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某多次开挖边坡治理失效机制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9 00:49
  朝天中学滑坡位于朝天区朝天中学后山斜坡中下部,为一牵引式开挖型滑坡。2010年—2012年该滑坡由于两次开挖和极端降雨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次失稳变形迹象。正确认识滑坡变形机制及演化过程是预防及治理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前提,基于现场详细的调查和滑坡资料,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对朝天中学滑坡发生多次的变形失稳机制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表明:首次切坡条件下,边坡沿原生结构中最"活跃"的基覆界面发生了牵引式堆积层滑坡失稳;在第二次切坡和部分加固手段实施后,由于坡体临空条件和自身结构的改变,促使坡内应力向深部转移,边坡也因此转为沿强—中风化接触面发生失稳的牵引式滑坡;鉴于前两次边坡失稳对坡体自身完整性的破坏,又逢区域性极端降雨,大量地表水的入渗致使坡体抗滑力和下滑力的此消彼长再次造成了边坡整体严重失稳。 

【文章来源】: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0,18(0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某多次开挖边坡治理失效机制分析


滑坡全貌

工程地质平面图,中学,地形,教学楼


朝天中学滑坡位于广元市朝天区清风村三组,属中低山斜坡沟谷侵蚀堆积地貌形态,斜坡坡向约350°,主滑方向约352°(见图1),滑坡平均宽度约72 m,斜长约102 m,滑体平面面积约7.34×103 m2,地形总体趋势呈南高北低,坡面呈倾斜状,整体地形坡度为20°~30°。滑坡区后缘地形坡角20°~25°,高程565.00 m~575.00 m,主要为耕地;滑坡中地形平缓,坡面变化不大,地形坡度约15°~25°;坡脚地形平坦,主要为拟建朝天中学教学楼及周边居民区,高程518.00 m~522.00 m,前后缘相对高差43.0 m~48.0 m。朝天中学教学楼拟建场地人工切坡整平地基时在滑坡前缘开挖形成高14.00 m~17.00 m的人工边坡。滑坡东侧为冲沟,冲沟宽2.00 m~14.00 m,切割深度3.00 m~5.00 m,纵坡坡度20°~35°,坡降较大,滑体平均厚度约10.50 m,主要由松散~稍密状的碎石土及强风化页岩组成,体积约7.71×104 m3,滑坡全貌见图2,工程地质剖面图见图3。图2 滑坡全貌

工程地质剖面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层岩性,全貌


滑坡区工程地质剖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南亚某水电站厂房边坡开挖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J]. 柳旻,姚晨辉,张超,黄磊.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05)
[2]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分步施工边坡稳定性分析[J]. 陈雪珍,简文彬.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8(01)
[3]基于3DEC对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 倪勇,王述红.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7(06)
[4]降雨条件下低缓浅层土质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耦合研究[J]. 张群,许强,甯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4(05)
[5]村镇灾害评价方法研究初探[J]. 王国新,孟海燕.  东北地震研究. 2009(02)
[6]公路高切坡开挖过程数值模拟及稳定性评价——以两巫公路K95段为例[J]. 曹卫文,唐红梅,叶四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
[7]中国西南岩石高边坡的主要特征及其演化[J]. 黄润秋.  地球科学进展. 2005(03)
[8]岩质高边坡卸荷带形成及其工程性状研究[J]. 黄润秋,林峰,陈德基,王军怀.  工程地质学报. 2001(03)
[9]金川露天矿边坡变形机制及过程[J]. 王思敬.  岩土工程学报. 1982(01)

博士论文
[1]路堑高边坡开挖变形理论及控制措施研究[D]. 宋从军.西南交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土质开挖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D]. 闫东洋.成都理工大学 2016
[2]四川红层地区缓倾角滑坡成因机理研究[D]. 胡泽铭.成都理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77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77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9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