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电子探针测试石英中Al和Ti含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06:28
  石英作为地壳中普遍存在的矿物,在多种地质环境下都可生成,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包含有许多矿物的成因信息。例如石英中的Ti含量可用来计算其结晶时的温度和压力,热液石英中Al含量的变化可反映流体PH值变化。结合石英的阴极发光图像和石英中Al、Ti、K等微量元素分布,石英在岩浆演化、矿床成因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准确获得石英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对于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的测定,使用的仪器有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离子探针,两者分析能力较强,但在在分析过程中会对样品造成破坏且空间分辨率较低。电子探针具有无损和高空间分辨率的优点,但是提高其分析微量元素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是一个难题。本文系统研究了影响石英中微量元素测试精确度和准确度的因素。影响测试精确度的因素主要有,加速电压、束流和计数时间。影响测试准确度的因素主要包括:(1)石英在高束流条件下晶格极易被破环,造成元素的迁移,导致特征X射线计数强度随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2)两点插值法获取背景值的方法对于背景曲线非直线的元素(如Al-Kα),会造成巨大的误差;(3)一些干扰因素,包括干扰峰(如Al-SKβ对...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子探针测试石英中Al和Ti含量的研究


石英结构及微量元素进入晶格模式(据陈剑锋&张辉(2011)修改)

电子束轰击,样品,射线,库伦


12崔继强:电子探针测试石英中 Al 和 Ti 含量的研究(1)特征 X 射线与连续 X 射线入射电子通过电场的加速,具有较高的初速度,在轰击样品的过程中,子会受到原子核库伦场的作用而发生减速,在减速的过程中会有能量损失出 X 射线,这种辐射作用称为韧致辐射(图 2.2)。由于在原子核库伦场作用射电子的速度变化是连续的,辐射出 X 射线的能量也是连续的,因此称之 X 射线。在电子探针分析过程中,背景的产生与连续 X 射线密切相关。

示意图,产生机理,射线,二次电子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入射电子与样品中原子核外弱束缚价电子发生非弹性散射而发射出的电子称为二次电子。二次电子能量普遍较低,是能量小于 50eV 电子的统称,主要有四类(焦汇胜&李香庭, 2011):①由入射电子在样品中激发的二次电子;②由样品中背散射电子激发的二次电子;③由样品的电子背散射在远离电子束入射点产生的二次电子;④由入射电子束中电子在电子光学镜筒内激发的二次电子。由于二次电子能量较低(一般小于 50eV),可穿透的样品厚度十分有限,仅在距样品表面 5~10nm 的深度内才能逸出表面,可以利用二次电子信号去获得高分辨率的样品表面形貌图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探针分析技术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 张迪,陈意,毛骞,苏斌,贾丽辉,郭顺.  岩石学报. 2019(01)
[2]流体包裹体及石英LA-ICP-MS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J]. 蓝廷广,胡瑞忠,范宏瑞,毕献武,唐燕文,周丽,毛伟,陈应华.  岩石学报. 2017(10)
[3]193nm ArF准分子激光系统对LA-ICP-MS分析中不同基体的剥蚀行为和剥蚀速率探究[J]. 吴石头,许春雪,Klaus Simon,肖益林,王亚平.  岩矿测试. 2017(05)
[4]金红石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J]. 王娟,陈意,毛骞,李秋立,马玉光,石永红,宋传中.  岩石学报. 2017(06)
[5]热液石英中微量元素特征及应用:认识与进展[J]. 陈小丹,陈振宇,程彦博,叶会寿,汪欢.  地质论评. 2011(05)
[6]石英晶格中微量元素组成对成岩成矿作用的示踪意义[J]. 陈剑锋,张辉.  高校地质学报. 2011(01)
[7]榴辉岩中金红石的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J]. 陈振宇,余金杰,徐珏,周剑雄.  电子显微学报. 2006(S1)
[8]苏北榴辉岩中金红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 余金杰,陈振宇,王平安,李晓峰,黄建平,王辉.  岩石学报. 2006(07)
[9]CCSD主孔揭示的东海超高压榴辉岩中的金红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矿意义[J]. 王汝成,王硕,邱检生,倪培.  岩石学报. 2005(02)
[10]副矿物的电子探针化学定年方法原理及应用[J]. 张文兰,王汝成,华仁民,陈小明.  地质论评. 2003(03)

博士论文
[1]低含量、微量元素的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D]. 姚立.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80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80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b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