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中生代花岗岩对于大陆弧长英质岩浆成因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3-03-28 21:15
为了更好地理解汇聚型大陆边缘大量长英质岩浆的成因,本文进行了一项综合研究,该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缘西秦岭造山带西段和日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地质年代学、岩相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显示和日岩体(235–233Ma)主要由偏铝质到弱过铝质的花岗闪长岩构成,兼有少量的花岗闪长斑岩。详细的元素和同位素数据分析表明该岩体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它们经历了角闪石和磷灰石的分离结晶过程,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斜长石堆晶作用。此外,除了花岗闪长斑岩,其他样品的铅同位素均具有高放射性成因和均一的铅同位素特点((206Pb/204Pb)t=18.16–18.43,(207Pb/204Pb)t=15.57–15.59,(208Pb/204Pb)t=38.16–38.36),同时,Sr和Nd的同位素初始值变化也比较均一((87Sr/86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局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活动
3 分析测试方法
3.1 电子探针分析
3.2 锆石U–Pb测年
3.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3.4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3.5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4 岩相学及矿物学特征
4.1 岩石学特征
4.2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5 地质年代学特征
5.1 锆石U–Pb年龄
5.2 岩浆作用的时限
6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6.1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6.2 全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6.3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7 讨论
7.1 物理化学条件
7.2 分离结晶,壳源同化和堆晶作用
7.3 岩浆源区
7.4 源区熔融条件的约束
7.5 综合构造和岩石成因模型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73302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1.2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格局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岩浆活动
3 分析测试方法
3.1 电子探针分析
3.2 锆石U–Pb测年
3.3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3.4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3.5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4 岩相学及矿物学特征
4.1 岩石学特征
4.2 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5 地质年代学特征
5.1 锆石U–Pb年龄
5.2 岩浆作用的时限
6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6.1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6.2 全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6.3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7 讨论
7.1 物理化学条件
7.2 分离结晶,壳源同化和堆晶作用
7.3 岩浆源区
7.4 源区熔融条件的约束
7.5 综合构造和岩石成因模型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3773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77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