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与西缘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

发布时间:2022-01-04 20:14
  本研究使用内蒙古自治区数字测震台网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区域小地震的波形记录资料,采用SAM方法,进行了地壳剪切波分裂的分析,得到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与西缘地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的初步研究结果.根据15个台站161个有效地震记录的分析,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与西缘地区的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为NE44.4°±38.4°,慢剪切波平均时间延迟为1.7±1.6ms·km-1.研究区域的快剪切波偏振显示出两个优势方向,一个是NE方向,另一个是近NS方向.区内的逆冲凸起与走滑正倾断层构造对剪切波分裂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造成了剪切波分裂参数的复杂分布,反映了剪切波分裂参数受到区域应力和构造共同作用的影响.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快波偏振特征有NE和近NS两个优势偏振方向,其东区与西区的快剪切波偏振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东区的第一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NE,第二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近NS;西区的第一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近EW,第二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近NS.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区域背景主压应力方向可能总体上为近NS方向,但空间分布有差异,东区NE方向的优势偏振与西区近EW方向的优... 

【文章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2020,63(06)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与西缘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


带通滤波后的地震波形

过程图,地震波形,鄂尔多斯,过程


图3 台站记录地震波形剪切波分裂分析过程

背景,鄂尔多斯,河套,银川


本文研究区位于图1所示的鄂尔多斯块体西北缘,同时也处于鄂尔多斯块体西北部及阿拉善块体东南部两个Ⅱ级块体的交汇地带,包括河套断陷带,岱海断陷带,银川地堑等新活动构造单元,属于中国大陆构造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研究区内有NE或NEE向、近EW向和NW向断裂,在研究区域的西南部是由7条次级活动断裂组成的阿右旗断裂系,阿右旗断裂系的各断裂走向、长度和运动性质不尽相同,其中主断裂位于阿右旗县城以东的山间沟谷中,整体走向近EW方向,长约30km,以左旋走滑运动性质为主(俞晶星,2017;陈文斌和徐锡伟,2006).阿右旗断裂系的东侧为银川地堑系,银川地堑的西边界是贺兰山东麓断裂,贺兰山东麓断裂走向NE,倾向SE,为右旋正断层(黄雄南等,2012),银川地堑的北端,有横贯贺兰山北部的宗别立—正谊关断裂,断裂带总体走向EW,中生代为右旋走滑断层,第四纪以来为左旋走滑(邢成起和王彦宾,1991;Deng and Liao,1996).研究区北部是鄂尔多斯块体北缘,主要包含西部的河套断陷带和东部的岱海—黄旗海断陷带.河套断陷带位于阴山—燕山块体与鄂尔多斯块体之间,西界为狼山山前断裂,北界是阴山(色尔腾山、乌拉山、大青山)山前断裂,东界为和林格尔断裂,南界为鄂尔多斯北缘断裂(李彦宝等,2015).河套断陷带南北宽40~80km,东西长约440km,总体走向近EW向.断陷带内部基本形态为北深南浅的箕状断陷(国家地震局,1988).河套断陷带东部为岱海断陷带,是由两条NE向断裂所围限,即北侧的蛮汉山山前断裂和南侧的岱海—黄旗海盆地南缘断裂,两条断层均属于活动正断层,活动时代自晚更新世到全新世,自西向东活动性由强变弱(毕珉烽,2012).鄂尔多斯地块内部构造活动微弱,周边的地震活动却十分强烈,有历史记载以来发生了19次7级以上地震.1303年山西洪洞8级地震发生在其西边界,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发生在南边界的华山山前断裂,而1739年宁夏平罗8级地震和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地震则发生在地块的西边界(国家地震局,1988;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1990).从公元1815年至今,块体周缘的6.0级以上地震则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块体的北缘和西缘,即银川—河套地震带的北段的河套地震带(张培震等,20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晋冀蒙交界地区地壳形变运动和地震活动性研究[J]. 孟宪纲,占伟,朱文武,郭浩强,邢建华,徐东卓,李季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7(05)
[2]鄂尔多斯块体周缘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J]. 郭祥云,蒋长胜,王晓山,田鑫.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07)
[3]天山构造带及邻区地壳各向异性[J]. 鲍子文,高原.  地球物理学报. 2017 (04)
[4]鄂尔多斯块体西侧地壳各向异性初步研究[J]. 太龄雪,高原.  地震. 2017(01)
[5]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区现今地壳水平运动与应变[J]. 崔笃信,郝明,李煜航,王文萍,秦姗兰,李长军.  地球物理学报. 2016(10)
[6]河套地震带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测定及应力场特征[J]. 韩晓明,刘芳,张帆,魏建民,徐岩,侯迪,李娟,梁沙沙.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6(06)
[7]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南北向剖面上地幔远震P波层析成像[J]. 毛慧慧,雷建设,滕吉文.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6)
[8]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各向异性的构造含义[J]. 郭桂红,张智,程建武,董治平,闫建萍,马亚维.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9]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各向异性:第一期观测资料的剪切波分裂特征[J]. 太龄雪,高原,刘庚,肖卓.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1)
[10]河套断陷带主要活动断裂最新地表破裂事件与历史大地震[J]. 李彦宝,冉勇康,陈立春,吴富峣,雷生学.  地震地质. 2015(01)

博士论文
[1]阿拉善地块南部构造活动及其对周边地块相互作用的响应[D]. 俞晶星.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6

硕士论文
[1]岱海断陷带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研究[D]. 毕珉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



本文编号:3568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68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d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