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孟连带澜沧群时代厘定
发布时间:2023-06-02 19:28
滇西三江昌宁-孟连构造带地处劳亚与冈瓦纳大陆的结合部位,是原、古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较完整地保存了能代表各演化阶段的特提斯构造域地质记录,从而成为特提斯研究的热点。诸多代表性的成果发表在国内外主流学术刊物上,这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广泛关注,特别是昌宁-孟连构造带东侧澜沧群时代、物源特征及变质年代争议较大。本论文选取临沧-双江地区澜沧群为研究对象,展开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综合研究,最终获得以下成果和新认识:1)通过构造带两侧地质单元接触关系和构造变形特征野外地质调查研究,对比各构造层次变形差异性,认为构造带东侧澜沧群、南段组和拉巴组地层之间呈断层接触,与上覆地层晚三叠世三岔河组碎屑岩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澜沧群、南段组和拉巴组自下而上变质-变形程度由深及浅,构造类型片麻岩、糜棱岩、片岩和千枚岩变化,变质程度由绿片岩相至榴辉岩相变化,并发育大量无根褶皱、石香肠和石英脉揉皱构造,运动学特征指示昌宁-孟连带经历了由东向西的印支期古特提斯碰撞造山逆冲断裂作用。2)通过对澜沧群石英云母片岩和石英砂质片岩2件样品进行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阴极发光(CL...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三江地区形成、划分及构造演化过程
1.2.2 昌宁-孟连构造带演化过程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及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构造单元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章 昌宁-孟连构造带古特提斯构造厘定
3.1 接触关系及变形特征
3.1.1 地层岩性特征及各地层间接触关系
3.1.2 野外变形特征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沧-双江地区澜沧群时代及其物质来源
4.1 澜沧群研究进展及地质背景
4.2 分析方法
4.3 数据结果
4.4 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与采样位置
4.5 讨论
4.5.1 澜沧群形成时代
4.5.2 澜沧群物源特征对比分析
4.5.3 构造背景
第五章 双江大寨地区澜沧群榴辉岩时代及地质意义
5.1 昌宁-孟连构造带榴辉岩研究进展
5.2 榴辉岩野外地质特征及接触关系
5.3 榴辉岩及其围岩岩相学特征
5.4 采样及分析方法
5.5 数据结果
5.5.1 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
5.5.2 榴辉岩及围岩锆石Lu-Hf同位素
5.6 讨论
5.6.1 榴辉岩及围岩形成时代
5.6.2 榴辉岩形成机制及构造背景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文编号:3827892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三江地区形成、划分及构造演化过程
1.2.2 昌宁-孟连构造带演化过程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及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研究区构造单元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章 昌宁-孟连构造带古特提斯构造厘定
3.1 接触关系及变形特征
3.1.1 地层岩性特征及各地层间接触关系
3.1.2 野外变形特征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沧-双江地区澜沧群时代及其物质来源
4.1 澜沧群研究进展及地质背景
4.2 分析方法
4.3 数据结果
4.4 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与采样位置
4.5 讨论
4.5.1 澜沧群形成时代
4.5.2 澜沧群物源特征对比分析
4.5.3 构造背景
第五章 双江大寨地区澜沧群榴辉岩时代及地质意义
5.1 昌宁-孟连构造带榴辉岩研究进展
5.2 榴辉岩野外地质特征及接触关系
5.3 榴辉岩及其围岩岩相学特征
5.4 采样及分析方法
5.5 数据结果
5.5.1 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
5.5.2 榴辉岩及围岩锆石Lu-Hf同位素
5.6 讨论
5.6.1 榴辉岩及围岩形成时代
5.6.2 榴辉岩形成机制及构造背景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本文编号:3827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82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