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West Karabulak油田主力区水淹层测井评价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2 10:28
  West Karabulak油田M-Ⅱ油藏为受构造控制的层状边底水油藏,属于中孔、中渗储层。2016年采取注水开发后,油田生产加快,已进入中高含水期,边水、底水、注入水水淹普遍存在。因此,为保证油田的持续稳产,弄清剩余油分布情况,本文针对West Karabulak油田当前的生产状况开展了水淹层测井评价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本文利用研究区内4 口取心井岩心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对储层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测井数据标准化等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开发初期测井资料结合相邻后期新井测井资料进行对比,对水淹后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别分析了电阻率、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和补偿中子曲线水淹前后测井响应特征的变化情况;根据研究区水淹特征提出了交会图法、径向电阻率法、曲线重叠法和Fisher判别法等水淹层识别方法;建立了水淹层测井解释模型,包括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及含水饱和度模型;根据研究区中高含水期的开发特征,在产水率公式的基础上,结合油水相对渗透率公式,绘制了不同束缚水饱和度下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图版,制定了水淹级别划分标准,通过实际资料验证,水淹级别判断准确,应用效...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West Karabulak油田主力区水淹层测井评价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图2-1南图尔盖盆地地理位置图??West?Karabulak油田在构造上位于Aksay地金的北部边缘,处于Aryskum和??

对比图,韵律,地层,测井


?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台阶上,主力区构造主要表现出两列北东向串珠状断背斜构造带(图2-2、图2-3、图??2-4、图?2-5)。??图2-2?M-II-1层顶面构造图?图2-3?M-II-2层顶面构造图??图2-4?J3ak层顶面构造图?图2-5?Pz层顶面构造图??根据地震及钻井资料,研究区自下而上发育潜山基底(Pz)、侏罗系(J3ak)及下??白垩统(Klncl)地层。研究区在白M系下统Aryskum组M-II层、基底风化壳均发现了??油藏,本次研究的目的层为M-II层,其与下部侏罗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尽?__?—_璧.■?緘?<2井?a并?13并?S7§??r.?-j-?o?J?3<?o?.£?'?i?,?麄? ̄?*,?n?—jp?a?K?〇?'?'??? ̄ ̄ ̄??首酿赏瞥1:?IT—?IfT常f?.??1?!1?r?h1?*!?卜;?卜卜?)*?h?Jd^-Ttri??,J?!?1?4_r?T?:-:??十丄飞?.T?■十— ̄7????■?!??■?:?i?:??杯i..?.?1?二.,??i?i?\?I?;?r?1?^^??M???T.1?PF-丄?P?'-V?-??■?i?,?I??』」.?-1???—?'一-?1???1?-?1?.?_」_.?_??图2-6过9?36?57井地层对比图??根据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沉积韵律的变化情况,研宄区的主力储层M-II层可进??一步细分为2个小层,M-II-2层是Aryskum组底部,以厚层砂烁岩为主的地层。岩性以??9??

对比图,沉积相,地层,对比图


West?Karabulak油田主力k水淹层测井评价与剩余油分布研究??灰色砂砾岩为主,测井响应特征为: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大,低伽马,低中子,中高电阻??率。M-II-1层是一套约10米厚的以砂岩为主的地层,岩性以细砂岩及棕色泥岩为主,??测井响应特征为:中伽马,中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中子高值,且声波时差、中子孔??隙度曲线频繁跳跃(图2-7);基底Pz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并?并?S1B13?并?SM#?SIKB59#?SIJ^O?并?并??T.?t?二??*??^?:?丁二了:??*?.?????—???.?*? ̄? ̄?'?,二——???1?_?—...?、??_?.阶??????■-??<?*?v-?*?.>?>-.?.?Hi.-?*?_?,?^??t?賴?H?:H??丨::l?hi?i丨丨??图2-7过48?49?39并M-II地层对比图??2.3沉积相类型及特征??2.3.1岩心特征??研究区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共有4?口取心井,通过观察分析4?口取心井的岩心照片可??以发现,岩心胶结程度以疏松为主,分选中等偏差,M-II-2层以杂色砂砾岩沉积为主,??M-1I-1层以细砂岩沉积为主,反映向上水动力逐渐变弱的沉积环境(图2-8),结合实际??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M-1I层为一套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Ed?mi?liyill??图2-8?M-II层岩心照片??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激发极化电位测井仪研制[J]. 刘磊,王霞,葛承河,陈波.  测井技术. 2018(06)
[2]第59届SPWLA年会综述:地层评价与测井技术新进展[J]. 安涛,柴细元,陈宝,陈鹏,杨超登,金平阳.  测井技术. 2018(06)
[3]青海油田套管井饱和度测井技术应用[J]. 张洪,邱金权,雷刚,李得信,王青川,甘常建.  测井技术. 2018(02)
[4]基于流线数值模拟研究高含水后期油田的剩余油分布[J]. 谭河清,傅强,李林祥,崔文福,黄少雄,官敬涛,李祥同,成士兴.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5]利用碳氢比测井技术评价剩余油及水淹程度[J]. 何中盛,崔志刚,陈光辉,何玉阳,王学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6]AS油田WY区特低渗透油藏水淹层评价方法[J]. 惠钢,王友净,闫林辉,李佳鸿,刘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7]水驱油岩心电阻率测量及数值模拟分析[J]. 张琪,柯式镇,许巍,姜明,林小稳,舒心,贺秋丽.  石化技术. 2016(04)
[8]基于油藏衰竭指数法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在水淹层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张李,刘君毅.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5(23)
[9]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评价剩余油分布的水淹模式——以温西三块水淹层评价为例[J]. 张予生,孙万明,叶志红,夏元剑,谢华,计然.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10]喇嘛甸油田剩余油测井评价方法研究[J]. 王滨涛,高艳芳,樊玉秀,王黎明.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07)

博士论文
[1]清污混注水淹层动静态测井评价及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D]. 王婧慈.长江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S区块低渗透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马燕.东北石油大学 2018
[2]F区块水淹层定性识别方法研究[D]. 毛玉丹.东北石油大学 2018
[3]F区块水淹层定量评价与剩余油分布[D]. 张海光.东北石油大学 2018
[4]大港油田枣南东区块孔一段油藏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评价[D]. 杨阳.西南石油大学 2016
[5]孔店油田馆陶组特高含水期水淹层测井评价[D]. 张鸿剑.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
[6]温西三块储集相带与水淹模式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 庞玉东.西安石油大学 2014
[7]饱和度脉冲中子测井信号处理及测井综合解释方法[D]. 夏亚良.西南石油大学 2012
[8]高集油田高6断块水淹层测井评价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黎明.中国海洋大学 2011
[9]长源距声波全波测井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D]. 徐佳.西安石油大学 2010
[10]扶余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D]. 张威.大庆石油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432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432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b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