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影响分析——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为例
发布时间:2022-07-12 10:31
以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为例,选取震中烈度Ⅷ度区所覆盖的5个典型乡镇为研究样本,建立强震后影响农户生计脆弱性的指标体系,分析强震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影响,并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强震对农户生计脆弱性影响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强震后,中年户主型农户的生计脆弱性最低,老年型最高;随着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升高,农户的生计脆弱性逐渐降低;从纯农户至非农户,生计脆弱性逐渐降低。(2)生计类型、生计多样化指数、震后亲友帮助人数、借钱机会、领导潜力、家庭收入与农户生计脆弱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农户生计适应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随着这些因素逐渐升高,强震后农户适应能力越高,生计脆弱性越低。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及方法
2.1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2.2 农户类型分类
2.3 指标体系
2.3.1 生计多样化指数
2.3.2 震后生计脆弱性指标体系
2.4 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强震后对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3.1.1 强震后对不同年龄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3.1.2 强震对不同受教育水平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3.1.3 强震对不同收入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3.1.4 强震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3.2 强震后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人口公里格网的地震压埋人员分布评估方法的应用与评价——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为例[J]. 周中红,陈文凯,何少林,孙艳萍,李雯. 地震研究. 2019(02)
[2]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重灾区房屋类型与致死的关系研究[J]. 张苏平,聂高众,孙艳萍,陈晋,陈文凯,马小平.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4)
[3]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低烈度区民房复杂受损特征研究[J]. 田文通,孙军杰,陈双贵,田全通,王颖中,吴丽娜. 自然灾害学报. 2017(02)
[4]关中地区农村地震灾害脆弱性调查及震害预测研究——以宝鸡凤翔县为例[J]. 王力力,陈沥.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16 (03)
[5]高寒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脆弱性影响评价——以甘南高原为例[J]. 张钦,赵雪雁,雒丽,王亚茹,薛冰. 生态学杂志. 2016(03)
[6]西南地区泥石流区易灾人口脆弱性评估[J]. 刘光旭,戴尔阜,傅辉,孟丽红,徐祥明. 灾害学. 2015(04)
[7]甘肃岷县灾害之地理解析[J]. 卢育霞,王伟锋,石玉成,刘红玫. 甘肃科学学报. 2014(04)
[8]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J]. 赵雪雁. 地理科学. 2013(05)
[9]农村家庭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其家庭际差异——以2007年云南宁洱6.4级地震灾区为例[J]. 魏本勇,苏桂武,吴琼,齐文华,张文佳.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4)
[10]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脆弱性评估[J]. 阎建忠,喻鸥,吴莹莹,张镱锂. 地理科学. 2011(07)
本文编号:3658959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
2 数据来源及方法
2.1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2.2 农户类型分类
2.3 指标体系
2.3.1 生计多样化指数
2.3.2 震后生计脆弱性指标体系
2.4 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强震后对不同类型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3.1.1 强震后对不同年龄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3.1.2 强震对不同受教育水平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3.1.3 强震对不同收入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3.1.4 强震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
3.2 强震后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人口公里格网的地震压埋人员分布评估方法的应用与评价——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为例[J]. 周中红,陈文凯,何少林,孙艳萍,李雯. 地震研究. 2019(02)
[2]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重灾区房屋类型与致死的关系研究[J]. 张苏平,聂高众,孙艳萍,陈晋,陈文凯,马小平. 地震工程学报. 2017(04)
[3]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低烈度区民房复杂受损特征研究[J]. 田文通,孙军杰,陈双贵,田全通,王颖中,吴丽娜. 自然灾害学报. 2017(02)
[4]关中地区农村地震灾害脆弱性调查及震害预测研究——以宝鸡凤翔县为例[J]. 王力力,陈沥.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2016 (03)
[5]高寒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对农户生计的脆弱性影响评价——以甘南高原为例[J]. 张钦,赵雪雁,雒丽,王亚茹,薛冰. 生态学杂志. 2016(03)
[6]西南地区泥石流区易灾人口脆弱性评估[J]. 刘光旭,戴尔阜,傅辉,孟丽红,徐祥明. 灾害学. 2015(04)
[7]甘肃岷县灾害之地理解析[J]. 卢育霞,王伟锋,石玉成,刘红玫. 甘肃科学学报. 2014(04)
[8]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的环境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J]. 赵雪雁. 地理科学. 2013(05)
[9]农村家庭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特点及其家庭际差异——以2007年云南宁洱6.4级地震灾区为例[J]. 魏本勇,苏桂武,吴琼,齐文华,张文佳. 自然灾害学报. 2012(04)
[10]青藏高原东部样带农牧民生计脆弱性评估[J]. 阎建忠,喻鸥,吴莹莹,张镱锂. 地理科学. 2011(07)
本文编号:3658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65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