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大厚度黄土区超高层结构桩筏基础沉降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5 16:05
建筑沉降规律的研究在东部沿海软土地区相对成熟一些。然而,近年来,随着习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实施,北方地区高速铁路、高层建筑等一系列大型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所有的这些工程当中,都离不开坚实的根基,这种根基多数是基于桩筏基础的充分利用。其以桩身长、埋深大、承载高、沉降小、稳定好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到实际工程当中。对于在全国乃至全球黄土层最厚的陇东地区来讲,不管是前期基础方案的制定,还是到后续的工程施工,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为此,作者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某超高层建筑为背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大厚度黄土地基工程地质特性研究通过室内试验与室外试验的有力结合,对所在场地典型黄土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等指标做了综合性的分析,并对地质条件做以评价。结果分析得出:上表面马兰黄土孔隙较大,粘聚力较小,湿陷性系数较大,压缩性大;下部离石黄土层、午城黄土层孔隙依次减小,粘聚力增大,湿陷系数、压缩性均减小,稳定性增强。(2)施工阶段超高层桩―土沉降特性现场监测研究通过桩身布置的混凝土应变计、承台底部桩间布置的土压力盒,利用采集的数据,如温度、电阻、应力、应变等,主要...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内外现役超高层建筑外观图
凤凰塔(中国) 王国塔(沙特阿拉伯)图 1.6 在建超高层建筑外观图2 研究意义桩基是一种历史悠久而又应用广泛的基础形式,它能更好地适应于各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软土地区采用甚多。与其他基础形式相比,桩筏基载能力高、稳定性良好、沉降量小且均匀、抗震性能较强等优点而被广桥梁结构、港口码头、海洋平台、高层建筑等重大土木工程领域中。与的是,超高层的发展方向由东部沿海的软土地区逐渐向地质条件较复杂土地区靠拢。这些超高层通常以桩基础作为传力的纽带。陇东地区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黄土层最厚的地带,地质条件极度复杂。受学技术等各方面的制约,在此之前,本地区一直以高层建筑为首。科技进步促使了陇东地区首栋主体结构最高的超高层建筑即将诞生,这也对的各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本次试验的选材是一个典
图 1.7 试验超高层建筑外观图中,如何准确地分析桩筏基础受力降量以及如何较精准地对沉降做出安全,仍然是热点研究的问题。究现状综述发展板与桩及下部的桩间土共同作用考虑桩土的共同作用,具有承载力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由墨西次国际力学基础工程学术会议上进筏体系[2]、附加摩擦桩的补偿基础纪 70 年代末期才投入对桩筏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本规范中桩基沉降计算深度的对比分析[J]. 朱国祥,殷辰鹏. 建筑结构. 2014(20)
[2]超大厚度Q2黄土场地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J]. 朱彦鹏,董芸秀,包泽学,马天忠,来春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S2)
[3]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试验研究[J]. 杨校辉,黄雪峰,朱彦鹏,姚志华,张世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05)
[4]陕西蒲城Q2黄土湿陷变形特性研究[J]. 方祥位,申春妮,李春海,汪龙,刘厚健. 岩土力学. 2013(S2)
[5]基于ABAQUS的竖向荷载下三维桩土沉降变形分析[J]. 盛志强,石玉成,孙军杰,秋仁东,卢育霞,刘琨,万秀红. 岩土工程学报. 2013(S1)
[6]基于实测值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对比分析[J]. 邝羽平,姜忻良,张云富,张新民,张立敏. 工程力学. 2013(S1)
[7]海洋平台桩基承载力检测与沉降监测[J]. 王圣强,马德强,王彦博,孟凡星. 石油工程建设. 2012(05)
[8]长群桩基础承载力性状的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研究[J]. 秋仁东,刘金砺,高文生,邱明兵. 岩土工程学报. 2012(12)
[9]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J]. 张乾青,张忠苗. 岩土力学. 2012(02)
[10]土的物理力学与工程特性指标分析[J]. 潘天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05)
博士论文
[1]典型黄土地区桥梁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受力特性研究[D]. 康琦.长安大学 2014
[2]大直径桩基承载特性的仿真试验研究[D]. 徐丽娜.吉林大学 2014
[3]群桩—承台联合基础的力学特性及其在大开间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 陈乐求.中南大学 2010
