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北疆阿勒泰高山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 18 O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发布时间:2021-11-15 06:45
  目前,在西风控制的中亚干旱区(特别是新疆地区)能高分辨率追踪全新世尺度上大气降水氧同位素(δ18Op)变化的主要有冰心和石笋δ18O记录,缺乏其它年代可靠、气候指示意义明确的相关气候代用指标。泥炭具有分辨率高和易于测年等优点,尤其是泥炭α-纤维素δ18O是全新世尺度上区域水文-气候的重要示踪剂。由于植物α-纤维素H、O同位素组成仅由植物吸收的H2O同位素组成所决定,如果土壤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则植物α-纤维素中δ18O可保留大气降水δ18O信号,从而应用于古气候研究。很早有学者就发现树轮α-纤维素氧同位素(δ18Ocell)可记录大气降水氧同位素(δ18Op),因而认为在中高纬度地区,其是“古气温”的敏感指示器。但是,随着现代过程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有很多的学者也认识到,植物α-纤维素δ18O不仅受到气温的影响,还可能受到降水量、...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北疆阿勒泰高山泥炭岩心α-纤维素δ 18 O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水分在植物中的运移及纤维素合成过程中同位素分馏图(Rodenetal.,2000)

全球,第四纪地质,植物残体,古气候


其主要由植物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三部分组成(柴岫,1990)。作为一种地质档案,泥炭是第四纪地质时代形成的产物,特别是全新世以来泥炭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育(图1-5; Morris, 2018),其发育形成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古气候

技术路线图,纤维素,氧同位素记录,泥炭


图 1-6 技术路线图1.5.5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1)目前我国已开展的泥炭 -纤维素氧同位素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而受西风带影响的中亚干旱区相关研究至今还未涉及。本文从现代过程的入手,可以明确泥炭地植物 -纤维素氧同位素在内陆高山地区的气候指示意义,从而为该地区相关的如树轮、湖泊和泥炭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2)泥炭地水文过程与泥炭 -纤维素氧同位素之间关系的现代过程研究,以及所获得的较高分辨率的氧同位素记录,也可以从侧面来理解新疆地区相关大气降水氧同位素记录(如石笋18O)的真实意义,这对于深入认识中亚干旱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将来自同一泥炭钻孔的泥炭 -纤维素氧同位素记录与已有比较明确的夏季温度指示意义的泥炭岩心 -纤维素碳同位素记录相结合,可能对于认识其它相关科学问题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天山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J]. 王圣杰,张明军.  第四纪研究. 2017 (05)
[2]青藏高原干旱区湖泊正构烷烃氢同位素记录降水同位素[J]. 田茜,方小敏,王明达.  科学通报. 2017(07)
[3]泥炭样品当中α-纤维素提取的实验方法探讨[J]. 黄超,李英红,郭文康,李云霞,饶志国.  干旱区地理. 2015(04)
[4]天山地区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西风环流变化的指示意义(英文)[J]. 刘小康,饶志国,张肖剑,黄伟,陈建徽,陈发虎.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07)
[5]天山地区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影响因素及其对西风环流变化的指示意义[J]. 刘小康,饶志国,张肖剑,黄伟,陈建徽,陈发虎.  地理学报. 2015(01)
[6]新疆水循环变化机理与水资源调蓄[J]. 庞忠和.  第四纪研究. 2014(05)
[7]草海地区过去500年来古温度重建:来自沉积物纤维素结合碳酸盐氧同位素的证据[J]. 朱正杰,陈敬安,曾艳.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02)
[8]喜马拉雅山南坡降水与河水中δ18O高程效应[J]. 文蓉,田立德,翁永标,刘忠方,赵中平.  科学通报. 2012(12)
[9]树木年轮稳定同位素分析样品前处理方法探讨[J]. 刘晓宏,刘禹,徐国保,蔡秋芳,安文玲,王文志.  冰川冻土. 2010(06)
[10]新疆大气水汽通量及其净收支的计算和分析[J]. 刘蕊,杨青.  中国沙漠. 2010(05)

硕士论文
[1]中国季风边缘区、青藏高原和新疆干旱区有机碳同位素现代过程研究[D]. 郭文康.兰州大学 2016
[2]过去11.5ka以来的北疆阿勒泰泥炭纤维素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可能的驱动机制[D]. 黄超.兰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96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496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2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