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苦橄岩和玄武岩的水含量及其对成因的制约

发布时间:2022-02-15 06:34
  近期针对科马提岩和苦橄岩含水性的研究以及相应的地幔潜能温度的计算都表明,无论太古宙还是显生宙大火成岩省的形成都和含水的地幔柱有关。晚二叠世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前人根据大量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工作,将ELIP的岩区分为西区、中区和东区。大理、宾川地处ELIP的西区,其苦橄岩代表了峨眉山地幔柱中心区域来源的熔体。水含量分析已经证实了该苦橄岩的熔体是富水的(H2O>3.4 wt.%),对应的地幔源区水含量高于6000 ppm,显著高于正常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洋岛玄武岩(OIB)的源区水含量(MORB源区:50~250 ppm;OIB源区:300~1000 ppm),这表明水在ELIP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已有的水含量数据还只局限于西区的大理、宾川苦橄岩,为进一步全面认识ELIP的形成机制,还需要回答:(1)ELIP的其它区域的玄武岩/苦橄岩的源区是否也富水?(2)ELIP的源区水含量对玄武岩成分差异有何影响?本文以ELIP中区二滩剖面底部的高钛型玄武岩和西区永胜、丽江等地的高钛型苦橄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斜辉石斑晶反演的方法恢复其原始岩...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苦橄岩和玄武岩的水含量及其对成因的制约


地幔岩石熔融途径示意图

地质图,峨眉山,大火,地质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13平川剖面位于中区附近,厚度约为2000米,只出露低钛玄武岩。二滩剖面位于中区附近,厚度为1009米,出露高钛苦橄岩和玄武岩。巧家剖面位于东区,厚度约为350米,主要是高钛玄武岩与茅口组灰岩直接接触。图2.1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质简图(红星为采样位置,底图据Liuetal.,2017修改;阴影部分代表玄武岩空间分区,据Xuetal.,2001;虚线范围代表茅口组差异侵蚀界限,据Heetal.,2003)本次研究选取了位于中区的二滩玄武岩和位于西区的永胜、丽江苦橄岩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图2.2)。永胜苦橄岩样品采集自宾川北侧的永胜县,丽江苦橄岩样品来自Hanski等(2010)报道的丽江地区,两地的苦橄岩共同代表地幔柱轴部位置

剖面图,剖面,峨眉山,苦橄岩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14的喷发产物。二滩玄武岩采自二滩剖面的底部,与下覆的茅口组灰岩直接接触,其地球化学特征与Xu等(2001)报道的二滩剖面中HT3系列玄武岩相似(EM-72、EM-73),代表地幔柱边部位置的喷发产物。图2.2峨眉山地区典型剖面:宾川剖面和二滩剖面(据Xuetal.,2001;Liuetal.,2017;俞浩然等,2019修改)2.2样品描述永胜苦橄岩的编号为17YS1-1、17YS1-2、17YS1-3、17YS1-4、17YS1-7、17YS1-8、17YS1-9、17YS1-11、17YS1-12、17YS1-13和17YS1-14。丽江苦橄岩的样品来自Hanski等(2010),编号为15EJH-08、17EJH-08和19EJH-08。永胜和丽江的苦橄岩蚀变程度均较高,岩石呈现深绿色或暗绿色,块状构造。从岩石薄片中(图2.3),可以看出苦橄岩样品呈斑状结构,主要造岩矿物有橄榄石(ol)、单斜辉石(cpx)、长石(pl),矿物多有碎裂。显微镜下发现橄榄石的蚀变程度大于单斜辉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宾川苦橄岩的水含量: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成因的启示[J]. 俞浩然,刘佳,夏群科,顾笑龑,王子桢,毕垚.  高校地质学报. 2019(01)
[2]我国大火成岩省和地幔柱研究进展与展望[J]. 徐义刚,何斌,罗震宇,刘海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3(01)
[3]云南大理苦橄岩的Re-Os同位素特征: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成因的制约[J]. 郝艳丽,黄启帅,张晓冉,史仁灯.  岩石学报. 2011(10)
[4]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基性墙群几何学研究及对地幔柱中心的指示意义[J]. 李宏博,张招崇,吕林素.  岩石学报. 2010(10)
[5]关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J]. 张招崇.  中国地质. 2009(03)
[6]Re-Os同位素对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成因制约的探讨[J]. 史仁灯,郝艳丽,黄启帅.  岩石学报. 2008(11)
[7]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高钛玄武岩”和“低钛玄武岩”成因探讨[J]. 郝艳丽,张招崇,王福生,John J.MAHONEY.  地质论评. 2004(06)
[8]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活动的证据及其熔融条件[J]. 徐义刚,钟孙霖.  地球化学. 2001(01)



本文编号:3626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626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