[4]大直径超长桩侧阻软化试验与理论研究[D]. 辛公锋.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ABAQUS的群桩基础沉降分析[D]. 聂爽.吉林建筑大学 2016
[2]超长群桩基础力学性能模拟分析[D]. 姜勇.兰州交通大学 2013
[3]黄土地区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和沉降性状分析[D]. 周琴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4]西安黄土地区桩基沉降分析[D]. 史红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5]软土路基沉降机理及沉降预测研究[D]. 王海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6]超大型深水群桩基础受力分析与安全监控模型研究[D]. 刘大伟.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18479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国内外现役超高层建筑外观图
凤凰塔(中国) 王国塔(沙特阿拉伯)图 1.6 在建超高层建筑外观图2 研究意义桩基是一种历史悠久而又应用广泛的基础形式,它能更好地适应于各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软土地区采用甚多。与其他基础形式相比,桩筏基载能力高、稳定性良好、沉降量小且均匀、抗震性能较强等优点而被广桥梁结构、港口码头、海洋平台、高层建筑等重大土木工程领域中。与的是,超高层的发展方向由东部沿海的软土地区逐渐向地质条件较复杂土地区靠拢。这些超高层通常以桩基础作为传力的纽带。陇东地区作为全国乃至全球黄土层最厚的地带,地质条件极度复杂。受学技术等各方面的制约,在此之前,本地区一直以高层建筑为首。科技进步促使了陇东地区首栋主体结构最高的超高层建筑即将诞生,这也对的各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本次试验的选材是一个典
图 1.7 试验超高层建筑外观图中,如何准确地分析桩筏基础受力降量以及如何较精准地对沉降做出安全,仍然是热点研究的问题。究现状综述发展板与桩及下部的桩间土共同作用考虑桩土的共同作用,具有承载力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由墨西次国际力学基础工程学术会议上进筏体系[2]、附加摩擦桩的补偿基础纪 70 年代末期才投入对桩筏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本规范中桩基沉降计算深度的对比分析[J]. 朱国祥,殷辰鹏. 建筑结构. 2014(20)
[2]超大厚度Q2黄土场地单桩承载力试验研究[J]. 朱彦鹏,董芸秀,包泽学,马天忠,来春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S2)
[3]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试验研究[J]. 杨校辉,黄雪峰,朱彦鹏,姚志华,张世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05)
[4]陕西蒲城Q2黄土湿陷变形特性研究[J]. 方祥位,申春妮,李春海,汪龙,刘厚健. 岩土力学. 2013(S2)
[5]基于ABAQUS的竖向荷载下三维桩土沉降变形分析[J]. 盛志强,石玉成,孙军杰,秋仁东,卢育霞,刘琨,万秀红. 岩土工程学报. 2013(S1)
[6]基于实测值的桩基沉降计算方法对比分析[J]. 邝羽平,姜忻良,张云富,张新民,张立敏. 工程力学. 2013(S1)
[7]海洋平台桩基承载力检测与沉降监测[J]. 王圣强,马德强,王彦博,孟凡星. 石油工程建设. 2012(05)
[8]长群桩基础承载力性状的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研究[J]. 秋仁东,刘金砺,高文生,邱明兵. 岩土工程学报. 2012(12)
[9]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J]. 张乾青,张忠苗. 岩土力学. 2012(02)
[10]土的物理力学与工程特性指标分析[J]. 潘天有.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05)
博士论文
[1]典型黄土地区桥梁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受力特性研究[D]. 康琦.长安大学 2014
[2]大直径桩基承载特性的仿真试验研究[D]. 徐丽娜.吉林大学 2014
[3]群桩—承台联合基础的力学特性及其在大开间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 陈乐求.中南大学 2010
[4]大直径超长桩侧阻软化试验与理论研究[D]. 辛公锋.浙江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ABAQUS的群桩基础沉降分析[D]. 聂爽.吉林建筑大学 2016
[2]超长群桩基础力学性能模拟分析[D]. 姜勇.兰州交通大学 2013
[3]黄土地区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和沉降性状分析[D]. 周琴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4]西安黄土地区桩基沉降分析[D]. 史红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5]软土路基沉降机理及沉降预测研究[D]. 王海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6]超大型深水群桩基础受力分析与安全监控模型研究[D]. 刘大伟.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18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18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