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毛村流域碳酸盐岩混合溶蚀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21:31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越来越多,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温室气体的减排,碳循环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岩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的岩溶面积占西南地区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西南地区开展“岩溶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室内外进行碳酸盐岩混合溶蚀实验研究有利于准确计算岩溶碳汇量。在室内进行不同岩性以及不同水动力条件下得到的饱和溶蚀液按体积1:1混合继续溶蚀碳酸盐岩的实验。同时在封闭条件下进行碳酸、硫酸和硝酸三种混合酸以及硫酸、硝酸两种混合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实验。在室外小龙背、扁岩和背地坪三个研究点水体中悬吊碳酸盐岩试片,每隔三个月取回试片称重,每月对水体进行观测,实验周期为一年。探究岩性以及水动力条件对碳酸盐岩混合溶蚀作用的影响,混合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外源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岩性是影响饱和混合溶蚀液对岩石溶蚀的内在因素。泥晶灰岩在pH值分别为4、4.5的碳酸溶液中溶蚀达到饱和后进行混合继续溶蚀得到的溶蚀量为12.94mg,相同条件下碎屑灰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的溶蚀量分别为12.00mg、2.10mg、2.00mg...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1 自然地理背景2.1.1 研究区地形地貌毛村地下河流域距离桂林市区大约 30km 位于桂林市灵川县潮田乡,而潮田乡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低纬度区域。研究区的地理位置见图 2-1。有大量地表水汇入地下河的上游,地下河长度约达 4km,有多段明流,地下河出口位于毛村,其经纬度坐标为 N25°11′38″,E110°31′35″,高程约 178m,流域总面积为 10.51km2。流域宏观地貌为峰丛洼地。本文研究点小龙背位于流域上游,小龙背由外源水补给,扁岩位于碳酸盐和非碳酸盐接触带附近,因外源水冲刷溶蚀形成的层间洞穴,背地坪位于山湾村西边的山脚处,因裂隙状地下洞的崩塌形成。
枯水期地表明流较小甚至出现断流现象。流域内的地下水主要以管道和裂形式存在。1.3 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水稻田、林地、果园、灌丛以及居民地等。其水稻田位于流域上游汇水区,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砂页岩地带,因人类度砍伐,大部分的林地已经退化成灌丛,种植白果、橘子、柚子等果树的果园要分布在方便灌溉的洼地及其边缘。本研究区无工矿企业分布,研究区土地利类型分布图见图 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典型岩溶丘陵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敏感性分析——以武冈东部地区为例[J]. 罗飞,苏春田,潘晓东,杨杨,赵光帅. 中国岩溶. 2018(02)
[2]南、北盘江流域枯水期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分析[J]. 马阔,吴起鑫,韩贵琳,董爱国. 中国岩溶. 2018(02)
[3]硫酸对典型岩溶流域碳酸盐岩溶蚀及碳循环意义:以广西平果岩溶流域为例[J]. 谢银财,朱同彬,杨慧,黄芬,张春来,罗为群,黄奇波. 第四纪研究. 2017 (06)
[4]桂林毛村地下河流域雨季与旱季定量示踪分析[J]. 黄芬,尹伟璐,胡晓农,曹建华. 中国岩溶. 2017(05)
[5]人类活动对漓江地表水体水-岩作用的影响[J]. 赵海娟,肖琼,吴夏,刘凡,苗迎,蒋勇军. 环境科学. 2017(10)
[6]人类活动影响下岩溶地下河水-岩作用强度时空差异分析[J]. 李瑞,肖琼,张陶,李建鸿,李丽. 地球化学. 2017(02)
[7]山西阳泉地区峰峰组岩石溶蚀实验模拟研究[J]. 游奔,郭英海,赵迪斐.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7(01)
[8]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碳循环研究进展[J]. 王世杰,刘再华,倪健,闫俊华,刘秀明. 地球与环境. 2017(01)
[9]盐效应和共同离子效应对方解石溶解度的影响及其地质意义[J]. 陈勇,王淼,刘庆,卓勤功,张学军,陈小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10]基于IPCC-CMIP5预估21世纪中国近海海表温度变化[J]. 谭红建,蔡榕硕,颜秀花.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6(04)
博士论文
[1]盐岩静—动溶溶蚀特性与水溶建腔流体输运机理研究[D]. 杨欣.重庆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桂林市毛村流域碳酸盐岩溶蚀实验研究[D]. 苏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漓江流域水化学和水-气界面CO2通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 王修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3]水生光合生物对漓江流域水化学和岩溶碳汇的影响[D]. 原雅琼.西南大学 2016
