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2 04:52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K2)以来的火山—沉积建造保存相对较为完整,全面记录了盆的构造演化过程。论文针对松辽盆地大规模构造反转时限和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确定性,以及构造反转与盆地内部砂岩型铀成矿是否相关等两个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对盆地南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26个油田钻孔采集了126件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主要分布于地堑、地垒,样品深度在1500-4000 m,获得107件有效测年结果,显示出,松辽盆地在晚白垩世以来存在2个构造演化阶段。第一阶段是晚白垩世—古新世(70-50Ma)整体构造隆升。主要表现为(1)沉积相由湖相变为河流相。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明水组开始沉积成岩期,碎屑物粒度开展逐渐变粗,到了古新世盆地未接受沉积,缺失了白垩纪末期至古近纪地层,表明该时期始终处于抬升剥蚀阶段。(2)基性岩浆活动相对强烈。自88-50Ma断断续续持续活动,表明持续伸展构造背景。(3)裂变径迹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在整个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均有发生,具有普遍性。第二阶段是渐新世—中新世(40-10Ma)构造反转。主要表现为(1)该阶段在松辽盆地内部分沉积物较少,部分地区仅零星...
【文章页数】:1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研究现状背景及支撑项目
1.3.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
2.2.1 前古生界
2.2.2 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2.5 第四系
2.3 构造
2.3.1 构造位置
2.3.2 松辽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主要断裂及构造层划分
2.4 岩浆岩
2.4.1 区域岩浆岩活动规律。
2.4.2 松辽盆地火山活动
2.5 矿产地质
3 沉积特征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3.1 松辽盆地内部碎屑沉积充填特征
3.1.1 火石岭期—营城期(J—K1)
3.1.2 登楼库期—泉头期(K1—K2)
3.1.3 青山口期—嫩江期(K2)
3.1.4 四方台—明水期(K2)
3.2 盆地充填、继承与迁移特征
3.2.1 松辽盆地不同阶段岩性岩相分布特征
3.2.2 松辽盆地迁移变化规律
3.3 沉积环境与气候变迁
3.3.1 三期红色沉积建造
3.3.2 生物化石
3.3.3 气候周期性变化
3.4 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1 哲参3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2 钱2和D1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3 盆地缘构造隆升转换
3.4.4 盆缘构造隆升历史
3.4.5 碎屑岩物源区相似度
4 松辽盆地构造岩浆事件
4.1 概述
4.2 侏罗纪火石岭期岩浆事件
4.3 早白垩世营城期岩浆事件
4.4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4.5 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5 松辽盆地构造特征
5.1 松辽盆地基底构造
5.2 断裂构造
5.3 褶皱构造
5.4 松辽盆地构造层划分
6 松辽盆地构造热年代学及砂岩型铀矿
6.1 裂变径迹概念及原理
6.2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及分析流程
6.3 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6.4 侏罗纪—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6.5 晚白垩世早期构造演化
6.6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构造热演化
6.7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历史
6.8 末次隆升构造与地浸砂岩型铀成矿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太平洋板片俯冲与后撤引起华北东部地幔置换并导致陆内盆-山耦合[J]. 郑建平,戴宏坤.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4)
[2]基于重力异常的松辽盆地构造特征识别[J]. 马国庆,孟庆发,黄大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2)
[3]松辽盆地钱家店地区上白垩统辉绿岩特征及铀成矿作用[J]. 颜新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8(01)
[4]松辽盆地长岭坳陷区域断裂与构造特征研究[J]. 林乐宵.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03)
[5]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的影响[J]. 王帆,苏洪迎,李军业.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7(01)
[6]松辽盆地西缘早白垩世伸展事件: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研究[J]. 程银行,李影,刘永顺,滕学建,李艳锋,杨俊泉,奥琮. 地质学报. 2016(12)
[7]大兴安岭北段中新生代隆升与剥露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 吴环环,胡道功,吴学文,游报捷,常鹏渊,张蒙. 地质通报. 2016(12)
[8]松辽盆地裂后反转期沉降中心迁移及其发育机制[J]. 李朋,张翔阳,祝安安,毛启曦.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01)
[9]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碎屑颗粒年龄分析及应用:松辽盆地构造事件定年[J]. 宋鹰,张俊霞,Andrei Stepashko,袁万明,丛旭日. 地学前缘. 2016(04)
[10]地震沉积学在松辽盆地葡北油区的应用[J]. 卢虎胜,唐文连,李培俊,文钢锋,李君,张宪国. 新疆石油地质. 2015(03)
博士论文
[1]晚白垩世松辽盆地古气候演化[D]. 高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2]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构造演化及区域动力学背景[D]. 曲少东.西北大学 2013
[3]松辽盆地北部断坳转化时期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 聂春林.东北石油大学 2013
[4]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地层和构造控制[D]. 李飞.吉林大学 2012
[5]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事件沉积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D]. 高有峰.吉林大学 2010
[6]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火山岩储层识别及评价研究[D]. 徐宏节.成都理工大学 2010
