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芒康震群发震构造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5 00:24
2018年12月13日23时32分、39分,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连续发生M4.9和M4.4地震;随后12月14日1时15分、38分、42分,该地又连续发生了3次M≥30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川滇菱形块体西北部金沙江断裂带、巴塘断裂带和藏东澜沧江断裂带所夹持的区域。基于四川及周边区域地震台网的观测资料,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芒康震群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利用CAP波形反演方法,获得了5个M≥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源矩心深度与矩震级。根据震群序列空间展布、较大地震震源机制解和震源区附近的地质构造,初步分析认为:芒康震群序列地震展布在地表下长约16 km、宽约6 km,深度在5~20 km的区域;与震群序列空间展布方向较为一致的节面I为发震断层面,断面倾向NE,倾角约为65°,滑动角约为-34°;震源区主压应力P轴方位为近EW向,与该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一致,推测本次震群地震应是在羌塘块体物质持续E向挤入作用下,位于羌塘地块东南缘的一条NWW向次级隐伏断裂拉张运动引起的。
【文章来源】:四川地震. 2020,(02)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及台站分布图
表2列出了芒康震群序列M≥3.0地震震源机制解详细参数和震源矩心深度值,地震序号与表1的相同。由该表可知,震群系列中5个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比较一致,机制解节面主要集中在NW—SE和NE—SW两个优势方向,且震源矩心深度范围为5~9 km,较重定位震源初始破裂深度范围(12~17 km)偏浅。其中,M4.9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01°、倾角62°、滑动角-37°,节面Ⅱ走向51°、倾角58°、滑动角-146°,P轴仰角45°、方位264°,T轴仰角3°、方位357°,震源矩心深度为6 km,矩震级为MW5.1;M4.4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03°、倾角66°、滑动角-37°,节面Ⅱ走向50°、倾角57°、滑动角-151°,P轴仰角43°、方位263°,T轴仰角6°、方位358°,震源矩心深度为6 km,矩震级为MW4.5。根据上述结果可得,两个较大地震M4.9和M4.4均为带有左旋走滑分量的正断型,节面走向呈NWW和近NE两个优势方向。P轴方位呈近EW向,与武艳强等(2012)用GPS数据得到的近年来青藏地块东部地区主压应变率为近EW向的结论一致。4 震群发震构造分析
由于本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野外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震群发生前、后,研究区域并没有发现出露地表的断裂带,因此有必要对此次震群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研究。芒康震群序列空间分布见图2,图中AA′为序列震中平面分布的拟合直线,BB′为垂直于AA′的拟合直线。图2a为地震震中平面分布图,震群序列地震震中集中分布在金沙江断裂带、巴塘断裂带和澜沧江断裂带所夹持的区域,展布成NW向的地震条带状,经计算,地震带沿走向方向的展布长度约16 km,沿直线AA′的展布方向大致为N43°W,近NW走向。图2b为震群序列沿直线AA′的深度剖面空间分布图,地震震源深度分布沿走向AA′显示出不同特征:南东段地震分布相对北西段地震分布密集;南东段地震震源深度相对北西段地震震源深度浅。据统计,序列中近70%的地震发生在地震带的南东段,且5个M3.0以上较大地震都发生在地震带的南东段,该段地震震源深度优势分布范围为5~17 km,5个较大地震的震源深度比较集中在地表下12~17 km,可见芒康震群序列应力释放主要集中在这大致6 km的深度范围;其余约30%相对较小的地震发生在地震带的北西段,该段地震震源深度优势分布范围为15~20 km,且最大地震的震级仅为M2.5,说明芒康震群应力释放主要集中在地震条带的南东段。图2c为震群序列沿直线BB′的深度剖面空间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震群序列地震震源深度空间展布总体向南西倾斜,由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沿直线BB′的展布倾角约为70°,可见其发震断层面比较陡峭,断层面沿走向AA′的展布宽度约6 km。3 地震震源机制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6年9月23日四川理塘M4.9和M5.1地震发震构造分析[J]. 易桂喜,龙锋,梁明剑,张致伟,赵敏,祁玉萍,宫悦,乔慧珍,汪智,王思维,帅莉蓉. 地震地质. 2017(05)
[2]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大震活动特征及其趋势:活动构造体系角度的初步分析结果[J]. 吴中海,赵根模,龙长兴,周春景,范桃园. 地质学报. 2014(08)
[3]Source parameters inversion of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by combining teleseismic waveforms and local seismograms[J]. XIE ZuJun,JIN BiKai,ZHENG Yong,GE Can,XIONG Xiong,XIONG Cheng,HSU HouTze.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3(07)
[4]中国大陆应力、应变率场方向特征分析[J]. 武艳强,江在森,闫伟,刘晓霞,赵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01)
[5]澜沧江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与地震活动分析[J]. 王绍晋,秦嘉政,李忠华,龙晓帆. 地震研究. 2007(02)
[6]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及动力学意义[J]. 崔效锋,谢富仁,张红艳. 地震学报. 2006(05)
