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映秀地震台井孔逸出氢观测实验
发布时间:2021-08-30 23:15
为进一步认识汶川余震区破碎断裂带逸出氢的动态特征,选择位于北川—映秀断裂的映秀地震台观测井开展井孔逸出氢观测实验。实验数据显示:映秀台井孔逸出氢浓度较高,日变幅较大且具有明显的日变规律,呈现与气压变化同步及负相关的特征,日变形态与气温、水温、静水位相关性较小。通过不同仪器与采样方式进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映秀地震台井孔逸出氢浓度动态清晰、测值平稳,作为地震前兆观测地下逸出氢项目是可行的。
【文章来源】:地震研究. 2020,43(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2018年9月12—16日氢浓度与气压(a)、水温(b)、 静水位(c)、气温(d)对比曲线
图1 2018年9月12—16日氢浓度与气压(a)、水温(b)、 静水位(c)、气温(d)对比曲线(1)映秀地震台井孔逸出氢浓度动态平稳,有明显的日变规律,日变形态为光滑的双波曲线形态。由图1可见,每日上午5时左右氢浓度达到第一高值后开始逐步下降,上午11时左右降至第一低值后逐渐增加,下午17时左右达到第二高值后下降,至23时左右为最低值,如此循环。每日最低值为0.3~0.5 ppm,接近于空气值,最高值高于空气值几倍至十几倍,在2~9 ppm浮动,日变幅较大。
在测点仪器安装调试阶段,首先进行空气背景值的测试。仪器开机预热稳定后不连接井下气路,直接抽取观测室空气进行测定,采样间隔设置为30 min,采样时间设置为30 s,观测5组测值,测得氢浓度平均值为0.503 ppm。连接井下气路正常观测一段时间后,再次断开井下气路,观测24 h,对室空气值进行观测,测得氢浓度平均值为0.537 ppm,空气测值变化平稳,未表现出与气压的相关关系(图3)。测点空气背景值实验结果证明仪器工作正常,不受气压影响。3.2 井下不同采样深度观测实验
本文编号:3373693
【文章来源】:地震研究. 2020,43(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2018年9月12—16日氢浓度与气压(a)、水温(b)、 静水位(c)、气温(d)对比曲线
图1 2018年9月12—16日氢浓度与气压(a)、水温(b)、 静水位(c)、气温(d)对比曲线(1)映秀地震台井孔逸出氢浓度动态平稳,有明显的日变规律,日变形态为光滑的双波曲线形态。由图1可见,每日上午5时左右氢浓度达到第一高值后开始逐步下降,上午11时左右降至第一低值后逐渐增加,下午17时左右达到第二高值后下降,至23时左右为最低值,如此循环。每日最低值为0.3~0.5 ppm,接近于空气值,最高值高于空气值几倍至十几倍,在2~9 ppm浮动,日变幅较大。
在测点仪器安装调试阶段,首先进行空气背景值的测试。仪器开机预热稳定后不连接井下气路,直接抽取观测室空气进行测定,采样间隔设置为30 min,采样时间设置为30 s,观测5组测值,测得氢浓度平均值为0.503 ppm。连接井下气路正常观测一段时间后,再次断开井下气路,观测24 h,对室空气值进行观测,测得氢浓度平均值为0.537 ppm,空气测值变化平稳,未表现出与气压的相关关系(图3)。测点空气背景值实验结果证明仪器工作正常,不受气压影响。3.2 井下不同采样深度观测实验
本文编号:3373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37369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