[4]考虑同离子效应的转向酸酸岩反应速率研究[D]. 叶金亮.成都理工大学 2014
[5]外源水对碳酸盐岩溶蚀速率与碳汇效应影响研究[D]. 唐伟.西南大学 2011
[6]华北典型煤矿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试验研究[D]. 邵东梅.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9
[7]咸淡水过渡带水—岩相互作用研究[D]. 刘茜.中国海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9563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1 自然地理背景2.1.1 研究区地形地貌毛村地下河流域距离桂林市区大约 30km 位于桂林市灵川县潮田乡,而潮田乡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低纬度区域。研究区的地理位置见图 2-1。有大量地表水汇入地下河的上游,地下河长度约达 4km,有多段明流,地下河出口位于毛村,其经纬度坐标为 N25°11′38″,E110°31′35″,高程约 178m,流域总面积为 10.51km2。流域宏观地貌为峰丛洼地。本文研究点小龙背位于流域上游,小龙背由外源水补给,扁岩位于碳酸盐和非碳酸盐接触带附近,因外源水冲刷溶蚀形成的层间洞穴,背地坪位于山湾村西边的山脚处,因裂隙状地下洞的崩塌形成。
枯水期地表明流较小甚至出现断流现象。流域内的地下水主要以管道和裂形式存在。1.3 研究区土地利用方式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有水稻田、林地、果园、灌丛以及居民地等。其水稻田位于流域上游汇水区,林地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砂页岩地带,因人类度砍伐,大部分的林地已经退化成灌丛,种植白果、橘子、柚子等果树的果园要分布在方便灌溉的洼地及其边缘。本研究区无工矿企业分布,研究区土地利类型分布图见图 2-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典型岩溶丘陵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地球化学敏感性分析——以武冈东部地区为例[J]. 罗飞,苏春田,潘晓东,杨杨,赵光帅. 中国岩溶. 2018(02)
[2]南、北盘江流域枯水期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分析[J]. 马阔,吴起鑫,韩贵琳,董爱国. 中国岩溶. 2018(02)
[3]硫酸对典型岩溶流域碳酸盐岩溶蚀及碳循环意义:以广西平果岩溶流域为例[J]. 谢银财,朱同彬,杨慧,黄芬,张春来,罗为群,黄奇波. 第四纪研究. 2017 (06)
[4]桂林毛村地下河流域雨季与旱季定量示踪分析[J]. 黄芬,尹伟璐,胡晓农,曹建华. 中国岩溶. 2017(05)
[5]人类活动对漓江地表水体水-岩作用的影响[J]. 赵海娟,肖琼,吴夏,刘凡,苗迎,蒋勇军. 环境科学. 2017(10)
[6]人类活动影响下岩溶地下河水-岩作用强度时空差异分析[J]. 李瑞,肖琼,张陶,李建鸿,李丽. 地球化学. 2017(02)
[7]山西阳泉地区峰峰组岩石溶蚀实验模拟研究[J]. 游奔,郭英海,赵迪斐.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7(01)
[8]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碳循环研究进展[J]. 王世杰,刘再华,倪健,闫俊华,刘秀明. 地球与环境. 2017(01)
[9]盐效应和共同离子效应对方解石溶解度的影响及其地质意义[J]. 陈勇,王淼,刘庆,卓勤功,张学军,陈小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10]基于IPCC-CMIP5预估21世纪中国近海海表温度变化[J]. 谭红建,蔡榕硕,颜秀花.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6(04)
博士论文
[1]盐岩静—动溶溶蚀特性与水溶建腔流体输运机理研究[D]. 杨欣.重庆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桂林市毛村流域碳酸盐岩溶蚀实验研究[D]. 苏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2]漓江流域水化学和水-气界面CO2通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 王修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
[3]水生光合生物对漓江流域水化学和岩溶碳汇的影响[D]. 原雅琼.西南大学 2016
[4]考虑同离子效应的转向酸酸岩反应速率研究[D]. 叶金亮.成都理工大学 2014
[5]外源水对碳酸盐岩溶蚀速率与碳汇效应影响研究[D]. 唐伟.西南大学 2011
[6]华北典型煤矿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试验研究[D]. 邵东梅.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09
[7]咸淡水过渡带水—岩相互作用研究[D]. 刘茜.中国海洋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19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619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