[7]四川西部理塘—巴塘地区的活动断裂与1989年巴塘6.7级震群发震构造研究[J]. 周荣军,陈国星,李勇,周朝晖,龚宇,何玉林,黎小刚. 地震地质. 2005(01)
[8]澜沧江断裂带的新生代走滑运动学特点[J]. 钟康惠,刘肇昌,舒良树,李凡友,施央申. 地质论评. 2004(01)
[9]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J]. 徐锡伟,闻学泽,郑荣章,马文涛,宋方敏,于贵华.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10]川滇地块的震源力学机制、运动速率和活动方式[J]. 程万正,刁桂苓,吕弋培,张永久,李桂芳,陈天长. 地震地质. 2003(01)
本文编号:3517049
【文章来源】:四川地震. 2020,(02)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域及台站分布图
表2列出了芒康震群序列M≥3.0地震震源机制解详细参数和震源矩心深度值,地震序号与表1的相同。由该表可知,震群系列中5个较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比较一致,机制解节面主要集中在NW—SE和NE—SW两个优势方向,且震源矩心深度范围为5~9 km,较重定位震源初始破裂深度范围(12~17 km)偏浅。其中,M4.9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01°、倾角62°、滑动角-37°,节面Ⅱ走向51°、倾角58°、滑动角-146°,P轴仰角45°、方位264°,T轴仰角3°、方位357°,震源矩心深度为6 km,矩震级为MW5.1;M4.4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303°、倾角66°、滑动角-37°,节面Ⅱ走向50°、倾角57°、滑动角-151°,P轴仰角43°、方位263°,T轴仰角6°、方位358°,震源矩心深度为6 km,矩震级为MW4.5。根据上述结果可得,两个较大地震M4.9和M4.4均为带有左旋走滑分量的正断型,节面走向呈NWW和近NE两个优势方向。P轴方位呈近EW向,与武艳强等(2012)用GPS数据得到的近年来青藏地块东部地区主压应变率为近EW向的结论一致。4 震群发震构造分析
由于本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复杂,野外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震群发生前、后,研究区域并没有发现出露地表的断裂带,因此有必要对此次震群的地震活动特征进行研究。芒康震群序列空间分布见图2,图中AA′为序列震中平面分布的拟合直线,BB′为垂直于AA′的拟合直线。图2a为地震震中平面分布图,震群序列地震震中集中分布在金沙江断裂带、巴塘断裂带和澜沧江断裂带所夹持的区域,展布成NW向的地震条带状,经计算,地震带沿走向方向的展布长度约16 km,沿直线AA′的展布方向大致为N43°W,近NW走向。图2b为震群序列沿直线AA′的深度剖面空间分布图,地震震源深度分布沿走向AA′显示出不同特征:南东段地震分布相对北西段地震分布密集;南东段地震震源深度相对北西段地震震源深度浅。据统计,序列中近70%的地震发生在地震带的南东段,且5个M3.0以上较大地震都发生在地震带的南东段,该段地震震源深度优势分布范围为5~17 km,5个较大地震的震源深度比较集中在地表下12~17 km,可见芒康震群序列应力释放主要集中在这大致6 km的深度范围;其余约30%相对较小的地震发生在地震带的北西段,该段地震震源深度优势分布范围为15~20 km,且最大地震的震级仅为M2.5,说明芒康震群应力释放主要集中在地震条带的南东段。图2c为震群序列沿直线BB′的深度剖面空间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震群序列地震震源深度空间展布总体向南西倾斜,由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沿直线BB′的展布倾角约为70°,可见其发震断层面比较陡峭,断层面沿走向AA′的展布宽度约6 km。3 地震震源机制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6年9月23日四川理塘M4.9和M5.1地震发震构造分析[J]. 易桂喜,龙锋,梁明剑,张致伟,赵敏,祁玉萍,宫悦,乔慧珍,汪智,王思维,帅莉蓉. 地震地质. 2017(05)
[2]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大震活动特征及其趋势:活动构造体系角度的初步分析结果[J]. 吴中海,赵根模,龙长兴,周春景,范桃园. 地质学报. 2014(08)
[3]Source parameters inversion of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 by combining teleseismic waveforms and local seismograms[J]. XIE ZuJun,JIN BiKai,ZHENG Yong,GE Can,XIONG Xiong,XIONG Cheng,HSU HouTze.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3(07)
[4]中国大陆应力、应变率场方向特征分析[J]. 武艳强,江在森,闫伟,刘晓霞,赵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2(01)
[5]澜沧江断裂带环境剪应力场与地震活动分析[J]. 王绍晋,秦嘉政,李忠华,龙晓帆. 地震研究. 2007(02)
[6]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及动力学意义[J]. 崔效锋,谢富仁,张红艳. 地震学报. 2006(05)
[7]四川西部理塘—巴塘地区的活动断裂与1989年巴塘6.7级震群发震构造研究[J]. 周荣军,陈国星,李勇,周朝晖,龚宇,何玉林,黎小刚. 地震地质. 2005(01)
[8]澜沧江断裂带的新生代走滑运动学特点[J]. 钟康惠,刘肇昌,舒良树,李凡友,施央申. 地质论评. 2004(01)
[9]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J]. 徐锡伟,闻学泽,郑荣章,马文涛,宋方敏,于贵华.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10]川滇地块的震源力学机制、运动速率和活动方式[J]. 程万正,刁桂苓,吕弋培,张永久,李桂芳,陈天长. 地震地质. 2003(01)
本文编号:3517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1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