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风城油田重18井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相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08:07

  本文关键词:风城油田重18井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相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风城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北端,距克拉玛依区东北约130kmm,行政隶属新疆克拉玛依市。该区北以哈拉阿拉特山为界,东与夏子街接壤,西邻乌尔禾镇。区域构造上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断褶带的夏红北断裂上盘,中生界超覆尖灭带上,北以乌兰林格断裂为界,南邻玛湖凹陷北部斜坡带,油田东西长约24kmm,南北宽约13km,平均地面海拔约300m,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盆地干旱沙漠油田。本文研究区域主要为风城油田重18井区2013年产能建设区,研究层位为侏罗系上统齐古组。乌夏断褶带为滑脱型褶皱—前缘断层相关背斜带构造模式,受前缘二叠系内两条隐伏断层的影响,基底凹凸相间排列,埋深向南东方向增大。生长逆断层、断层相关褶皱、反冲断层为主要变形特征,主要断裂呈“雁行”式排列,具剪切扭动性质。该区侏罗系地层分布总体呈北薄南厚、向盆地内变厚的楔状体展布, 自下而上发育八道湾组(Jib)、三工河组(J1s)和齐古组(J3q)(西山窑组缺失)。沉积相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因为齐古组与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均呈不整合接触,上覆地层白垩系吐谷鲁群底部的砂砾岩和下伏地层侏罗系三工河组顶部灰质泥岩或八道湾组顶部煤层作为划分的标志层,据此可以确定齐古组的顶底界限。齐古组发育两套湖侵形成的全区发育的泥岩,由此可根据岩性、电性及旋回特征可将齐古组分为J3q1、J3q2、J3q3三段,其中J3q1在研究区都被侵蚀殆尽,J3q21主要分布西北局部地区,J3q2可分为J3q21、J3q22-1、J3q22-2、J3q22-3四个小层;J3q3可进一步分为J3q31、J3q32、J3q33三个小层。以高分辨率层序底层学作为理论基础,可将研究区分为2个中期旋回以及7个短期旋回。根据取芯井岩心描述、钻井及测井等资料,首次将研究区岩石相划分为砂砾岩、粗砂岩、中砂岩、中细砂岩、细砂岩、泥质砂岩和泥岩相7种类型,并根据岩石相单井柱状图、岩石相联井剖面和各小层岩石相平面分布,了解目的层各个方向上岩石相的展布特征及区域岩石相面貌。前人认为齐古组沉积相为辫状河沉积,发育有河道滞留,心滩,河漫滩,河漫湖泊,天然堤,决口扇等微相,还有少数人认为是曲流河沉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诸多辫状河沉积不能解释现象:(1)J3q2发育大套厚层状细砂岩(亦是研究区主要含油岩性),(2)通过对取芯进的观察,可见厚度数10米的灰色泥岩(3)砂岩中可见浪成沙纹层理,(4)发育星散状黄铁矿晶粒,(5)齐古组总体显示清楚的湖侵沉积过程由此本文通过岩心、沉积序列、分析化验、测井等综合分析认为齐古组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三角前缘亚相,局部见前三角洲。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继承辫状河流特征,发育河道滞留,心滩,河漫滩微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次河道,支流间湾,河口砂坝微相,此外研究区西北局部见远砂坝和前三角洲泥互层。其中平原里心滩占主体部分,发育平行层理,侧积交错层理等,可见砂多泥少的二元的结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前缘的主体,构造类型丰富,主要有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浪成沙纹层理等,底部多见冲刷面。物源方向从古地理,泥岩颜色、砾岩厚度,砾地比分布特征,重矿物,矿物成熟度等方面综合进行了分析判断,认为研究区内物源方向主要来源西北方和北方。齐古组形成期总体显示为湖平面不断上升的过程,其内部又出现多期次一级的湖平面升降变化。J3q3早期湖平面先上升,晚期出现上升下降不断交替,形成了一套棕红色、褐色,灰色逐渐过渡的泥岩,J3q22-3湖平面继续上升,形成一套水下沉积体,在顶部出现较稳定的泥岩,为一次较大湖泛面,J3q22-1+J3q22-2湖平面继续上升,出现连续中细砂岩厚度多达30多米,在J3q2晚期,在研究区西北边缘风重017井附近出现近40米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以此,齐古组被划分为2个中期旋回和7个短期旋回,沉积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过渡到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通过对完钻井试油试采数据和对应层的沉积微相的分析对比,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心滩砂体和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油气储集的良好场所。河底滞留砂砾岩及河道间薄层砂较差,甚至变为非储层,支流间湾泥起隔夹层作用。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风城油田东部 重18井区 齐古组 沉积相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3-15
  • 1.4 研究内容15
  • 1.5 完成的工作量15
  • 1.6 主要认识15-16
  • 1.7 研究重点和难点16-18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18-22
  • 2.1 地理概况18
  • 2.2 地层特征18-19
  • 2.3 研究区概况19-22
  • 第3章 小层划分与对比22-29
  • 3.1 齐古组地层特征22-23
  • 3.2 齐古组层序地层学特征23-29
  • 第4章 物源分析29-35
  • 4.1 古地理、古气候背景29
  • 4.2 泥岩颜色分析29
  • 4.3 重矿物分析29-31
  • 4.4 砾岩变化特征31-33
  • 4.5 矿物成分成熟度变化特征33-35
  • 第5章 沉积相类型、特征及沉积演化35-57
  • 5.1 沉积相的研究方法35
  • 5.2 相标志特征35-41
  • 5.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41-43
  • 5.4 单井沉积相分析43-45
  • 5.5 联井剖面沉积相分析45-48
  • 5.6 砂体平面特征分析48-50
  • 5.7 岩石相类型及特征50-53
  • 5.8 沉积演化53-57
  • 第6章 沉积相与有利储层的关系57-60
  • 6.1 储层空间类型57
  • 6.2 孔隙结构特征57-58
  • 6.3 沉积相与有利储层58-59
  • 6.4 沉积微相在垂向上对储层的控制作用59
  • 6.5 沉积微相在平面上对储层的控制作用59
  • 6.6 沉积相与油层分布关系59-60
  • 第7章 结论60-61
  • 图版Ⅰ61-62
  • 图版Ⅱ62-63
  • 图版Ⅲ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9
  • 个人简介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天全;李维锋;李映艳;朱键;谭凯中;;风城油田重18井区齐古组小层划分与对比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10期

