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矿物热电效应与火山地震之热电异常

发布时间:2022-12-11 02:26
  地壳物质组成的不均一性及矿物形成物理化学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地壳内广泛存在半导体矿物。半导体矿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晶格内存在一定量由成分(本征元素或杂质元素)异化或结构缺陷形成的潜在载流子。当遇有温差热激发条件时,梯度温度场会驱动矿物晶体内的潜在载流子定向移动,进而产生温差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作热电效应。一般来说,火山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其震源处常常存在由扰动热流而产生的不均匀热场,该热场的梯度效应(温差效应)能够触发半导体矿物产生热电效应,并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因此推测,作为火山地震的重要前兆之一,地电异常的出现很可能存在热电效应的贡献,即火山地震地电异常存在热电效应机制。这一认识对于深刻理解火山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电异常具有启示意义。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天然半导体矿物热电性测试及其启示
2 火山地震地电异常与天然矿物热电效应的关系
3 火山地震致电异常之热电模式
    3.1 火山地震之热电模式的物理描述
    3.2 基于热电模式的模拟计算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昌黎地电台多极距观测系统的设计[J]. 佟鑫,郭建芳,周剑青,张思远.  华北地震科学. 2016(01)
[2]东北地区地幔热柱构造与成矿成藏作用[J]. 真允庆,牛树银,刁谦,叶良文,巫静,宋涛,贾学谊.  地质学报. 2012(12)
[3]含磁铁矿岩石热电实验研究及其地震地质意义[J]. 赵超,申俊峰,张自力,付文靖.  矿物岩石. 2012(01)
[4]2008年西藏4次MS6.0以上地震前拉萨地电场异常信号特征[J]. 马钦忠,唐宇雄,张永仙.  地震. 2011(01)
[5]磁铁矿热电效应:地震地电异常的新模式[J]. 申俊峰,申旭辉,刘倩.  矿物岩石. 2010(04)
[6]中国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研究——大陆电磁参数“标准网”实验(SinoProbe-01)[J]. 魏文博,金胜,叶高峰,邓明,景建恩,李艳军,张乐天,董浩,张帆,谢成良.  地质学报. 2010(06)
[7]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大陆岩石圈精细结构[J]. 王海燕,高锐,卢占武,李秋生,匡朝阳,刘金凯,侯贺晟,酆少英,熊小松,李文辉,邓攻.  地质学报. 2010(06)
[8]中国大陆深探测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J]. 金胜,张乐天,魏文博,叶高峰,刘国兴,邓明,景建恩.  地质学报. 2010(06)
[9]汶川大地震“远端效应”——龙泉驿地热异常成因探讨[J]. 程建,王多义,李得力,庞河清,王帅成,李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10]几种天然半导体矿物热电特性对地震电场变化的启示意义[J]. 申俊峰,申旭辉,刘倩.  地学前缘. 2009(04)



本文编号:3717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17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6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