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白城市洮儿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及治理

发布时间:2021-10-21 03:23
  地下水是地球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水体之一,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中国北方的大多数城市,地下水资源是重要的供水来源。然而,地下水长期以来被不合理和过度使用,造成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了许多生态问题,例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等。本文中研究区为洮儿河流域流经白城市的部分区域。白城市洮儿河流域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以西,科尔沁草原以东。近年来,白城市洮儿河流域的地下水由于被不合理和过量开采,导致了地下水超采严重。为了严格控制地下水的管理和保护,防止超采区地下水的过度开采,逐步实现地下水的供求平衡,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和保护,以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根据白城市洮儿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白城市洮儿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的变化趋势。在充分收集白城市洮儿河流域地质、水文地质、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白城市洮儿河流域20002016年地下水位监测系列资料,结合2017年地下水位统测数据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调查情况,完成研究区地下水超采区复核。选择采用水位动态法和开采系数法进行超采区边界确定、等级划分及评价,得出超采区面积为1165.7km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白城市洮儿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及治理


白城市洮儿河流域地下水类型图

示意图,洮儿河流域,土壤含水层处理,洮儿河


洮儿河流域白城市浅层地下水超采区位于洮儿河冲洪积扇上,洮儿河冲洪积扇内地势平缓,无法修建大型水力工程,而洮儿河的季节性又强,在春节大量用水时河道又干涸了,因此过境地表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扇形地内地下水储量丰富,含水层颗粒粗,富水性好,渗透性强,埋藏浅,易于开发,因此人们为了保障工农业用水就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的严重超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2000 年~2016 年地下水埋深年均下降约 0.19 米,局部年均下降约超过0.33 米。如此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造成地下水的枯竭。为了解决洮儿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超采问题,在冲洪积扇扇顶部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建设地下水回灌场,引洮儿河汛期洪水对地下水进行回灌补给,增加地下水补给量,实现汛期补给用于非汛期开采利用,丰水年补给用于枯水年开采利用,从而达到洪水资源化和实现洮儿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资源新的采补平衡,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0]。白城市洮儿河流域人工地下水回灌及土壤含水层处理示意图,见图 5.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衡水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现状与展望[J]. 刘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9)
[2]渭南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探析[J]. 郭军艳.  地下水. 2017(05)
[3]保定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及治理对策探析[J]. 张亚芳,车云竹.  地下水. 2017(03)
[4]聊城市解决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做法[J]. 马心强.  山东水利. 2017(03)
[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下水超采区划分评价[J]. 赵敏,武鹏林.  水电能源科学. 2016(08)
[6]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下水超采区分析研究[J]. 孙香泰,孙博文.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05)
[7]辽西地区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及综合治理[J]. 韩冬.  东北水利水电. 2016(04)
[8]基于WebGIS的地下水超采区动态监测系统研究及设计[J]. 马乐平,陈兴国.  中国水利. 2016(05)
[9]河北省地下水超采及造成的危害和治理[J]. 温荣平.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5(12)
[10]地下水超采区水权分配方法及实例应用分析[J]. 胡海军,宫爱玺,尚瑞朝.  地下水. 2015(04)

硕士论文
[1]潍坊北部地下水漏斗成因机理与演变规律研究[D]. 曹滨.山东农业大学 2017
[2]基于MODFLOW的邯郸市东部平原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 孙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3]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与管理制度研究[D]. 姜影.河北工程大学 2016
[4]基于SWAT模型的洮儿河流域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D]. 寇丽敏.大连理工大学 2016
[5]皖北西部地下水控制技术研究[D]. 周迪.安徽农业大学 2015
[6]地下水超采区关井压采对地下水环境修复效果评价体系研究[D]. 王震.太原理工大学 2013
[7]地下水超采区管理评估体系建设[D]. 王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8]菏泽市地下水超采及治理措施研究[D]. 霍东亚.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48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448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0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