[7]松辽盆地裂后期构造反转及其动力学背景分析[D]. 宋鹰.中国地质大学 2010
[8]松辽盆地晚期构造反转与油气成藏效应[D]. 林铁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9]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地层及微体古生物群[D]. 黄清华.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
[10]松辽盆地北部早白垩世火山事件与地球动力学[D]. 章凤奇.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研究[D]. 万双双.成都理工大学 2012
[2]松辽盆地中部断陷期构造演化与地壳伸展[D]. 葛荣峰.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23489
【文章页数】:19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研究现状背景及支撑项目
1.3.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地层
2.2.1 前古生界
2.2.2 古生界
2.2.3 中生界
2.2.4 新生界
2.2.5 第四系
2.3 构造
2.3.1 构造位置
2.3.2 松辽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主要断裂及构造层划分
2.4 岩浆岩
2.4.1 区域岩浆岩活动规律。
2.4.2 松辽盆地火山活动
2.5 矿产地质
3 沉积特征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3.1 松辽盆地内部碎屑沉积充填特征
3.1.1 火石岭期—营城期(J—K1)
3.1.2 登楼库期—泉头期(K1—K2)
3.1.3 青山口期—嫩江期(K2)
3.1.4 四方台—明水期(K2)
3.2 盆地充填、继承与迁移特征
3.2.1 松辽盆地不同阶段岩性岩相分布特征
3.2.2 松辽盆地迁移变化规律
3.3 沉积环境与气候变迁
3.3.1 三期红色沉积建造
3.3.2 生物化石
3.3.3 气候周期性变化
3.4 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1 哲参3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2 钱2和D1 岩心碎屑锆石对盆缘构造隆升的响应
3.4.3 盆地缘构造隆升转换
3.4.4 盆缘构造隆升历史
3.4.5 碎屑岩物源区相似度
4 松辽盆地构造岩浆事件
4.1 概述
4.2 侏罗纪火石岭期岩浆事件
4.3 早白垩世营城期岩浆事件
4.4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4.5 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5 松辽盆地构造特征
5.1 松辽盆地基底构造
5.2 断裂构造
5.3 褶皱构造
5.4 松辽盆地构造层划分
6 松辽盆地构造热年代学及砂岩型铀矿
6.1 裂变径迹概念及原理
6.2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及分析流程
6.3 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6.4 侏罗纪—早白垩世构造演化
6.5 晚白垩世早期构造演化
6.6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构造热演化
6.7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历史
6.8 末次隆升构造与地浸砂岩型铀成矿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太平洋板片俯冲与后撤引起华北东部地幔置换并导致陆内盆-山耦合[J]. 郑建平,戴宏坤.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4)
[2]基于重力异常的松辽盆地构造特征识别[J]. 马国庆,孟庆发,黄大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8(02)
[3]松辽盆地钱家店地区上白垩统辉绿岩特征及铀成矿作用[J]. 颜新林.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8(01)
[4]松辽盆地长岭坳陷区域断裂与构造特征研究[J]. 林乐宵.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03)
[5]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的影响[J]. 王帆,苏洪迎,李军业.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17(01)
[6]松辽盆地西缘早白垩世伸展事件:流纹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研究[J]. 程银行,李影,刘永顺,滕学建,李艳锋,杨俊泉,奥琮. 地质学报. 2016(12)
[7]大兴安岭北段中新生代隆升与剥露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 吴环环,胡道功,吴学文,游报捷,常鹏渊,张蒙. 地质通报. 2016(12)
[8]松辽盆地裂后反转期沉降中心迁移及其发育机制[J]. 李朋,张翔阳,祝安安,毛启曦.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01)
[9]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碎屑颗粒年龄分析及应用:松辽盆地构造事件定年[J]. 宋鹰,张俊霞,Andrei Stepashko,袁万明,丛旭日. 地学前缘. 2016(04)
[10]地震沉积学在松辽盆地葡北油区的应用[J]. 卢虎胜,唐文连,李培俊,文钢锋,李君,张宪国. 新疆石油地质. 2015(03)
博士论文
[1]晚白垩世松辽盆地古气候演化[D]. 高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2]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构造演化及区域动力学背景[D]. 曲少东.西北大学 2013
[3]松辽盆地北部断坳转化时期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 聂春林.东北石油大学 2013
[4]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地层和构造控制[D]. 李飞.吉林大学 2012
[5]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事件沉积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D]. 高有峰.吉林大学 2010
[6]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火山岩储层识别及评价研究[D]. 徐宏节.成都理工大学 2010
[7]松辽盆地裂后期构造反转及其动力学背景分析[D]. 宋鹰.中国地质大学 2010
[8]松辽盆地晚期构造反转与油气成藏效应[D]. 林铁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9]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地层及微体古生物群[D]. 黄清华.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7
[10]松辽盆地北部早白垩世火山事件与地球动力学[D]. 章凤奇.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研究[D]. 万双双.成都理工大学 2012
[2]松辽盆地中部断陷期构造演化与地壳伸展[D]. 葛荣峰.南京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23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23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