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兴国县北部浅层地下水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14 07:58
氟不仅影响地下水质量,也与人类饮用水安全密切相关。地下水中氟的分布与行为特征对以地下水作为主要饮用水源的地区至关重要。开展对兴国县北部地下水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于评价地下水资源,查明与评价赣南扶贫找水项目中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以“高兴幅、均村幅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DD20179262)为依托。通过野外现场调查,对440处地下水中F-含量进行了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了整理。使用舒卡列夫分类法确定了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利用数理统计及绘制氟等值线方法研究了氟在不同含水岩组地下水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系统分析了地下水中氟富集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PHREEQC软件对萤石在地下水中的溶解、沉淀条件进行了模拟。通过研究认为:地下水中的氟主要来源于含氟矿物的溶解,其在地下水中主要以F-形式存在,氟浓度与岩石中黑云母、磷灰石及氟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地下水的pH、TDS、HCO3-和Ca2+亦呈正相关关系。花岗岩区地下水氟含量一般高于松散岩及碎屑岩。研究区地下水中...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地下水中氟的来源、分布及成因
1.2.2 关于氟水文地球化学规律
1.3 已完成实物工作量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1.4 社会经济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层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地质特征
2.3.1 含水岩组特征
2.3.2 地下水系统特征
2.3.3 地下水化学特征
2.4 小结
3 氟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
3.1.1 松散岩类孔隙水
3.1.2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3.1.3 花岗岩类裂隙水
3.1.4 变质岩类裂隙水
3.1.5 不同含水岩组地下水氟含量对比
3.2 影响地下水中氟富集因素分析
3.2.1 矿物因素
3.2.2 地层岩性因素
3.2.3 水动力因素
3.2.4 水化学因素
3.3 地下水中氟的成因分析
3.4 小结
4 氟矿物(萤石)溶解、沉淀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4.1 模拟软件、原理及过程
4.1.1 PHREEQC软件介绍
4.1.2 模拟原理
4.1.3 模拟过程
4.1.4 模拟流程图
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4.2.1 平衡模拟结果分析
4.2.2 水岩作用模拟结果分析
4.2.3 F-、Ca2+浓度边界值
4.3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53913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地下水中氟的来源、分布及成因
1.2.2 关于氟水文地球化学规律
1.3 已完成实物工作量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1.4 社会经济
2.2 地质特征
2.2.1 地层
2.2.2 地质构造
2.3 水文地质特征
2.3.1 含水岩组特征
2.3.2 地下水系统特征
2.3.3 地下水化学特征
2.4 小结
3 氟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1 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
3.1.1 松散岩类孔隙水
3.1.2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3.1.3 花岗岩类裂隙水
3.1.4 变质岩类裂隙水
3.1.5 不同含水岩组地下水氟含量对比
3.2 影响地下水中氟富集因素分析
3.2.1 矿物因素
3.2.2 地层岩性因素
3.2.3 水动力因素
3.2.4 水化学因素
3.3 地下水中氟的成因分析
3.4 小结
4 氟矿物(萤石)溶解、沉淀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4.1 模拟软件、原理及过程
4.1.1 PHREEQC软件介绍
4.1.2 模拟原理
4.1.3 模拟过程
4.1.4 模拟流程图
4.2 模拟结果与分析
4.2.1 平衡模拟结果分析
4.2.2 水岩作用模拟结果分析
4.2.3 F-、Ca2+浓度边界值
4.3 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53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853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