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寨岩崩细碎屑几何形态及其形成机理
发布时间:2022-07-11 14:01
岩崩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地质灾害,它具有发生突然、速度快、运移距离远、能量大、破坏力极强等特点,发生时往往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其严重的破坏。而此类灾害在云南地区时有发生,晚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作为其物质基础,广泛分布于该地区,且研究区滑源区岩体主要为晚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本文通过研究峨眉山玄武岩细碎屑几何形态特征,对其进行定量及定性的评价,同时也对其呈现出圆润几何形态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并进一步对头寨岩崩的成因进行论证认为:头寨岩崩是由于坡体受到地质构造作用(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卸荷作用、化学风化和伴随物理风化作用的化学物理风化耦合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头寨岩崩岩体发生蠕变,当坡体变形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导致锁固段被最终剪断时,头寨岩崩发生。目前对于岩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诱发因素、运动学机理等方面,对于堆积体特征的研究也停留在研究其级配特征,矿物组成等方面,很少有学者研究细碎屑的几何形态特征,且国内外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对细碎屑几何形态特征的评价标准。本次研究工作为今后对头寨岩崩细碎屑几何形态特征的研究、高速远程位移机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得到的二维几何形态参数也为...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岩崩碎屑流的相关研究
1.2.2 岩石碎屑几何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1.2.2.1 岩石碎屑几何形态传统评价方法
1.2.2.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岩石碎屑几何形态评价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头寨岩崩工程地质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条件
2.2.3 地质构造环境
2.2.4 水文地质
2.2.5 气象条件
2.3 岩崩形态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数据采集
3.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3.1.1 图像处理概述
3.1.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内容与特点
3.1.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2 细碎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3.2.1 取样方法
3.2.2 相关设备与软件
3.2.2.1 偏光显微镜及其应用
3.2.2.2 TSView软件介绍及其应用
3.2.2.3 ImageJ软件介绍及其应用
3.2.3 图像采集
3.2.4 图像处理
3.2.4.1 图像模式
3.2.4.2 图像增强
3.2.4.3 选择与测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细碎屑形态特征量化研究
4.1 细碎屑形态特征量化指标
4.2 细碎屑形态参数采集与方法
4.3 细碎屑几何形态参数统计分析
4.3.1 长、短轴和轴向系数的研究
4.3.1.1 长、短轴和轴向系数
4.3.1.2 长、短轴和轴向系数的试验结果
4.3.2 面积和周长的研究
4.3.2.1 面积和周长
4.3.2.2 面积和周长的试验结果
4.3.3 二维圆度的研究
4.3.3.1 二维圆度
4.3.3.2 二维圆度的试验结果
4.3.4 二维棱角性的研究
4.3.4.1 二维棱角性
4.3.4.2 二维棱角性的试验结果
4.3.5 二维矩形度的研究
4.3.5.1 二维矩形度
4.3.5.2 二维矩形度的试验结果
4.3.6 二维密实度的研究
4.3.6.1 二维密实度
4.3.6.2 二维密实度的试验结果
4.3.7 二维分形维数的研究
4.3.7.1 二维分形维数
4.3.7.2 二维分形维数的试验结果
4.4 二维形状参数之间的联系
4.4.1 圆度与矩形度
4.4.2 圆度与棱角性
4.4.3 密实度与分形维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头寨岩崩细碎屑几何形态形成机理研究
5.1 四种细碎屑几何形态指标
5.1.1 圆形度指标
5.1.2 棱角性指标
5.1.3 密实度指标
5.1.4 分形维数指标
5.2 细碎屑微观形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高位滑坡-碎屑流的形成机理及灾害链分析[J]. 贾丽娜,王勇,王得双. 甘肃科技. 2018(20)
[2]岩石薄片显微图像采集自动聚焦方法[J]. 陈旺,滕奇志,何海波,苏桂芬.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8(30)
[3]偏转角度对滑坡-碎屑流运动影响的模型试验[J]. 杨海龙,樊晓一,赵运会,王海瓜. 山地学报. 2017(03)
[4]牛圈沟滑坡离散元数值分析[J]. 孙新坡,何思明,高成凤,刘保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5]复杂三维地形条件下滑坡–碎屑流运动与堆积特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 王玉峰,许强,程谦恭,李艳,张金存.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09)
[6]颗粒级配与场地条件对滑坡运动特征的影响模型试验研究[J]. 冷晓玉,樊晓一. 铁道建筑. 2016(05)
[7]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的模型试验研究[J]. 赵运会,樊晓一,冷晓玉. 人民长江. 2016(09)
[8]牛眠沟地震滑坡碎屑化全过程离散元模拟[J]. 毕钰璋,付跃升,何思明,吴永.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5(03)
[9]黏性碎屑流坡面运动过程数值模拟与检验[J]. 季宪军,梁瑛,欧国强,杨顺,王钧,陆桂红. 岩土力学. 2015(08)
[10]贵州关岭县大寨崩滑碎屑流运动特征及成因机理探讨[J]. 赵国宣,朱要强. 贵州地质. 2015(01)
博士论文
[1]细集料几何特征参数的表征及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D]. 王大庆.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集料的棱角特性及表征方法[D]. 李小康.重庆交通大学 2018
[2]颗粒级配对碎屑流运动特性影响机理的试验探究[D]. 李智豪.西南交通大学 2018
[3]粗集料棱角性的评价方法及对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D]. 赵振军.长安大学 2018
