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辽宁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02:04
  利用辽宁数字地震台网2013—2017年间15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到的震中距在85°到140°之间的且Mw≥5.5的远震SKS波形数据,基于SplitLab软件,使用旋转相关法、最小切向能量法和最小特征值法,计算每一个台站的SKS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的延迟时间,获得辽宁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共398对。结果显示,辽宁地区存在比较明显的上地幔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大部分呈NWW方向,与中生代晚期岩石圈伸展形变方向一致;各向异性快慢波延迟时间在0.4~1.2 s之间,可以推测软流圈对各向异性的影响比较小,主要是由残留在岩石圈的古老形变所导致。 

【文章来源】:世界地质. 2020,39(03)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辽宁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辽宁地区固定台站分布

事件,反方,辽宁


2007年开始,在中国地震局“十五”项目开展期间,辽宁地区布设了大量的宽频带地震观测台站,积累了高精度地震波形资料。本研究对辽宁地区架设的地震台站进行筛选,最终选择了2013—2017年辽宁地区15个数字化宽频带地震台站(图1)所记录到的波形数据[32],选取地震事件的约束标准为:震中距在85°~140°之间,震级Mw≥5.5。图2为用于SKS波分裂计算的地震事件分布,满足条件的地震主要集中在南太平洋一带,反方位角集中在120°~140°之间,地震事件随反方位角的分布并不均匀,并不适用于多层各向异性模型,所以本文在解释中采用单层各向异性模型。选择大连台记录到的格林威治时间2016年2月1日19时发生在新西兰的6.3级地震的远震SKS波震相进行分析,主要步骤包括:转换为SAC格式、去均值、去线性趋势、去倾向和去仪器响应等简单处理。对其进行坐标旋转和带通滤波后,获得了如图3所显示的波形记录,其中红色线段代表SKS相对理论到时(零时刻),灰色框部分表示截取用于计算的时间窗。

波形,事件,波形,分量


选择大连台记录到的格林威治时间2016年2月1日19时发生在新西兰的6.3级地震的远震SKS波震相进行分析,主要步骤包括:转换为SAC格式、去均值、去线性趋势、去倾向和去仪器响应等简单处理。对其进行坐标旋转和带通滤波后,获得了如图3所显示的波形记录,其中红色线段代表SKS相对理论到时(零时刻),灰色框部分表示截取用于计算的时间窗。本文基于Split Lab程序[33]对远震SKS波形进行处理并计算各向异性参数,采用最小切向能量法、旋转相关法和最小特征值法[12]同时计算,获得可靠的分裂参数对。该方法不仅可以计算并评判有效分裂结果的质量,还可以获得无分裂(Null值)观测结果。


本文编号:3581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581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1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