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华北地区中元古代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演化

发布时间:2021-12-18 17:29
  本文通过对华北蓟县剖面和河北宽城三口浅井样品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分析,研究华北地区中元古代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随时间、空间的演化;结合与光合生物作用相关元素的参数,讨论了华北地区中元古代初始生产力的时空演化。探讨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和生物演化的相互关系。微量元素组成显示长城系从底部到顶部的沉积环境从缺氧环境过渡为次氧化环境,指示生产率的元素丰度较低显示初始生产力较低,沉积岩中有机质的保存有利于大气圈氧含量增高。蓟县系高于庄组到雾迷山组下部沉积环境由次氧化逐渐变为氧化环境;这一段时期初始生产力总体较高,促进本区海水自由氧浓度增高;促使海洋中第一次出现了潮下带Ce异常,但第一次Ce异常持续的时间较短。随后,由于有机质氧化消耗自由氧,海洋又变为缺氧环境。在杨庄组出现第二次Ce异常与海平面下降有关。从雾迷山组上部到洪水庄组沉积环境由次氧化过渡到硫化还原环境,初始生产力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和生产力的提高可能与陆源输入硫酸盐与营养元素速率增高有关。还原环境和高生产力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从铁岭组到下马岭组,由于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初始生产力持续降低,浅海硫化环境减弱并向氧化环境过度,并在1...

【文章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3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大气氧含量研究
        1.2.2 中元古代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研究
        1.2.3 中元古代生物研究
        1.2.4 华北地区中元古代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研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中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燕山盆地中元古界年代地层格架
    2.3 地层特征及沉积相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3.2 实验分析
        3.2.1 TOC
        3.2.2 黄铁矿硫提取
        3.2.3 主量元素
        3.2.4 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
第4章 华北地区中元古代海洋各时代氧化还原环境
    4.1 评估成岩作用的影响
    4.2 氧化还原参数判别氧化还原环境
        4.2.1 C-S关系
        4.2.2 元素含量
        4.2.3 元素比值
    4.3 华北地区中元古代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随时间的演化
        4.3.1 串岭沟组
        4.3.2 团山子组
        4.3.3 大红峪组
        4.3.4 高于庄组
        4.3.5 杨庄组
        4.3.6 雾迷山组
        4.3.7 洪水庄组
        4.3.8 铁岭组
        4.3.9 下马岭组
    4.4 高于庄组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在深水和浅水区的变化
    4.5 华北中元古代海洋自由氧含量特征
第5章 华北地区中元古代古海洋古生产力的评估
    5.1 元素指标计算古生产力
    5.2 华北地区中元古代古海洋初始生产力时空演化
    5.3 初始生产力变化对氧化还原环境演化的影响
第6章 华北地区中元古代古海洋氧化还原模式
    6.1 多参数建立中元古代古海洋氧化还原模式
    6.2 古产力、海洋氧化还原环境、有机质保存的机理分析
    6.3 氧化还原环境演化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6.4 与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比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tmospheric and Oceanic Oxygenation and Evolution of Early Life on Earth: New Contributions from China [J]. Chao Li,Maoyan Zhu,Xuelei Chu.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6(02)
[2]中-新元古界标准剖面蓟县系首获高精度年龄制约——蓟县剖面雾迷山组和铁岭组斑脱岩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定年研究 [J]. 李怀坤,苏文博,周红英,相振群,田辉,杨立公,Warren D HUFF,Frank R ETTENSOHN.  岩石学报. 2014(10)
[3]河北宣化姜家寨铁矿床串岭沟组底部碎屑锆石LA-MC-ICP-MS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段超,李延河,魏明辉,杨云,侯可军,陈小丹,邹斌.  岩石学报. 2014(01)
[4]燕辽地区长城系串岭沟组及团山子组沉积时代的新制约 [J]. 张拴宏,赵越,叶浩,胡健民,吴飞.  岩石学报. 2013(07)
[5]华北克拉通北部长城系底界年龄小于1670Ma:来自北京密云花岗斑岩岩脉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的约束 [J]. 李怀坤,苏文博,周红英,耿建珍,相振群,崔玉荣,刘文灿,陆松年.  地学前缘. 2011(03)
[6]铁岭组钾质斑脱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J]. 苏文博,李怀坤,HUFF W D,ETTENSOHN F R,张世红,周红英,万渝生.  科学通报. 2010(22)
[7]北京延庆高于庄组凝灰岩的锆石U-Pb定年研究及其对华北北部中元古界划分新方案的进一步约束 [J]. 李怀坤,朱士兴,相振群,苏文博,陆松年,周红英,耿建珍,李生,杨锋杰.  岩石学报. 2010(07)
[8]河北平泉中元古界高于庄组生境型及古环境 [J]. 郭华,杜远生,黄俊华,杨江海,黄虎,陈玉,周瑶.  古地理学报. 2010(03)
[9]华北—江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格架的再认识 [J]. 高林志,张传恒,刘鹏举,丁孝忠,王自强,张彦杰.  地球学报. 2009(04)
[10]华北古陆下马岭组归属中元古界的锆石SHRIMP年龄新证据 [J]. 高林志,张传恒,史晓颖,宋彪,王自强,刘耀明.  科学通报. 2008(21)



本文编号:3542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42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5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