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苏浪子湖18ka以来气候环境演变的沉积记录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乌苏浪子湖18ka以来气候环境演变的沉积记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乌苏浪子湖位于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区,属于气候过渡带的内陆封闭性湖泊,生态系统较脆弱,其沉积物蕴含了丰富的气候环境信息,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极为敏感。本文选取内蒙古东北部的乌苏浪子湖湖泊中心深623cm的岩芯为研究对象,依据210Pb、AMS14C测年手段,结合粒度、磁化率、干密度、色度、有机地化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地区18calka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并与区域内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对比。乌苏浪子湖18calka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段:阶段Ⅰ(17850~13700 cal a BP),气候冷干,不适合植被生存,湖水位低,为晚冰期阶段。阶段Ⅱ(13700~12850 cal a BP),气候暖湿,适宜植被生长,湖水位较高,与Aller(?)d暖期相对应。阶段Ⅲ(12850~11000 cal a BP),气候冷干,气温急剧下降,湖水位较低,相当于新仙女木事件。阶段Ⅳ(11000~6600 cal a BP),气候总体暖湿,存在小幅度波动,该段又可分为两个亚段,11000~7900 cal a BP期间温度升高,其中11000~10580 cal a BP,降水量增大,植被繁盛,为一次明显的气候暖湿事件;7900~6600 cal a BP期间温暖湿润。阶段V(6600~4000 cal a BP),气候开始变干,湖水位降低,水动力条件增强。阶段Ⅵ(4000 cal a BP以来),气候温凉偏湿,湖水位高,水动力条件弱。乌苏浪子湖18ka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前人研究在区域上进行很好的对比。全球性的气候事件,如Allered暖期、新仙女木冷期等,在乌苏浪子湖各指标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在进行区域对比发现,各气候阶段的起止时间及气候记录上存在显著的差别,这可能是由于测年误差以及所选用的气候替代性指标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水文条件等形成的特有的气候特点有待未来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乌苏浪子湖 气候代用指标 气候环境演变 内蒙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5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现状10-12
- 1.2 研究意义及存在问题12-15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5-18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18-22
- 2.1 自然地理概述18-20
- 2.2 区域地层概述20-22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年代格架的建立22-28
- 3.1 样品采集与岩性描述22-24
- 3.2 年代序列的建立24-28
- 第四章 古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分析与解释28-50
- 4.1 粒度28-33
- 4.2 磁化率33-36
- 4.3 干密度36-38
- 4.4 色度38-42
- 4.5 有机地球化学42-46
- 4.6 气候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46-50
- 第五章 内蒙古乌苏浪子湖18ka以来气候环境演变及区域对比50-62
- 5.1 内蒙古乌苏浪子湖18ka以来气候环境演变50-54
- 5.2 区域对比54-59
- 5.3 乌苏浪子湖18ka以来气候环境演变的可能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59-62
- 结论与展望62-64
- 致谢64-66
- 参考文献66-78
- 个人简历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永秋,唐海萍,王平;环境演变信息的管理与应用[J];第四纪研究;2000年03期
2 吴碧华,伍永秋,王平;全新世环境演变沉积信息管理系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3 方修琦,葛全胜,郑景云;环境演变对中华文明影响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古地理学报;2004年01期
4 张小瑾;杨桂芳;武法东;;内蒙古河套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进展[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5 ;《海洋学研究》2011年第3期“长江口环境演变和生态效应”专辑预告[J];海洋学研究;2011年02期
6 张兰生;;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7 张兰生;;我国环境演变研究的进展[J];地理科学;1990年03期
8 史培军;;地理环境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J];地理科学;1990年02期
9 李平日;;《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出版发行[J];热带地理;1991年03期
10 赵俊琳;南极长城站地区与中国环境演变的对比分析[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美;李艳红;张维英;张丽娜;;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韩美;李艳红;张维英;张丽娜;;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潘安定;施汝权;罗传秀;;珠江三角洲末次盛冰期以来环境演变的再研究[A];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姚书春;薛滨;;长江中下游湖泊近代环境演变——以洪湖、巢湖、太湖和石臼湖为例[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陈诗越;陈影影;刘加珍;姚敏;;东平湖近150年来环境演变与水文动力过程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高凡;杨木壮;;珠江三角洲与南海北部晚第四纪环境演变特征对比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冯伟明;谢渊;刘建清;林家善;;四川古蔺地区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古环境演变[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8 王晓翠;朱诚;吴立;孙伟;李枫;李兰;孟华平;刘辉;齐士峥;龚琪岚;朱光耀;周凤琴;李溯源;沈承德;;江汉平原12.757 cal.kaBP以来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马龙;吴敬禄;;干旱区艾比湖近1500年来的环境演变及区域对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世杰;;中国湖泊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芬纳环境与社会学院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澳大利亚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利比·罗宾 南凯仁 译;大洋洲环境演变史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陈惠玲;中德合作实施北部湾环境研究[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周剑虹;浙江发现大型古木层[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4 余登兵;“黄土之父”揭秘我国北方干旱区成因[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群英;渭河流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高分辨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付顺;古蜀区域环境演变与古蜀文化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3 陈劭锋;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环境演变驱动力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李冰;太湖东部平原平望孔全新世环境演变地层记录[D];南京大学;2014年
5 张勇;陇西盆地东南隅新近纪沉积与环境演变[D];兰州大学;2006年
6 何多兴;江北砾岩沉积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先进;河北白洋淀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杨慧君;河北白洋淀地区25.5kaBP以来气候环境演变[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吴金甲;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地区环境演变的湖泊沉积记录[D];聊城大学;2015年
4 张华艳;近2.5ka来博斯腾湖流域环境演变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云;冰岛北部陆架末次冰消期以来古环境记录及其海洋环境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姜莹莹;末次冰消期以来青海湖地区风成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江南;内蒙古乌苏浪子湖18ka以来气候环境演变的沉积记录[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6年
8 许健;黑河下游木能诺尔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变信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戴晓兰;全新世以来辽东半岛南部环境演变与人地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韦林娜;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演变与人类社会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乌苏浪子湖18ka以来气候环境演变的沉积记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9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