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方台黄土台塬滑坡稳定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黑方台黄土台塬滑坡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黑方台因其常年的大面积农田灌溉和特殊的地层岩性及地层结构使其成为一个典型的滑坡活跃地带,引起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以此为研究区域,在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内地质特征和滑坡灾特征及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分析典型斜坡体在不同埋深地下水位和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坡体渗流特点及其稳定性的问题。本文取得结论如下:1.根据调查,黑方台台塬斜坡发育有滑坡40个,其中黄土滑坡25个,黄土—基岩滑坡15个;滑坡中以深层滑坡居多,占整个滑坡数量的50%;滑坡体以特大型滑坡居多,占整个滑坡数的40%。2.通过数值模拟稳态条件下的地下水特点可知,一部分水体沿黄土层和粉质粘土层界面向台塬斜坡处做水平渗流运动,另一部分水体在水平运动过程中向下部粉质粘土层做缓慢渗流运动;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上升,坡体内饱和区范围扩大,非饱和区含水量提高,水体软化土体的范围扩大,坡体安全系数是不断降低的。3.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降雨条件下坡体顶部一定厚度内的土体受降雨影响较明显;降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降雨强度越大坡体内的孔隙水压力和坡体含水量增加越快,孔隙水压力等势线和体积含水量等势线在坡顶和斜坡处分布的越密集;相同降雨强度下坡体的安全系数随降雨时间的增加不断减小。
【关键词】:黑方台 黄土滑坡 数值模拟 渗流 稳定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2.2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5
- 1.1 选题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黄土滑坡研究现状10-13
- 1.3.1 黄土滑坡分类10
- 1.3.2 黄土滑坡机理10-12
- 1.3.3 边坡稳定性分析12
- 1.3.4 数值分析法12-13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3-15
- 1.4.1 研究内容13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3-15
-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特征15-25
- 2.1 地理位置15-16
- 2.2 气象水文16
- 2.3 人类社会工程活动16-17
- 2.4 地层岩性17-19
- 2.4.1 第四系17-18
- 2.4.2 下白垩统河口群18-19
- 2.5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19-20
- 2.6 地形地貌20-21
- 2.7 水文地质条件21-23
- 2.7.1 黄土层潜水21-22
- 2.7.2 第四纪松散卵石层孔隙水22-23
- 2.7.3 基岩裂隙水23
- 2.8 工程地质特征23-25
- 2.8.1 岩体工程地质特征24
- 2.8.2 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24-25
- 第三章 滑坡灾害特征25-42
- 3.1 滑坡灾害的特点和分布规律25-28
- 3.1.1 黄土滑坡25-28
- 3.1.2 黄土—基岩滑坡28
- 3.2 滑坡体类型28-32
- 3.3 滑坡灾害特征32-38
- 3.3.1 黄土滑坡发育特征32-35
- 3.3.2 黄土滑坡体岩性结构特征35-36
- 3.3.3 黄土—基岩滑坡的发育特征36-37
- 3.3.4 黄土—基岩滑体岩性结构特征37-38
- 3.4 滑坡灾害形成机制38-42
- 3.4.1 黄土滑坡的形成机制38-40
- 3.4.2 黄土—基岩滑坡的形成机制分析40-42
- 第四章 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42-53
- 4.1 黄土层内水位特点42-43
- 4.2 党川村罗家坡不稳定斜坡43-45
- 4.3 数值模拟计算45-53
- 4.3.1 初始条件下的建立45-47
- 4.3.2 计算结果分析47-53
- 第五章 降雨作用下的入渗特点53-70
- 5.1 降雨入渗理论53-55
- 5.1.1 入渗理论53-54
- 5.1.2 降雨入渗边界条件处理54-55
- 5.2 数值模拟计算55-70
- 5.2.1 初始条件的建立55-56
- 5.2.2 计算结果分析56-7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0-72
- 6.1 结论70-71
- 6.2 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75-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华;易朋莹;邓继辉;何江海;施毅;;滑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2 吴军;骆建文;;管道工程施工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年13期
3 李强,李端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滑坡稳定性评估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6期
4 刘鹏;许强;;滑坡稳定性计算和治理工程软件设计[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2期
5 李静;;滑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综述及思考[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8期
6 ;对《关于滑坡稳定性在滑坡安全系数取值中的作用讨论》—文讨论[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7年03期
7 柴波;殷坤龙;汪洋;李远耀;;基于影响因素分布模型的滑坡稳定性敏感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12期
8 镇亦明;杜飞天;汪波;;不同饱水状态下滑坡稳定性研究[J];工程与建设;2007年06期
9 张苏民;张旷成;;滑坡稳定性检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岩土工程技术;2008年06期
10 张自光;陈强;邱恩喜;;四川金阳2号滑坡稳定性研究[J];路基工程;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军伟;;排水措施对某高速公路巨型滑坡稳定性的影响[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宋彦辉;任光明;聂德新;;黄河上游某电站近坝滑坡稳定性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王建华;唐耿琛;易朋莹;邓继辉;何江海;施毅;;运用一次二阶矩法分析滑坡稳定可靠度[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佳运;何红前;;基于墒权法滑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判[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志旺;马水山;张保军;;台子上滑坡稳定性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杨秉黔;;对某地区滑坡定性分析及其防治措施[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志强;何川;汪洋;;地震区巨型滑坡稳定性及交通隧道位置的选择[A];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C];2009年
8 李晓洪;赵玉光;;国道316线某段山体滑坡稳定性研究[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李同录;赵成;付昱凯;;滑坡稳定性及推力计算中的几个概念解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城市地质环境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罗文强;赵文斌;王亮清;;三峡库区长江水位变化条件下滑坡稳定性二元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光东;基于智能算法的滑坡稳定性建模与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刘新喜;库水位下降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3 张友谊;不同降雨条件下峡口滑坡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浩瀚;内六线大关县青杠村滑坡稳定性与治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欢;文家坪边坡稳定性评价及防治措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唐世雄;基于饱和与非饱和渗流崩塌体滑坡稳定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4 董瑞;四川宣汉桐子园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闫龙超;降雨对山泉滑坡地下水渗流及滑坡稳定性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程俊泊;东河水位升降对光芒滑坡稳定性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昭文;四川古蔺县竹林沟滑坡稳定性与场地可利用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玲玲;中江垮梁子滑坡地下水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9 贺阳;三峡库区增大库水位下降速率对涉水滑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10 武金辉;黑方台黄土台塬滑坡稳定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黑方台黄土台塬滑坡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3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