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埕岛油田馆上段河道砂储层连通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1 13:14
  埕岛油田馆上段砂体叠合关系复杂多样,目前对馆上段油藏油水运动规律及影响因素认识不到位,对砂体叠合关系和连通性认识不清楚。本文以埕岛油田馆上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野外露头、连井剖面等资料,开展了砂体叠合模式研究,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评价了典型层位的砂体侧向连通性,阐明了馆上段砂体侧向、纵向连通性特征,构建了砂体连通模式,为下步注采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以现代沉积、野外露头为指导,在埕岛油田埕北11井区馆上段构建了3种复合砂体叠合模式,4种单一成因砂体叠合模式,并以叠合模式为基础,生产资料为验证,建立了5种砂体典型连通模式,1种复合连通模式;选出5个砂体侧向连通性评价参数,运用支持向量机方法,评价了馆上段6个典型层位的砂体侧向连通性,明确了侧向连通性特征;阐明了影响砂体层间和砂体内部纵向连通性的地质因素,揭示了馆上段5砂组纵向连通性特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区域地质概况
        1.3.1 埕岛油田地质概况
        1.3.2 地层层序及含油气层系
        1.3.3 馆上段沉积微相
        1.3.4 储层分布特征
        1.3.5 开发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砂体叠合模式研究现状
        1.4.2 砂体连通性研究现状
        1.4.3 支持向量机在油气储层中的应用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取得成果
第2章 馆上段砂体叠合模式与连通模式研究
    2.1 砂体叠合模式构建
        2.1.1 露头与现代沉积观察点
        2.1.2 复合砂体叠合模式
        2.1.3 单一成因砂体叠合模式
    2.2 埕北11井区馆上段砂体构型分析
        2.2.1 研究思路方法
        2.2.2 复合砂体叠合特征
        2.2.3 单一成因砂体叠合特征
    2.3 连通模式构建
        2.3.1 连通模式构建方法
        2.3.2 埕北11井区单一成因砂体典型连通模式
        2.3.3 复合连通模式构建
第3章 馆上段砂体侧向连通性评价
    3.1 侧向连通性评价参数
        3.1.1 连通性评价参数
        3.1.2 各参数计算方法
    3.2 支持向量机评价方法
        3.2.1 支持向量机原理及流程
        3.2.2 已知样本筛选
        3.2.3 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建立
        3.2.4 支持向量机方法可靠性检验
    3.3 河流相砂体侧向连通性特征
        3.3.1 埕北11井区典型层位砂体侧向连通性评价结果
        3.3.2 不同河道砂体间连通关系
        3.3.3 河道砂与河间砂之间连通关系
第4章 馆上段砂体纵向连通性评价
    4.1 河流相砂体层间纵向连通性
        4.1.1 隔层发育特征
        4.1.2 馆上段砂体层间纵向连通性特征
    4.2 河流相单砂体内部纵向连通性
        4.2.1 夹层分布特征
        4.2.2 夹层对砂体内部纵向连通性的影响
        4.2.3 馆上段砂体内部纵向连通性特征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F-score计算函数程序
附录B 支持向量机砂体连通性评价程序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流相储层构型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海上油田河流相复合砂体构型概念、内容及表征方法[J]. 胡光义,肖大坤,范廷恩,宋来明,陈飞,井涌泉,高玉飞.  古地理学报. 2019(01)
[2]埕岛油田馆陶组曲流河砂体叠置模式[J]. 刘丽.  岩性油气藏. 2019(01)
[3]复合砂体构型理论及其生产应用[J]. 胡光义,范廷恩,陈飞,井涌泉,宋来明,梁旭,肖大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1)
[4]河流相储层复合砂体构型概念体系、表征方法及其在渤海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探索[J]. 胡光义,范廷恩,梁旭,宋来明,井涌泉,陈飞,肖大坤.  中国海上油气. 2018(01)
[5]BP神经网络在砂体连通性评价中的应用[J]. 李月,徐守余.  甘肃科学学报. 2017(04)
[6]基于复合砂体构型样式的河流相储层细分对比方法[J]. 胡光义,陈飞,范廷恩,胡宇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7(02)
[7]从储层构型到“地震构型相”——一种河流相高精度概念模型的表征方法[J]. 胡光义,范廷恩,陈飞,井涌泉,王晖,宋来明.  地质学报. 2017(02)
[8]正演模拟技术在渤海油田X井区砂体连通性研究中的应用[J]. 张京思,揣媛媛,边立恩.  岩性油气藏. 2016(03)
[9]山东埕岛东部东营组三角洲砂体地震预测技术[J]. 陈妍,张明振,罗霞,石晓光.  中国地质调查. 2016(02)
[10]渤海湾盆地Q油田明化镇组复合砂体内部结构表征[J]. 高玉飞,胡光义,范廷恩,王晖,范洪军,张宇焜.  新疆石油地质. 2015(05)

博士论文
[1]基于粗糙集—支持向量机的油气储层参数预测方法研究[D]. 邓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2]曲流河储层构型分析与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D]. 岳大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06

硕士论文
[1]杏南开发区葡一组油层河间砂体精细研究[D]. 李秀梅.浙江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34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34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