2 陈仙江;;红浅1井区齐古组油藏加密区生产效果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12期

3 袁凤钿,张泽润;吐鲁番盆地连木沁剖面齐古组轮藻化石[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年03期

4 王群;;九_4区齐古组稠油油藏开发中原油物性变化规律[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5期

5 德勒达尔,任军民;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侏罗系齐古组储层沉积特征[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德勒恰提;王威;李宏;陈剑;帕尔哈提;;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侏罗系齐古组沉积相分析及储层展布——以车60井区齐古组地层—岩性油气藏为例[J];沉积学报;2013年03期

7 夏鹏飞;胡占群;李鹏;;车X井区齐古组油藏储层特征及注水见效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3年12期

8 林潼;王东良;王岚;沈英;;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齐古组物源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J];中国地质;2013年03期

9 刘巍;陈杰;万策;吴孔友;;准噶尔盆地重32井区齐古组油藏主控因素[J];科技导报;2011年18期

10 杨智;黎庆元;于景锋;廖静;陈燕辉;张一军;;风城油田重18井区侏罗系齐古组三段低阻成因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鹏 通讯员 刘晓晖;新疆重油地质所助推作业区迈过千吨“坎”[N];中国石油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成学;浅层稠油油藏低电阻成因机理研究与识别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红英;准噶尔盆地车排子油田侏罗系齐古组沉积相演化[D];新疆大学;2011年

2 张思尧;风城油田重18井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相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3 李军民;新疆油田红浅1井区齐古组加密调整方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4 胡清月;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晚侏罗世齐古组孢粉化石组合与年代地层[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徐崇军;九_6区齐古组特稠油油藏提高汽驱开发效果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6 孙洋;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九_6区齐古组油藏精细描述[D];新疆大学;2011年

7 孟云涛;风城油田重1井区齐古组油藏储层精细刻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8 陈庆;车2井区齐古组油藏增注技术分析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9 多海健;准东南部地区齐古组沉积体系及含油气性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邓丽君;准噶尔盆地南部侏罗纪—白垩纪介形类生物地层及界线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本文关键词:风城油田重18井区侏罗系齐古组沉积相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49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