2014(02)
[8]1999年以来地震生命损失评估研究新进展[J]. 吴新燕,吴昊昱,顾建华. 震灾防御技术. 2014(01)
[9]基于AMOS的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分析[J]. 吴将丰,王海霞.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02)
[10]基于震中烈度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J]. 刘金龙,林均岐.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5)
博士论文
[1]地震伤亡发生规律及灾民生理与心理创伤研究[D]. 唐碧菡.第二军医大学 2017
[2]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D]. 陈业新.华中师范大学 2001
硕士论文
[1]明清甘肃地区地震灾害初步研究[D]. 仲彦玮.浙江大学 2016
[2]14-19世纪中英人口数据梳理分析[D]. 王红印.东北师范大学 2015
[3]明代四川地区地震灾害初步研究[D]. 童鹏飞.西南大学 2013
[4]明清时期陇南地区自然灾害研究[D]. 李宗慈.西北师范大学 2012
[5]明代华县大地震震害及救治研究[D]. 张美丽.陕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52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52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