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云南省新平县自走铁矿成矿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14:03
  新平县自走铁矿位于云南省新平县杨武镇东北方向,距县城34km的鲁奎山地区。为新平鲁电矿业有限公司及其他公司共同合作开采管理。整个鲁奎山地区作为历史悠久的矿山,开采程度较大,开采方式也由露天转化为坑道开采。在采矿资源逐渐减少的问题下,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受新平鲁电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承担了其旗下自走铁矿的储量分析工作,并进一步开展了后续的深部找矿项目,以此为矿山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作者随项目组组长李波教授参与该项目,以此项目为依托进行自己的毕业论文。本论文针对自走铁矿的成矿机理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对沉积岩成矿的主要要素进行解析,通过同位素和地层的年代对比来判断成矿物质来源,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围岩来进行沉积相研究,通过对矿物进行化学分析和电子探针,来分析矿物成岩成矿过程,对后生作用及改造进行系统的梳理,充分利用前人总结的规律与收集的资料,对整个矿体的成矿模式进行确立,并作出阶段示意图。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结合最新的地层学知识,通过对地层的分析和赋矿地层的演化推理,可以判断矿床开始沉积时期是大约1200Ma之前,而非前人提出的1600Ma,而单单针对矿物做出的1600Ma的...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成果
        1.2.1 矿物特征研究
        1.2.2 成矿地球化学条件
        1.2.3 矿床的沉积相研究
        1.2.4 本地区前人的研究
    1.3 研究区概况
        1.3.1 矿区位置与交通
        1.3.2 矿区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
    2.3 构造
    2.4 岩浆岩
    2.5 区域地质发展史
    2.6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构造
        3.2.1 褶皱
        3.2.2 断裂
        3.2.3 水下隆起及穿刺构造
    3.3 岩浆岩及蚀变
    3.4 变质作用
第四章 矿床特征
    4.1 矿体规模及特征
        4.1.1 矿体水平分布及控制
        4.1.2 矿体的垂直分布及控制
    4.2 矿石种类结构及构造
        4.2.1 氧化矿石(褐铁矿)的结构和构造
        4.2.2 原生矿石(菱铁矿)的结构和构造
    4.3 矿石矿物同位素化学特征
    4.4 矿物关系
        4.4.1 矿物的成分
        4.4.2 矿物的结构
第五章 成矿机理
    5.1 成矿物质来源
    5.2 含矿地层沉积微相分析
        5.2.1 碳酸盐岩微相的研究方法
        5.2.2 研究取样
        5.2.3 微相对比结果
    5.3 矿床沉积条件
        5.3.1 环境化学条件
        5.3.2 沉积地貌条件
        5.3.3 生物关联性
        5.3.4 小结
    5.4 后生作用
        5.4.1 原生矿物重结晶
        5.4.2 细脉矿物重结晶
    5.5 成矿模式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认识
    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西上二叠统龙潭组菱铁矿层的沉积成因及地质意义[J]. 沈玉林,秦勇,李壮福,金军,魏展航,郑俊,张涛,宗毅,王晓豪.  地学前缘. 2017(06)
[2]鲁奎山铁矿成因探讨[J]. 钱恒之,洪托.  价值工程. 2015(01)
[3]华北板块晚古生代海侵事件沉积类型及分布[J]. 吕大炜,刘海燕,孟彦如,李建委,宗瑞芳,张燕,王绪冰.  中国煤炭. 2014(08)
[4]Current Progress on the Geological Record of Microbialites and Microbial Carbonates[J]. CHEN Jitao,LEE Jeong-Hy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14(01)
[5]蓟县下马岭组菱铁矿的成因及古海洋意义[J]. 张衎,朱祥坤.  地质学报. 2013(09)
[6]鄂尔多斯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J]. 陈强,张慧元,李文厚,郝松立,刘卓.  古地理学报. 2012(01)
[7]新疆且日克其菱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李金虎,张智慧,秦明,仇建军,司荣军.  矿产与地质. 2011(01)
[8]云南省鲁奎山式铁矿的区域成矿条件[J]. 李志群,薛步高,梁秋原,张红英,刘文佳,郑荣华.  矿床地质. 2010(S1)
[9]地球系统科学与成矿学研究[J]. 翟裕生.  地学前缘. 2004(01)
[10]鲁奎山铁矿逆冲推覆系与成矿[J]. 黄维全,刘毅,林菲.  云南地质. 2004(01)



本文编号:3483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483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3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