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震情跟踪概述及震后总结
发布时间:2021-12-30 11:51
对于强震可否预测与如何科学预测的问题,通过九寨沟地震前的震情跟踪及地球物理场的时空演化总结,科学地认识地震预测工作.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距离震中400 km范围内,在1~2年内出现形变、地电阻率等地球物理场的异常.异常时间主要从2016年开始,空间上主要沿北东方向分布,在200 km内有流动水准4项异常、GNSS观测1项;200~400 km流动水准1项异常、定点形变2项,GNSS观测1项,地电阻率3项.这些异常变化出现后,地震部门组织了多次现场核实和跟踪;最为典型的核实是2017年6月27日至29日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宁夏地震局、甘肃省地震局组成异常核实小组,对甘宁川交界地区多台地电阻率变化进行了分析研判,2016年7月平凉台井下观测的地电阻率有1年的趋势性破年变异常,NS和EW向地电阻率异常变化率比背景值(背景值年变化为0.6%、0.4%)的明显增大,分别为1.1%、0.6%;天水深井地电阻率从2月份三个测道地电阻率值偏离背景值幅度达到0.4%,宁夏固原EW测项异常下降幅度约为0.4%,计算分析这组异常是由地层电性变化引起;针对上述变化再结合2015年全国7级地震(M 7)大形...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35(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2014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
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前异常跟踪和分析研判进程
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前震中区前兆异常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地震应变场分析[J]. 罗国富,刘忠旺,丁凤和,马禾青,杨明芝.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6)
[2]九寨沟MS7.0地震前跨断层水准前兆异常与震后变化[J]. 张希,贾鹏,李瑞莎,惠旭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11)
[3]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甘宁川交界地区的前兆异常变化认识与思考[J]. 高曙德,武善艺,王军燕,叶媛媛. 国际地震动态. 2018(08)
[4]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的大地震活动——来自古地震研究的资料[J]. 冉勇康,王虎,陈立春,陈文山,梁明剑,徐锡伟.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5]2017年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前区域重力场变化[J]. 祝意青,梁伟锋,赵云峰,刘芳,隗寿春,徐云马.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6]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属性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应变状态讨论[J]. 徐锡伟,陈桂华,王启欣,陈立春,任治坤,许冲,魏占玉,鲁人齐,谭锡斌,董绍鹏,石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7]东昆仑断裂带东端的构造转换与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孕震机制[J]. 任俊杰,徐锡伟,张世民,罗毅,梁欧博,赵俊香.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8]巴颜喀拉块体东缘形变及九寨沟地震孕震环境数值分析[J]. 庞亚瑾,程惠红,张怀,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9]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中长期预测的回顾认识[J]. 郭安宁,白雪见,任栋,赵乘程,张向红,吴建华.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4)
[10]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J]. 高曙德,郭安宁,王军燕,武善艺,杨晓鹏,张博,赵斐,李旭升.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4)
本文编号:3558141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0,35(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2014年1月1日—2017年10月31日
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前异常跟踪和分析研判进程
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前震中区前兆异常空间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地震应变场分析[J]. 罗国富,刘忠旺,丁凤和,马禾青,杨明芝.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6)
[2]九寨沟MS7.0地震前跨断层水准前兆异常与震后变化[J]. 张希,贾鹏,李瑞莎,惠旭辉.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11)
[3]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前甘宁川交界地区的前兆异常变化认识与思考[J]. 高曙德,武善艺,王军燕,叶媛媛. 国际地震动态. 2018(08)
[4]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的大地震活动——来自古地震研究的资料[J]. 冉勇康,王虎,陈立春,陈文山,梁明剑,徐锡伟.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5)
[5]2017年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前区域重力场变化[J]. 祝意青,梁伟锋,赵云峰,刘芳,隗寿春,徐云马.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6]九寨沟地震发震断层属性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应变状态讨论[J]. 徐锡伟,陈桂华,王启欣,陈立春,任治坤,许冲,魏占玉,鲁人齐,谭锡斌,董绍鹏,石峰.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7]东昆仑断裂带东端的构造转换与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孕震机制[J]. 任俊杰,徐锡伟,张世民,罗毅,梁欧博,赵俊香.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8]巴颜喀拉块体东缘形变及九寨沟地震孕震环境数值分析[J]. 庞亚瑾,程惠红,张怀,石耀霖.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10)
[9]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中长期预测的回顾认识[J]. 郭安宁,白雪见,任栋,赵乘程,张向红,吴建华.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4)
[10]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前地电阻率的异常变化[J]. 高曙德,郭安宁,王军燕,武善艺,杨晓鹏,张博,赵斐,李旭升.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4)
本文编号:3558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5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