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中纬度亚洲全新世适宜期空间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12:33
  全新世又被称之为现代间冰期,从时间尺度来讲,是指大约从11.5 ka至现在。由于全新世气候条件与我们正在经历的气候条件存在某种相似性,因此无论从科学意义还是从现实意义来讲,深刻认识和理解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化的时空格局都具有重要价值。亚洲中纬度地带全新世最湿润的阶段(全新世适宜期)是否存在空间差异一直是古气候研究的焦点内容,不同的研究材料和代用指标所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甚至相反。本研究以受东亚季风影响的黄土高原中部地区、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和受西风影响的我国新疆天山地区、中亚地区的塔吉克斯坦的11个黄土剖面为研究材料。利用AMS14C和光释光测年方法获取年代控制点,结合已发表的测年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建立各黄土剖面的年代框架,以磁学参数和地球化学参数为环境代用指标,重建了不同区域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化历史,比较和分析中纬度亚洲不同区域全新世适宜期发生的时段,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测年结果和地层变化发现,黄土高原中部和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剖面在中全新世发育古土壤层,早全新世和晚全新世沉积黄土层;而新疆天山地区黄土剖面在中晚全新世发育古土壤层,且晚全新世的古土壤发育较强,早全新世沉...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新世适宜期的空间差异研究进展
        1.1.1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1.1.2 中纬度亚洲地带古气候研究的重要性
        1.1.3 全新世适宜期研究进展
        1.1.4 全新世适宜期空间差异研究
    1.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思路
        1.2.1 存在的问题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中纬度亚洲全新世适宜期的空间差异研究
        1.2.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黄土高原地区
        2.1.2 新疆天山地区
        2.1.3 塔吉克斯坦
    2.2 研究材料
        2.2.1 黄土在中纬度亚洲的主要分布
        2.2.2 黄土能够记录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
    2.3 研究剖面
        2.3.1 黄土高原中部
        2.3.2 黄土高原西部
        2.3.3 新疆地区
        2.3.4 塔吉克斯坦
    2.4 研究方法
        2.4.1 环境磁学的基本原理
        2.4.2 环境磁学在黄土研究中的应用
        2.4.3 环境指标的测量
        2.4.4 指标的环境意义解释
        2.4.5 测年方法
第三章 测年结果及年代框架的建立
    3.1 测年结果
    3.2 参考的测年数据
    3.3 年代框架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化
    4.1 东亚季风区全新世气候演化历史
        4.1.1 黄土高原中部
        4.1.2 黄土高原西部
    4.2 中亚干旱区全新世气候演化历史
        4.2.1 磁学参数之间的比较
        4.2.2 中国西北部新疆天山地区
        4.2.3 塔吉克斯坦南部山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纬度亚洲全新世适宜期空间差异
    5.1 黄土记录的中纬度亚洲的全新世适宜期空间差异
        5.1.1 年代的可靠性
        5.1.2 指标的一致性
        5.1.3 中纬度亚洲的全新世适宜期的空间差异
    5.2 与其他相关记录的对比
        5.2.1 中亚干旱区全新世适宜期
        5.2.2 黄土高原中部全新世适宜期
        5.2.3 黄土高原西部全新世适宜期
    5.3 可能的机制
        5.3.1 中亚干旱区
        5.3.2 黄土高原中部
        5.3.3 黄土高原西部
    5.4 黄土记录与石笋氧同位素记录之间差异的原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364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64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1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