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黄家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黄家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地表水体污染日益加重,地下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日常供水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水量来源。在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中,傍河开采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黄家傍河地下水水源地位于沈阳市北郊,是沈阳北郊沈北新区和虎石台镇的重要供水水源。但由于长期开采及下游石佛寺水库的修建,水源地所在区域的水文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均已发生变化。研究河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强度及其时空变化,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地下水水资源量的变化,对于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现状评价、确定不同气候条件下该水源地开采潜力、保证水源地供水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傍河地下水开采影响下河岸带内铁锰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研究”,以沈阳黄家水源地为例,在查明该地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开展了野外场地监测、室内样品测试以及数值模拟等工作,取得如下几点认识:1、在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河水和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并利用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河水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地下水主要接受了河水的入渗补给和区域地下水的侧向补给。深部地下水与河水的水力联系较为紧密,深部地下水中河水入渗贡献比例达到60%左右;而浅部地下水与辽河的水力联系相对较弱,河水入渗贡献比例仅为20%~40%。2、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点。在时间上体现为季节变化特点,雨季地下水中河水入渗比例比旱季的小。在空间上表现为:随着与辽河距离的增加,地下水获得的补给量呈现逐渐减小趋势。3、在充分分析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详细监测研究区内河水、地下水动态的基础上,建立水源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GMS建立水源地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河床渗透系数对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影响最大。4、通过对现状开采条件下,不同气候的开采状况预测表明,黄家水源地尚有很大的开采潜力。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开采潜力评价表明,在多年平均条件下,由于大气降水、河流水文条件与平水年相近,取18.72万m3/d作为开采量是可行的。
【关键词】:傍河水源地 河水入渗补给 河水补给强度及其时空变化 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41.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1
- 1.1 选题依据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 1.2.1 河水入渗强度及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现状12-15
- 1.2.2 傍河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15-17
- 1.2.3 研究区以往的研究程度17-18
- 1.3 研究内容18
- 1.4 技术路线18-21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21-30
- 2.1 自然地理概况21-24
- 2.1.1 地理位置21
- 2.1.2 地形地貌21-22
- 2.1.3 气象条件22-23
- 2.1.4 水文条件23-24
- 2.2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24-30
- 2.2.1 区域地质条件24-26
- 2.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26-29
- 2.2.3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29-30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30-34
- 3.1 监测井群布设30-32
- 3.2 水土样品采集32-33
- 3.3 水土样品测试33-34
- 第四章 河水入渗强度的时空变化规律34-57
- 4.1 河床沉积物渗透性34-39
- 4.1.1 河床物探34-36
- 4.1.2 近岸河床沉积物岩性分布36-39
- 4.2 河水和地下水动态39-42
- 4.2.1 河水动态39-41
- 4.2.2 地下水动态41-42
- 4.3 河水入渗强度的时空变化规律42-56
- 4.3.1 河水和地下水转化关系42-53
- 4.3.2 河水入渗强度及其时空变化规律53-56
- 4.4 本章小结56-57
- 第五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57-73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57-61
- 5.1.1 模拟区范围57
- 5.1.2 含水层系统的概化57-58
- 5.1.3 边界条件概化58-59
- 5.1.4 源汇项概化59-61
- 5.2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61-66
- 5.2.1 数学模型的建立61
- 5.2.2 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及初值61-65
- 5.2.3 模型的空间离散65-66
- 5.2.4 模型的时间离散66
- 5.2.5 初始地下水流场66
- 5.3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识别与验证66-71
- 5.3.1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识别66-69
- 5.3.2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的验证69-71
- 5.4 参数灵敏度分析71-73
- 第六章 地下水开采潜力预测73-96
- 6.1 预报方案的制定73-79
- 6.1.1 辽河水位、流量预测73-78
- 6.1.2 降雨量的预测78-79
- 6.1.3 开采方案的制定79
- 6.2 预报结果的分析79-95
- 6.2.1 现状开采条件下的预测结果80-83
- 6.2.2 增加开采条件下的预测结果83-95
- 6.3 本章小结95-96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96-97
- 7.1 结论96
- 7.2 建议96-97
- 参考文献97-101
- 作者简介101-102
- 致谢1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立;孙继朝;刘景涛;靳盛海;刘俊建;;地下水应急开采对兰州三滩傍河水源地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4年07期
2 郭欣伟;黄忠文;何宏谋;赵静;;渭河傍河水源地开采地下水数值模拟[J];人民黄河;2014年04期
3 张增勤;冯创业;韩永涛;陈文婧;;滹沱河大型入渗试验地下水补给量计算[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年05期
4 郭学茹;左锐;王金生;王玮;;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确定与开采方案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Z1期
5 臧海洋;高维春;;综合指数法在石佛寺库区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1年02期
6 柳鉴容;宋献方;袁国富;孙晓敏;刘鑫;王仕琴;;中国东部季风区大气降水δ~(18)O的特征及水汽来源[J];科学通报;2009年22期
7 刘佩贵;束龙仓;;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水流数值模拟的不确定性[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4期
8 苏志升;林聪俐;郭凤萍;;石佛寺水源水文地质特征及地下水数字模型计算[J];东北水利水电;2008年06期
9 丁元芳;迟宝明;易树平;吴法伟;;Visual MODFLOW在李官堡水源地水流模拟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5期
10 郭会荣;靳孟贵;林丽蓉;刘延锋;王现国;;三门峡库区上游黄河水与地下水转化量计算[J];人民黄河;2006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威;那棱格勒河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循环模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余倩;潜流带砷迁移水动力—水化学过程监测与耦合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皮锴鸿;黑河干流河流入渗规律及河水与地下水随机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宫悦;水域地震勘探中的多次波分析与压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朝令;水上地震反射波法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敏;辽河流域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刘猛;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沈阳市黄家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