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白沙村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23:43
本文以白沙村石料厂矿山环境治理工程为依托,对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实用性的矿山环境问题分类方法,即依据矿山环境破坏形态分类,包括山体临空坡面类、残留高耸山体类、不规则采坑类、松散废弃物堆积类、与尾矿库相关类,阐述了分类原则和各分类的详细内容,以此方法对研究区展开环境调查和问题分析,得出了研究区主要破坏形态特征和其占地面积,分析了主要环境问题,并对研究区环境问题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对目前常用的三类露天矿山治理技术归纳分析,讨论了其特点和适用条件,根据研究区治理目标和环境问题分析结果,选取了适宜的治理技术并进行优化,制定了工程治理、生态修复、辅助工程等设计方案;以研究区空间规划定位为出发点,明确其区域主体功能和开发方向,确定开发目标为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区,然后对研究区进行区位研究,确定位置优势、经济优势、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从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四个层面对矿区进行土地生产力重建,规划了研究区未来可开发内容;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一种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模式(GST),阐述了模式构建原则、方法,并以研究区为例详细阐述构建过程,模式由工程治理模块(G)、生态治理模块(S)、土地...
【文章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露天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2.1 综述
2.2 分类原则
2.2.1 科学性原则
2.2.2 实用性原则
2.2.3 针对性原则
2.3 露天矿山破坏形态分类
2.3.1 山体临空坡面关联的矿山环境问题
2.3.2 残留高耸山体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
2.3.3 不规则采坑相关的矿山环境问题
2.3.4 矿区松散废弃物堆积相关的矿山环境问题
2.3.5 与尾矿库相关的矿山环境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现状调查及环境问题分析
3.1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气象与水文
3.1.3 地层岩性
3.1.4 地质构造
3.1.5 水文地质条件
3.1.6 工程地质条件
3.2 研究区现状环境调查
3.2.1 调查方法
3.2.2 研究区环境破坏现状概况
3.2.3 研究区环境破坏形态特征
3.3 研究区环境问题分析
3.3.1 破坏形态分类统计及特征分析
3.3.2 主要环境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露天矿山治理技术研究
4.1 露天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概述
4.1.1 工程治理技术
4.1.2 生态修复技术
4.1.3 生物修复技术
4.2 研究区治理目标和原则
4.3 研究区治理工程
4.3.1 工程治理设计方案
4.3.2 生态修复设计方案
4.3.3 辅助工程设计方案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土地开发规划
5.1 研究区空间规划定位
5.1.1 国家层面
5.1.2 省市层面
5.2 区位研究
5.2.1 区位地理
5.2.2 社会经济
5.2.3 历史文化
5.2.4 旅游资源
5.3 土地生产力重建
5.4 本章小结
6 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6.1 综合治理模式建立原则
6.1.1 政策性原则
6.1.2 因地制宜原则
6.1.3 发展性原则
6.1.4 系统性原则
6.2 综合治理模式定义解析
6.3 综合治理模式构成
6.3.1 模式的框架构建
6.3.2 子模块的分解
6.3.3 综合治理模式构建过程
6.4 综合治理模式特点
6.4.1 发展性
6.4.2 全面性
6.4.3 适用性
6.5 研究区综合治理模式的实施和效果
6.5.1 前期工作成果
6.5.2 治理工程实施及成果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现状与展望 [J]. 韩博,王婉洁. 煤炭经济研究. 2019(10)
[2]陕西省矿山地形地貌景观损毁现状及修复技术 [J]. 李成,彭捷,陈建平,高帅,孙魁,姬怡微. 灾害学. 2019(04)
[3]居民区周边采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探讨——以某采石场治理为例 [J]. 夏继忠.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04)
[4]金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 [J]. 于伟君. 世界有色金属. 2019(03)
[5]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 朱迪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02)
[6]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 [J]. 李波. 世界有色金属. 2018(21)
[7]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九节鞭” [J]. 武强,刘宏磊,赵海卿,张萌,刘守强,曾一凡. 煤炭学报. 2019(01)
[8]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的探讨 [J]. 李耀娟,王斌. 世界有色金属. 2018(20)
[9]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 [J]. 董玮. 世界有色金属. 2018(15)
[10]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探讨 [J]. 赵国君,赵祺彬,申文金. 资源与产业. 2018(05)
博士论文