[4]无黏性岩石碎屑流的运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戴佳伟.西华大学 2017
[5]场地条件对滑坡运动的作用机制研究[D]. 曾耀勋.西南科技大学 2014
[6]基于CT图像沥青混合料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D]. 孙红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7]粗集料形状特征的数字图像分析[D]. 熊琴.重庆交通大学 2011
[8]沥青混合料集料几何特性研究[D]. 张冬冬.长安大学 2010
[9]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细观三维有限元模型重建[D]. 郝书亮.西安理工大学 2009
[10]ImageJ在矿物初碎检测中的应用[D]. 宋玉丹.太原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8292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岩崩碎屑流的相关研究
1.2.2 岩石碎屑几何形态评价方法研究
1.2.2.1 岩石碎屑几何形态传统评价方法
1.2.2.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岩石碎屑几何形态评价方法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头寨岩崩工程地质特征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条件
2.2.3 地质构造环境
2.2.4 水文地质
2.2.5 气象条件
2.3 岩崩形态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数据采集
3.1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3.1.1 图像处理概述
3.1.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内容与特点
3.1.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2 细碎屑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3.2.1 取样方法
3.2.2 相关设备与软件
3.2.2.1 偏光显微镜及其应用
3.2.2.2 TSView软件介绍及其应用
3.2.2.3 ImageJ软件介绍及其应用
3.2.3 图像采集
3.2.4 图像处理
3.2.4.1 图像模式
3.2.4.2 图像增强
3.2.4.3 选择与测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细碎屑形态特征量化研究
4.1 细碎屑形态特征量化指标
4.2 细碎屑形态参数采集与方法
4.3 细碎屑几何形态参数统计分析
4.3.1 长、短轴和轴向系数的研究
4.3.1.1 长、短轴和轴向系数
4.3.1.2 长、短轴和轴向系数的试验结果
4.3.2 面积和周长的研究
4.3.2.1 面积和周长
4.3.2.2 面积和周长的试验结果
4.3.3 二维圆度的研究
4.3.3.1 二维圆度
4.3.3.2 二维圆度的试验结果
4.3.4 二维棱角性的研究
4.3.4.1 二维棱角性
4.3.4.2 二维棱角性的试验结果
4.3.5 二维矩形度的研究
4.3.5.1 二维矩形度
4.3.5.2 二维矩形度的试验结果
4.3.6 二维密实度的研究
4.3.6.1 二维密实度
4.3.6.2 二维密实度的试验结果
4.3.7 二维分形维数的研究
4.3.7.1 二维分形维数
4.3.7.2 二维分形维数的试验结果
4.4 二维形状参数之间的联系
4.4.1 圆度与矩形度
4.4.2 圆度与棱角性
4.4.3 密实度与分形维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头寨岩崩细碎屑几何形态形成机理研究
5.1 四种细碎屑几何形态指标
5.1.1 圆形度指标
5.1.2 棱角性指标
5.1.3 密实度指标
5.1.4 分形维数指标
5.2 细碎屑微观形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高位滑坡-碎屑流的形成机理及灾害链分析[J]. 贾丽娜,王勇,王得双. 甘肃科技. 2018(20)
[2]岩石薄片显微图像采集自动聚焦方法[J]. 陈旺,滕奇志,何海波,苏桂芬.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8(30)
[3]偏转角度对滑坡-碎屑流运动影响的模型试验[J]. 杨海龙,樊晓一,赵运会,王海瓜. 山地学报. 2017(03)
[4]牛圈沟滑坡离散元数值分析[J]. 孙新坡,何思明,高成凤,刘保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5]复杂三维地形条件下滑坡–碎屑流运动与堆积特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J]. 王玉峰,许强,程谦恭,李艳,张金存.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09)
[6]颗粒级配与场地条件对滑坡运动特征的影响模型试验研究[J]. 冷晓玉,樊晓一. 铁道建筑. 2016(05)
[7]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的模型试验研究[J]. 赵运会,樊晓一,冷晓玉. 人民长江. 2016(09)
[8]牛眠沟地震滑坡碎屑化全过程离散元模拟[J]. 毕钰璋,付跃升,何思明,吴永.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5(03)
[9]黏性碎屑流坡面运动过程数值模拟与检验[J]. 季宪军,梁瑛,欧国强,杨顺,王钧,陆桂红. 岩土力学. 2015(08)
[10]贵州关岭县大寨崩滑碎屑流运动特征及成因机理探讨[J]. 赵国宣,朱要强. 贵州地质. 2015(01)
博士论文
[1]细集料几何特征参数的表征及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D]. 王大庆.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集料的棱角特性及表征方法[D]. 李小康.重庆交通大学 2018
[2]颗粒级配对碎屑流运动特性影响机理的试验探究[D]. 李智豪.西南交通大学 2018
[3]粗集料棱角性的评价方法及对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D]. 赵振军.长安大学 2018
[4]无黏性岩石碎屑流的运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戴佳伟.西华大学 2017
[5]场地条件对滑坡运动的作用机制研究[D]. 曾耀勋.西南科技大学 2014
[6]基于CT图像沥青混合料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D]. 孙红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7]粗集料形状特征的数字图像分析[D]. 熊琴.重庆交通大学 2011
[8]沥青混合料集料几何特性研究[D]. 张冬冬.长安大学 2010
[9]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细观三维有限元模型重建[D]. 郝书亮.西安理工大学 2009
[10]ImageJ在矿物初碎检测中的应用[D]. 宋玉丹.太原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8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65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