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地质论文 >

华北北部古生代-中生代多期变质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华北地区古生代变质作用和动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4-06-02 03:44
  "华北地区古生代变质作用和动力学"是2011—201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旨在通过变质作用研究,揭示古生代区域大地构造体制与演化过程。通过对河北赤城地区红旗营子杂岩、内蒙古中部温都尔庙群、宝音图群、锡林郭勒杂岩、林西地区的双井片岩等开展了重点研究,表明华北北部地区古生代以来经历了4期不同性质的变质作用,对应不同的构造背景:志留纪的高压低温型(454~426 Ma),指示洋壳的俯冲过程;早泥盆纪的中压型(~400 Ma),指示与地壳加厚有关的造山过程;石炭纪的低压高温型(345~309 Ma),指示造山后的陆内伸展过程,以及早三叠纪(~240 Ma)的中-低压低温型,指示与有限海盆闭合有关的陆内造山过程。结合区域的岩浆、沉积以及构造等方面的地质特征,认为华北北部地区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复合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早古生代期间的古亚洲洋俯冲;早泥盆纪与古亚洲洋闭合有关的碰撞造山;中-晚泥盆纪-二叠纪陆内伸展,形成陆相盆地-陆表海-有限海盆;以及早三叠纪的有限洋盆被动闭合等过程。这为阐明华北地区古生代地球动力学和成矿背景提供了坚实的变质岩石学基础。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图1a:欧亚大地构造位置图;b:华北北部古生代变质岩系分布略简图,图中构造分区引自中国1/250万变质岩大地构造图(据参考文献[21])

图1a:欧亚大地构造位置图;b:华北北部古生代变质岩系分布略简图,图中构造分区引自中国1/250万变质岩大地构造图(据参考文献[21])

2011—2013年,“华北地区古生代变质作用和动力学”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工作项目对该地区变质作用开展了系统研究。结合区域上的动力变质岩、侵入岩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该区域在古生代以来的变质作用可分为四期:志留纪的高压低温型(430~410Ma)、早-中泥盆纪的中压型....


图2华北北部古生代-中生代变质作用P-T-t轨迹图

图2华北北部古生代-中生代变质作用P-T-t轨迹图

混杂岩分布在赤城县城附近,主要为变质沉积岩如副片麻岩和变质砂岩,并含大量的超基性和变质基性岩透镜体。其中副片麻岩主要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并含有部分熔融形成的浅色体和花岗质脉体。超基性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少量的超基性堆晶体,为典型蛇绿混杂岩,称为赤城混杂岩。变质基性岩透镜体....



本文编号:3986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3986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