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沉积相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沉积相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乌兰花凹陷是二连盆地集宁地区发现的一个新凹陷,面积600km2,最大埋深3000m。该凹陷位于二连盆地南部温都尔庙隆起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凹陷。该凹陷早期(阿四段沉积时期)的沉积特征与二连盆地其他地区,特别是中、北部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而言,阿尔善组可分为四段,其中的阿四段是一套厚层的粗粒屑沉积物,而乌兰花凹陷阿尔善组只发育阿四段,并且以厚层泥岩为主,局部层段发育薄层砂砾岩。乌兰花凹陷在阿尔善组和腾格尔组发现工业油流,但油藏富集程度低,成藏条件复杂,因此需要进一步对乌兰花凹陷地层特征、沉积展布进行研究。本次研究纵向上研究凹陷基底以上的所有沉积地层,具体研究内容为:(1)地层层序及发育特征研究:充分利用三维地震以及钻井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石油地质理论,开展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工作,编制区域等时层序格架剖面,在等时层序框架内分析不同区带的层序发育特点,搞清层序结构特点和层间关系。(2)地震相研究:运用现有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相识别并建立地震相与沉积相转换关系,进行典型地震相平面展布研究,编制地震相平面图。(3)沉积相研究:利用已有资料,建立本区沉积相模式,识别沉积相标志、划分沉积相类型、明确沉积相带展布特征。结合已经发现的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分布规律,总结不同沉积微相的含油性。(4)有利相带预测:结合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对主力含油层系进行有利沉积相带、储集相带预测,突出不同成因储集体的识别和展布特点,并结合构造研究成果,完成有利构造岩相带综合评价。研究发现乌兰花凹陷在阿四段沉积时地层北厚南薄,沉积中心在北部次洼;而在腾格尔组沉积时,乌兰花凹陷整体沉降,南北次洼地层厚度基本相同。综合考虑乌兰花凹陷的物源供给、构造背景以及气候等多种地质背景,充分运用以上资料分析,最终确定乌兰花凹陷阿四段~腾一段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辨状河三角洲、湖泊5种沉积类型,并且阿四段物源方向多样,沉积类型丰富,发育沟扇、扇三角洲、谷扇、槽扇四大沉积体系;而腾一段物源方向和沉积相类型都比较单一,物源主要来自南部,发育扇三角洲。整体而言,乌兰花凹陷阿四~腾一段,从下往上水体变浅,沉积物增多变粗,沉积物源从多方向到单方向。最终通过砂体展布,沉积环境,构造特点等因素得出结论,南洼中部都为有利相带。
【关键词】:二连盆地 乌兰花凹陷 地震相 沉积相 有利区带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前言10-15
- 1.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10-11
- 1.2 主要研究内容11-12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12-14
- 1.3.1 研究思路12
- 1.3.2 技术路线12-14
- 1.4 完成工作量14-15
- 第二章 地层格架特征研究15-25
- 2.1 地层格架建立15-21
- 2.2 地层发育特征21-23
- 2.3 地层演化特征23-25
- 第三章 沉积相研究25-50
- 3.1 区域沉积环境25-26
- 3.2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26-36
- 3.2.1 扇三角洲26-30
- 3.2.2 湖底扇30-33
- 3.2.3 湖泊33-35
- 3.2.4 近岸水下扇35
- 3.2.5 辫状河三角洲35-36
- 3.3 关键井沉积相分析36-39
- 3.3.1 兰4井沉积相分析36-38
- 3.3.2 兰地1井沉积相分析38-39
- 3.4 连井相分析39-41
- 3.4.1 AA'南北剖面40
- 3.4.2 BB'东西剖面40-41
- 3.5 平面相分析41-50
- 3.5.1 物源分析41-47
- 3.5.2 沉积相图绘制47
- 3.5.3 沉积相展布特征47-50
- 第四章 有利相带预测50-54
- 4.1 重点地区沉积特征研究50-52
- 4.1.1 阿四段沟槽砂体分布特征50-52
- 4.1.2 阿四段辫状河三角洲河道砂体52
- 4.2 有利相带预测52-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9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9-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武;代廷勇;李凤杰;杨承锦;杨豫川;;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古近系沉积物源方向分析[J];沉积学报;2015年04期
2 曾小明;张辉;彭松;周展;王磊;谢京;;涠洲12-A油田流二段Ⅱ油组沉积特征及演化[J];沉积学报;2015年01期
3 陈敬国;白旭明;叶秋焱;李海东;朱敏;张学银;;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火成岩区三维地震采集技术[J];中国石油勘探;2014年05期
4 王世亮;昝国军;陈泽亚;杨松林;雷安贵;;钱家店铀矿床沉积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J];特种油气藏;2014年04期
5 林洪;李凤杰;李磊;杨豫川;李俊武;;柴达木盆地北缘古近系重矿物特征及物源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04期
6 王金友;张立强;张世奇;林会喜;;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沙二段湖相混积岩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以罗家—邵家地区为例[J];地质论评;2013年06期
7 李文;于兴河;曾小明;王建忠;单新;;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水合物调查区新近系地震相与沉积相[J];海洋地质前沿;2013年01期
8 何星;李映雁;杨友运;;鄂尔多斯盆地直罗探区长8~1孔隙度建模方法的探讨[J];复杂油气藏;2012年01期
9 裴健翔;于俊峰;王立锋;郝德峰;刘峰;;莺歌海盆地中深层天然气勘探的关键问题及对策[J];石油学报;2011年04期
10 梁才岭;;湖盆浊积扇沉积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袁学旭;多煤层含气系统识别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2 李忠平;盐湖盆地相控砂体预测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3 况昊;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4 黄传炎;歧口凹陷第三系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的油气藏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邓述全;层序地层学在饶阳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6 段贺海;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福魁;腰英台地区登娄库组与泉头组一段沉积相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袁近洋;延吉盆地铜佛寺组和大砬子组构造圈闭综合评价[D];吉林大学;2015年
3 闫博;陇东环县产建目标区长8储集层特征研究及有利区预测[D];西安石油大学;2014年
4 李娟;环江地区延安组储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仲向云;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三叠系延长组长8储层特征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6 马帅;伊犁盆地侏罗系中下统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分析[D];新疆大学;2012年
7 马强;黄骅坳陷缓坡带沙河街组沉积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郑秋枫;塔里木盆地喀什北地区白垩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9 卢海涛;塔南油田铜钵庙油层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10 王超然;长春岭构造带油藏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沉积相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80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