[1]河北省矿山废弃地治理模式与适宜性评价研究[D]. 张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2]矿山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模式研究[D]. 陈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
硕士论文
[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及治理方案设计[D]. 李东哲.吉林大学. 2019
[2]废弃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D]. 王梦然.河北地质大学. 2018
[3]废弃采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研究[D]. 杨永辉.长安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43375
【文章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7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2 露天矿山环境问题分类研究
2.1 综述
2.2 分类原则
2.2.1 科学性原则
2.2.2 实用性原则
2.2.3 针对性原则
2.3 露天矿山破坏形态分类
2.3.1 山体临空坡面关联的矿山环境问题
2.3.2 残留高耸山体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
2.3.3 不规则采坑相关的矿山环境问题
2.3.4 矿区松散废弃物堆积相关的矿山环境问题
2.3.5 与尾矿库相关的矿山环境问题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现状调查及环境问题分析
3.1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气象与水文
3.1.3 地层岩性
3.1.4 地质构造
3.1.5 水文地质条件
3.1.6 工程地质条件
3.2 研究区现状环境调查
3.2.1 调查方法
3.2.2 研究区环境破坏现状概况
3.2.3 研究区环境破坏形态特征
3.3 研究区环境问题分析
3.3.1 破坏形态分类统计及特征分析
3.3.2 主要环境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露天矿山治理技术研究
4.1 露天矿山环境治理技术概述
4.1.1 工程治理技术
4.1.2 生态修复技术
4.1.3 生物修复技术
4.2 研究区治理目标和原则
4.3 研究区治理工程
4.3.1 工程治理设计方案
4.3.2 生态修复设计方案
4.3.3 辅助工程设计方案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土地开发规划
5.1 研究区空间规划定位
5.1.1 国家层面
5.1.2 省市层面
5.2 区位研究
5.2.1 区位地理
5.2.2 社会经济
5.2.3 历史文化
5.2.4 旅游资源
5.3 土地生产力重建
5.4 本章小结
6 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6.1 综合治理模式建立原则
6.1.1 政策性原则
6.1.2 因地制宜原则
6.1.3 发展性原则
6.1.4 系统性原则
6.2 综合治理模式定义解析
6.3 综合治理模式构成
6.3.1 模式的框架构建
6.3.2 子模块的分解
6.3.3 综合治理模式构建过程
6.4 综合治理模式特点
6.4.1 发展性
6.4.2 全面性
6.4.3 适用性
6.5 研究区综合治理模式的实施和效果
6.5.1 前期工作成果
6.5.2 治理工程实施及成果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现状与展望 [J]. 韩博,王婉洁. 煤炭经济研究. 2019(10)
[2]陕西省矿山地形地貌景观损毁现状及修复技术 [J]. 李成,彭捷,陈建平,高帅,孙魁,姬怡微. 灾害学. 2019(04)
[3]居民区周边采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探讨——以某采石场治理为例 [J]. 夏继忠.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04)
[4]金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 [J]. 于伟君. 世界有色金属. 2019(03)
[5]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 朱迪生.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02)
[6]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 [J]. 李波. 世界有色金属. 2018(21)
[7]解决矿山环境问题的“九节鞭” [J]. 武强,刘宏磊,赵海卿,张萌,刘守强,曾一凡. 煤炭学报. 2019(01)
[8]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的探讨 [J]. 李耀娟,王斌. 世界有色金属. 2018(20)
[9]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分析 [J]. 董玮. 世界有色金属. 2018(15)
[10]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探讨 [J]. 赵国君,赵祺彬,申文金. 资源与产业. 2018(05)
博士论文
[1]河北省矿山废弃地治理模式与适宜性评价研究[D]. 张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2]矿山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模式研究[D]. 陈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09
硕士论文
[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及治理方案设计[D]. 李东哲.吉林大学. 2019
[2]废弃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D]. 王梦然.河北地质大学. 2018
[3]废弃采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研究[D]. 杨永辉.长安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543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43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